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
我很笨。
我的故事不长,却又有些不知从何说起。
我自幼便生长在河东杨县,因为家中还算是小有资财,因此及冠后做了河东郡的郡吏。
后来遇到了杨奉,因被其赏识提拔为了校尉。
这份履历对于我这种出身的人而言,可谓是平步青云。
所以我曾经一度以为,杨奉将军待我很好,是我的贵人。
可随着董卓入京祸乱朝政,长安也越来越乱,杨奉将军投靠了西凉大将李傕。
我也随着杨奉来到了洛阳,一路上我见到太多百姓饥寒交迫、易子而食的场景。
我的内心,有了一丝动摇。
时常会想,天下为何会大乱,我想追求的又是什么。
浑浑噩噩,三年又三年,我随着董卓从洛阳逃到了长安。
后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我本以为天下会重新安定,可万万没想到。
李傕、郭汜等人攻破了长安城,杀了王允,吕布也被迫败逃。
打跑了敌人之后,李傕郭汜又开始打来打去,杨奉作为李傕的部将,我同样被卷入其中。
随着年长几岁,也渐渐想明白了一些道理。
天下为什么乱我想不通,正如我所说的一样,我确实很笨。
但我想通了一件事,诸侯夺利为了自己的目的,互相攻伐。
最后受苦遭殃的只有百姓,我的家乡杨县也被卷入其中,百姓苦不堪言。
我……有心无力,我只是杨奉麾下的部将,无力改变大势。
直到那一年,李傕兵败被郭汜所杀,天子趁机逃出了长安。
本来杨奉是想追回天子,当第二个李傕,但他能力不够,收服不了原本李傕麾下的旧部。
因此我顺势而为,劝说杨奉护送天子东入洛阳,投奔袁绍或者曹操。
但在追击的途中,我们遇到了抱有同样心思的两个人。
他们两个一个是白波军出身,手底下兵强马壮的韩暹。
一个则是一直保存实力,被封为卫将军的董承。
无论是谁,都没将我们这支仅有数千人马的军队放在眼中,因此杨奉一度十分气恼。
杨奉问计于我,我很为难。
众所周知,我一向都很笨,我考虑了好久。
最终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袁绍在冀州并未动身接驾,唯有曹操真心前来。
或许我们可以投靠曹操,能换取高官厚禄。
杨奉听了果然很开心,但这不是我的真实所想。
对于这个我曾经的恩人,我撒谎了。
我听闻过不少曹操的事迹,孤身刺董、起兵讨董包括盟军畏战曹操独自率军追击,最后导致损兵折将,差点被团灭的事情。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但我已经投靠了杨奉将军,并奉其为主,不能转投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