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谜案录
第七百一十四章:网络攻击线索
林建国离开后,我和晓萱首先针对网络攻击展开调查。我们邀请了一位在网络安全领域颇有名气的专家,王博士,协助我们。
王博士仔细检查了林建国公司的网络系统日志,经过数小时的分析,他终于有了一些发现。
“陈风,这些攻击看似来自不同的IP地址,但经过深层分析,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攻击代码中,都隐藏着一种独特的加密算法。这种算法非常罕见,很可能是某个特定组织或个人所使用的。”王博士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说道。
“那能不能通过这个加密算法追踪到攻击者呢?”晓萱急切地问道。
王博士摇摇头:“这个算法被设计得非常复杂,想要直接追踪到源头并不容易。不过,我可以尝试在网络上搜索是否有类似算法的使用记录,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与此同时,我和晓萱前往林建国的公司,与公司的技术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一位年轻的程序员小李提到,在网络攻击发生前,他注意到公司内部网络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流量波动。
“当时我以为是正常的系统更新或者数据同步,但现在想来,可能就是攻击者在进行前期的探测和准备工作。”小李回忆道。
我们让小李详细记录下当时异常流量的相关信息,包括出现的时间、涉及的网络区域等。综合王博士和小李提供的线索,我们初步判断攻击者对林建国的公司内部网络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很可能有内部人员协助或者提前进行了长时间的渗透。
第七百一十五章:内部调查
基于目前的线索,我们决定对林建国公司内部展开调查。林建国召集了所有可能接触到公司网络系统和核心数据的员工,配合我们的询问。
我们首先从技术部门开始,逐个询问员工近期的工作情况、是否发现异常以及与陌生人的接触情况。在询问过程中,一位叫张峰的员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张峰在回答问题时,眼神闪烁,表现得十分紧张。当被问及是否与外部人员有过关于公司网络的交流时,他明显犹豫了一下,然后回答没有。
“张峰,如果你知道什么,最好如实告诉我们。这关系到公司的重大利益,隐瞒信息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我严肃地说道。
张峰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我……我前段时间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人,他对我们公司的网络架构很感兴趣,还问了我一些相关的问题。我以为只是普通的技术交流,就没多想。”
“你和他都聊了什么?有没有透露公司的敏感信息?”晓萱追问道。
张峰低下头,懊悔地说:“我……我给他发了一些公司网络拓扑图的截图,还有一些系统权限设置的说明。我真不知道他会用这些做坏事。”
看来这个神秘人与网络攻击脱不了干系。我们让张峰提供与神秘人交流的聊天记录和对方的联系方式。经过查看聊天记录,我们发现神秘人一直以技术爱好者的身份与张峰交流,逐渐获取了公司网络的关键信息。
接下来,我们根据张峰提供的联系方式,试图追踪神秘人的真实身份,同时也没有放松对产品质量问题的调查,因为这两起事件很可能是同一伙人所为。
第七百一十六章:产品质量疑云
在追踪神秘人的同时,我们对产品质量问题展开调查。晓萱前往公司的生产车间,与生产线上的工人和质量检测人员进行沟通。
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交谈时,晓萱了解到一个重要线索。“最近我们接到了一批新的原材料,和之前的不太一样。从那批原材料投入使用后,产品就开始出现质量问题。”老工人说道。
晓萱立刻将这个线索告诉我,我们决定从原材料入手调查。通过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调查,我们发现这批原材料的供应商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之前从未与林建国的公司有过合作。
“陈风,这家新供应商很可疑。为什么放着长期合作的稳定供应商不用,突然选择这家新公司呢?”晓萱说道。
我思考片刻,说道:“这背后肯定有原因。我们去查查这家新供应商的背景,看看能不能找到它与网络攻击以及神秘人之间的联系。”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这家新供应商的注册信息十分模糊,公司法人的身份也像是伪造的。更可疑的是,这家公司的资金流向显示,它与一个神秘的账户有频繁的资金往来。这个神秘账户的资金流动方式与网络攻击中所使用的加密算法背后的组织或个人可能存在关联。
我们似乎正在逐渐揭开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真相,但在找到确凿证据之前,一切还只是推测。我们需要继续深入调查,将各个线索串联起来,揪出幕后黑手。
第七百一十七章:线索交织
随着调查的深入,网络攻击和产品质量问题两条线索逐渐交织在一起。我们发现,那个与张峰联系获取公司网络信息的神秘人,其资金往来与原材料供应商背后的神秘账户有密切关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