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举起升迁状道:“这就是某报效汉王知遇之恩的时候了!”
“更何况,某已经接下这升迁状,又岂能反悔?你莫要再说这种话了。”
“再者,你可知道就是这要命的衙门,有多少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为夫这是赚了。”
李培又缓声说道:“而且,这也不完全就是去送死,你放心便是。”
李培的夫人不再多说什么,只是眼圈红红的。
两人的争论引来了孩子们的注意,长子李涟听了个大概,知道父亲成了大汉采买衙门的采买使之后,也跟着劝自己母亲:“娘,这是好事儿。儿子在学社可都听说了,这大汉采买使若是做得好了,升官可快得很哩。”
李培瞪了一眼大儿子,道:“为父哪里是为了那些腌臜东西,你切记咱们李家能有今天,全都仰赖汉王,若有朝一日,需要我李家为汉王赴死,那也是吾等的荣耀,明白了吗?”
见李培说的严肃,李涟也严肃起来,对着父亲拱手道:“放心吧父亲,儿子省得的。”
李家人又开始商量着后续的事情,毕竟后面李培要去当采买使,大概率常年不在家了,而且这二厂也得有人接手。
采买使在成都是分房子的,一家人也得搬到成都城去,各种琐事很多,但李家忙活的很快乐。
只有李培的夫人,心怀惴惴,担忧日后李培客死异乡。
。。。。。。
几个人匆匆从庞统三人跟前走过,零星的几句交谈,也传进了他们的耳朵里。
“第一科的秀才啊,这是要授官了?”庞统饶有兴趣的看了一眼。
庞林摇摇头道:“那些秀才功名就算授官了,也不过是微末小官罢了。”
“大兄这你就不懂了。”庞统说道:“纵观天下,有哪个势力可以做到最最基础的那些官员、小吏都是读书人?就汉王这里能做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庞林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一旁的庞野开口说道:“与其说这个,不如说一说,刚才为什么,你们兄弟二人报名参加科举,也要拉着某报名?”
“哎呀,山民兄,吾等都是同宗兄弟,自然要共进退!”庞统一脸认真地说道。
庞林嘴角抽了抽,刚才他被庞统忽悠了,现在被庞野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太离谱了。
“吾等兄弟正好借这科举,验证一下自身才学。”庞统继续说道:“而且,你们说若是前三名都是咱们兄弟,这岂不是一大妙事?”
庞林却很清醒:“莫要说这些胡话了。”
“嘿嘿。”庞统嘿嘿一乐。
作为一个天才,一个顶尖的谋士,庞统其实早在刘备入蜀的时候,就已经断定,刘备才是未来能坐上那个位子的人。
所以,他来成都是早有谋划。
不光自己来,还把庞林和庞野也带过来了。庞统对自己认知很清楚,在策略谋划方面他很有自信,自信这天下少有人是自己的对手。
但是在其他方面,他虽然不能说差,但也的确不是顶尖水平,而且他也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但,没关系,他可以摇人。
大兄庞林,为人敦厚,长于内政,堂兄庞野内敛稳重,精于典籍且也有不俗的内政能力。
加上他自己,三个人就是一个优势互补的班底。去任何一个势力都能保证最低割据地方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