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健康自查报告怎么写 > 第十九章 运动与健康(第2页)

第十九章 运动与健康(第2页)

如果感觉天气较凉,应该等身体锻炼到微微发热时才减衣,让身体处于一个比较好的舒适状态中,俗话中的“春捂秋冻”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春天的气候来说,捂就比脱要来得保险点。人们总认为出汗越多,运动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出汗绝对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但春季的气温与夏季相比还比较凉,出汗过多容易让毛孔扩张,凉湿之气乘机侵入体内,容易使身体受风寒而着凉感冒,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后果可能很严重。中医还认为,汗与心和血有莫大的干系,一定量内的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过多,则会带走体内一些珍贵的微量元素,会耗人心血、损人阳气。

因此,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刚出汗就差不多了,锻炼结束时还要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若已经感冒,还是不宜参加体育锻炼,而应多休息,待感冒痊愈后再参加锻炼才好。只要能坚持每次30分钟、每周3次,或每天2次、每次15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爬山、跳绳、慢跑、室外体操等,就是很好的春季运动方式。

第五方,锻炼后需“冷身”

对应于锻炼前的“热身”,运动过后要注意“冷身”。运动能加速血液的循环,如果不能以一些节奏慢的简单运动,血液不能突发性地自动适应身体的变化,血压会猛然下降,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简单的5分钟左右的慢走,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当脉搏减慢至120次以下,你的“冷身运动”才能功成身退。

2夏季

夏季高温炎热,但爱好运动的人们还会照样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此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使运动和保健同步而行,获取最好的效果。

第一,预防中暑

夏日运动,人容易中暑,此时体温突然急剧升高,又无法通过流汗散热,头痛、头晕、心神不定等症状随之而来,如果湿度较高就更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夏季运动一定要从低运动量、短时间开始,让身体慢慢适应炎热的天气,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运动。

第二,合理补水

剧烈运动后冷饮是首选饮料,但过多的冷饮会使机体突然性的内冷外热而失去平衡,影响健康。在出汗后大量喝水也对身体不利,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胃液稀释影响消化,并引发多种疾病。温的淡盐水是运动后最好的饮料。

第三,适宜运动

夏季受烈日的影响,许多运动项目就不太适宜进行,体育爱好者可顺时知变。比如,以攀登楼梯代替登山,以早晚散步代替跑步等。夏季最好的运动是游泳,锻炼的同时还有降温作用。

第四,科学降温

锻炼后全身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增加,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余热散发,此时如马上洗冷水澡或吹电风扇,毛细血管马上收缩及汗腺遇冷关闭,会使人感到更热不可耐,并易患伤风感冒等疾病。

第五,适宜进食

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运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高速消化功能才能恢复正常。所以剧烈运动后,如果马上就吃饭,一般都吃不香,且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能力也差。

3秋季

(1)秋季锻炼的三个注意事项

秋季到来,环境气候都与夏季有很大的不同,有关专家提醒健身爱好者,秋季锻炼须注意“三防”。

一要防运动频度过高。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阴精阳气在秋天处于收敛内养阶段,所以健身也要顺应这一原则,运动切忌过度。专家建议,人们可以参加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

二要防止运动损伤。

秋天气温下降,一些地区阴雨连绵,人体内部肌体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活动能力减弱,极易造成人体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专家提醒,在每次健身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把身体各处关节、肌肉等预先激活起来。

三是要预防晨练感冒。

人们习惯了夏季清晨穿短衣短裤出来锻炼,但到了秋天可不能这样了。秋天的早晨温度低,首先在晨练前要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以长袖、轻薄的运动服为宜。晨练出汗后,不要穿着湿了的运动服在户外长久逗留。

(2)秋季锻炼三个最佳方式

1登高锻炼。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登高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登山时,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注意事项:年老有病者要量力而行,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

2慢跑锻炼。慢跑也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跑步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健身运动,它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

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近来科学家还发现,坚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机会比较少。

注意事项:慢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经历“空气浴”。如果人们经常处在污浊的空气中,就会感到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患者,都应到户外去活动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3冷水浴锻炼。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是在这一范围内。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第二,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第三,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以至于到了深秋和冬季,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的“循序渐进”,还应包括洗浴部位的“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的“由高渐低”以及洗浴时间的“由短渐长”。

注意事项:冷水浴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肤对冷水敏感,遇到冷水就会产生过敏症状,这类特异体质的人就不能进行冷水浴。此外,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空洞性肺结核、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淋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