“呵呵,是啊!”张栋微微笑了笑,说道,“看得出来,那枯羊亦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倘若不撒下足够的诱饵,恐怕难以诱他上钩!”
“诱饵?”
“啊,那可是极大的诱饵啊!”抚着胡须,张栋不由自主的转过头,望了一眼中军帅帐所在的方向。
而与此同时,在中军帅帐所在,因为东营遭到牛渚太平军的袭击,因此,守护在帅帐外的众东岭众刺客,皆陆续离开前往打探消息,以至于徐乐终于等到了行刺谢安的最佳时机。
至少在徐乐看来是这样。
用眼神暗示了一下左右的心腹士卒,徐乐握紧手中的利剑,在朝着左右瞧了几眼后,悄然溜入了周军主帅谢安的帅帐。
一步……
两步……
三步……
凭借着帐篷外微弱的火光,徐乐悄悄走到帐内卧榻旁,轻轻抽出腰间的佩剑,继而眼中爆发出一阵精光,狠狠朝着卧榻上斩了下去。
连斩六七下,徐乐忽然愣住了,因为他感觉,他手中利剑斩到的仿佛只是被褥。
而就在这时,帐内忽然间变亮了,原来,是有人点燃了摆在桌案上的油灯。徐乐下意识地转过头来,继而眼神猛地一变,因为他看到,他此番所要暗杀的目标人物谢安,正安安稳稳地坐在案旁,神色淡然地瞧着他。
在他对面,原太平军之主刘晴幽幽叹了口气。
叹息声尚未落下,在刘晴的身旁,徐乐曾经的同僚、原太平军六神将之玉衡神将齐植,神色复杂地缓缓抽出腰间的佩剑,遥遥指向徐乐。
“你终究还是不听劝……徐乐!”(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所谓里应外合(三)
“你终归还是不听劝……徐乐!”
当听到这番话时,徐乐整张脸刷地一下沉了下来,他万万没想到,帐内除了他意图暗杀的目标人物谢安外,竟然还有两位不速之客,而且这两位不速之客皆与他有着无法撇清的关系。
'公主殿下……以及,齐植……'
眯了眯眼睛,徐乐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宝剑,期间,他有些在意地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帐口。
也是,毕竟徐乐虽说行事鲁莽,但也不至于是个十足的蠢蛋,见谢安、刘晴、齐植三人守株待兔在此等候,他哪里还会不明白这是个陷阱。因此,他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帐口,生怕帐外突然涌出大批地东岭众刺客。毕竟徐乐的武艺虽说强过冀州军大部分的将军们,但是一旦对上擅长合击、暗杀的东岭众刺客,那还是比较岌岌可危的。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从谢安点亮油灯至今,依旧没有一个人擅自闯入。
似乎是看出了徐乐心中的顾虑,齐植微微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放心吧,不会有外人入内的,包括东岭众……”
“……”皱眉扫了一眼齐植手中的利剑,徐乐微微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在几番犹豫后,沉声说道,“换而言之,你打算亲自拿我么,齐植?”
齐植闻言眼中闪过几分犹豫之色,在微微叹了口气后,沉声问道,“徐乐,平心而论,大人这些日子皆待你我不薄,何以要做出这般令人不齿之事?”
“令人不齿之事?”徐乐听罢大笑三声,瞥了一眼刘晴与齐植二人。嘲讽说道,“你二人为了富贵背弃太平军,投靠周朝,更引兵袭我太平军弟兄,此才算是令人不齿!——我徐乐生乃太平军的将,死是太平军的鬼。助我太平军成事,何错之有?!”
事到如今,徐乐显然也清楚自己已不可能安然身退,索性也不藏着掖着,将心中的不满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五万太平军弟兄,公主殿下!——此乃我徐乐最后一次唤您公主殿下!五万太平军弟兄呐,公主殿下,遵从二代主帅、即您的母亲刘倩殿下遗志,誓要复辟我南唐大国。为此,陈蓦总帅、杨副将,以及诸多弟兄皆葬身江陵,埋骨于荒凉罕至之地,然而公主殿下又是如何待这些位义士?!——投靠周军,反过来攻打我太平军……”
刘晴闻言面色微微一红,虽说她也有她的苦衷与想法,但是某些话从徐乐嘴里说出来。也未尝没有杀伤力。
“最可恶的就是你!”抬手用剑指向齐植,徐乐怒声喝道。“公主殿下误入歧途,你身为下臣、又是六神将地位,非凡不加以劝说,反而推波助澜……周国究竟许了你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