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草、苔草、杂草、有名未用 10 类
⑥谷部——麻麦稻、稷粟、菽豆、造酿
(指谷物制品) 4 类
⑦菜部——荤辛、柔滑、蓏菜、水菜、芝栭 5 类
⑧果部——五果、山果、夷果、味果、蓏类、水果6 类
⑨木部——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6 类
⑩服器部——服帛、器物 2 类
虫部——卵生、化生、湿生 3 类
鳞部——龙类、蛇类、鱼类、无鳞鱼类 4 类
介部——龟鳖类、蚌蛤类 2 类
禽部——水禽、原禽、林禽、山禽 4 类
兽部——畜类、兽类、鼠类、寓类、怪类 5 类
人部——人类 1 类
有了60 类的划分,人们对药物类别的了解更进一层。草部的山草、隰草、
水草、石草,按草的生长环境划分;芳草、毒草,按气味、毒性划分:蔓草
按形态划分。果部的山果、水果,按生长环境划分;蓏果,按性质划分。木
部的乔木、灌木、苞木,按形态划分;香木,按气味划分。禽部的山禽、水
禽,原禽、林禽,按栖息环境划分。兽部的畜与兽,按家养与野生划分。
按照60 类的划分,知道药物的名称,就大体可了解其所属部类;掌握了
部类,也易于检索药物。《本草纲目》自第5 卷至52 卷所载药物,就是按这
种以部统类的纲目划分的。
李时珍按照“析族区类”的分类原则,在类之下,还分有若干族。为了
避免烦琐,书中没有标明族的名称。在植物类药物中,这种族的归纳容易为
人所觉察。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往往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芳草类,廉姜、
山姜、豆蔻、姜黄、郁金等属姜科植物;草部芳草类,菊、野菊、艾、千年
艾、青蒿、白蒿、黄花蒿等都是菊科植物;果部山果类,梨、棠梨、木瓜、
山楂、林檎、枇杷、樱桃等都属蔷薇科植物。
《本草纲目》中植物药居多,其中草部8 类,谷部3 类,菜部5 类,果
部6 类,木部5 类。五部共计27 类(杂草、有名未用、造酿、杂木四类未计
人)。五部27 类的植物分类法,较之西方植物分类学鼻祖林奈1755 年创立
的两类24 纲(显花植物、隐花植物两大类,显花植物中分单雄蕊、双雄蕊、
三雄蕊等23 纲)分类方法,不但早100 多年,还富有实用科学价值。
现代药物家进行生物化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果部的李、杏、梅、榔梅、
桃等,都是蔷蔽科李属植物,其种仁都含有氰甙化学成分,具有镇氮、祛痰
效用。桔、柑、柚、金桔等都是芸香科柑桔属植物,其果皮均含有黄酮类有
机化学成分,具有理气、化痰功效。李时珍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认识用植物所
含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的根据,但其分类法却对今天进行药物化学分析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二)以类为纲,以药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