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老农回答说:“上一次我要砍树的时候,风雨大作,结果,那些树未让我费力就倒了。”
“您真幸运!”
“你可说对了。还有一次,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这次我准备等一场地震帮我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呢。”
懒惰,其实就是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命,一点点送入虚无,而不想做一次奋斗,拯救自己。懒惰作为一种浪费,浪费的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生命。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会有任何机会让懒惰得逞的。所以时刻都要提醒自己:“成事在勤,谋事忌惰”。因为人生短暂,懒惰就如自杀。
成功和失败都是习惯
犹太人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谚语:“成功和失败都是习惯。”
犹太人认为,勤勉和成功是互为表里的,常常有很多人因为勤勉而成功,但却很少有因懒惰而成功的人。虽然勤劳并不一定能获成功,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要辛勤工作,因为这是导致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犹太人在埃及受奴役期间,曾经长时间从事田里的工作,劳动量大得使人们听了都会打寒颤。但是,辛勤工作的结果并没有使他们的生活获得改善,这是因为这些辛勤是由于外力强迫之故。如果是外力所强迫的勤勉,是永远无法获得成功的。
外力强迫的勤勉对人自身决不会有作用,因为一旦外力消失,这种勤勉就会荡然无存。自愿的辛勤较易产生出自己的东西,从而逐步培养自己。久而久之,就能确立一个完完整整的自我。
有这样一个故事:
罗马皇帝哈德良看见一个老人正在努力工作,种植无花果树。他问老人道:“你是否期望自己能够享受果实?”
老人回答说:“如果我不能活到吃无花果的时候,我的孩子们将会吃到,或许上帝会特赦我。”
“如果你能够得到上帝特赦而吃到这树的果实,”皇帝对他说,“那就请你告诉我。”
时光流逝,无花树果然在老人的有生之年结出了果实,老人装了满满一篮子无花果来见皇帝。见到皇帝时,他解释说:“我就是你看见过的那个种无花果树的老人,这些无花果是我劳动的成果。”
皇帝命他坐在金椅子上,把他的篮子装满了黄金。可皇帝的仆人反对道:“您想给一个老犹太人那么多荣誉吗?”
皇帝回答说:“造物主给勤劳的他以荣誉,难道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吗?”
后来,老人有一个懒惰的邻居,他妻子听了老人的故事,她对丈夫说:“皇帝爱吃无花果,给他点无花果,他就会给你金子。”
丈夫听从了妻子的话,也拿了满满一篮子无花果到皇宫,要求换取金子。
仆人报告皇帝,皇帝大怒:“让这个人站在皇宫门口,每个进出的人都可以向他脸上扔一个无花果。”
黄昏时,这个可怜的人被送回了家,浑身又青又肿。“我要把我得的全给你!”他冲妻子喊道。
在犹太人看来,懒惰使人一事无成,上帝和人们都是奖赏勤勉的人的。因此,犹太人的生存之法是培养勤勉的习惯,因为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当天的事情当天做
犹太人常把积压“未决”文件的人视作无能之辈。因此,当他们一到办公室,首先就瞅一眼办公桌上的文件,以此来断定那个人的能力如何。
他们认为,一个不能够及时处理文件的人,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能力,肯定是无能之辈。
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看法似乎有失偏颇,然而,他们却有他们的说法。因为犹太人喜欢全面发展的人才,商人不仅会经商还应当知识渊博和综合素质较强,如果缺少这些,是绝对成不了一名好商人,赚不了大钱的。
在犹太人的办公桌上,你看不见“未决”的文件。犹太人有极强时间观念,他们绝不浪费时间。办公桌上的待批文件,可能有极其重要的积压文件,有时会对重大事情造成影响,是变相地浪费时间。这种积压文件的做法对犹太人来说,当然是不可取的。对商人来说,这些文件尤其重要。这些文件有商业往来的信件、商业函件等,它可能是提供商业信息,或是请求商业往来或是有关商品交易,等等。每个信件,都包含着一条信息,给商人提供赚钱机会。如果把这些亟待回答的文件积压在办公桌上,过一段时间后再来处理,很可能为时已晚,因为对方的时间是宝贵的,当他迟迟等不到消息时,便断然放弃,另觅合作伙伴去了。如果是这样,你岂不是白白失去了一个赚钱良机,当你醒悟时,机会已经从自己的手中溜走了。你后悔莫及!犹太人很清楚这点。所以,他们对自己手中的文件都极其重视。在犹太人的上班时间里,专门安排了处理文件的时间。他们一般是把上班后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称为“第克替特时间”,即处理文件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将昨天下班到今天上班之间所接到商业函件的回信,用打字机打好发出去。在这段时间里,是不让外人打扰的。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处理这些文件,以求高质量高效率。
一旦有人打扰,速度和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再重大事情的来访者,也是无法与主人会晤。对犹太人来说,“现在是第克替特时间”这句话,是大家都认可的用语,意思一定要“谢绝会客”。所以,在上班后的第一个小时,你一定别去打扰犹太人办公。即使去了,那你也会自讨没趣。只有等到“第克替特”时间过后,他们喝完茶时才有可能会见。因为这时他们开始正式办公。
“马上解决”是犹太人的座右铭。因之,他们非常注重“第克替特”时间。他们认为,拖延工作,是最可耻的事。犹太人不管做什么事,尤其是处理自己的生意问题时,绝不把问题遗留到明天,即绝不拖延,而是就地解决,按照“每天都有每天的计划”办事。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犹太人不管是经商还是从政或搞科研,都注重确立人生奋斗目标,然后全力以赴而终至成功,犹太人确立目标中注意切合个人实际与环境,不会把奋斗目标建立在可望不可及的位置上。
犹太人大卫·布朗是英国的一位商人,他的发迹过程,就是他一生确立目标的实现过程。他出生于1904年,父亲经营一间小型齿轮制造厂,几十年一直惨淡经营,仅可以赚取一点生活费。尽管如此,布朗的父亲还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总结自己没有选好奋斗目标的教训,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为此,他严格要求布朗勤于学习和读书,每逢假日就规定他到自己的齿轮厂去参加劳动工作,与工人们一样艰苦工作,绝无特殊照顾。布朗在家庭的教育下,在工厂里工作和生活了较长时间,养成了艰苦奋斗精神,熟悉了工业技术的知识,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这样,布朗父亲的目标总算实现了。而布朗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在于齿轮厂方面,而是利用自己在齿轮业务积累的经验,往赛车生产这个目标去奋斗。他通过观察,发现当代人对汽车使用已普及,预感汽车大赛将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流行娱乐。这就形成了他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赛车。就这样,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成立了大卫布朗公司,不惜投入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搞设计,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生产。194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国际汽车大赛中,布朗生产的“马丁”牌赛车夺了魁,大卫布朗公司因此一举成名,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布朗从此走上发迹之路,布朗父亲及布朗自己确立的目标都实现了,可谓一箭双雕。
“犹太法典”说:“超越别人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优越;超越从前的自我,才是真正优越的人。”所以,与其千方百计地想要超越别人,不如勤以自勉,借以超越自己,这种人总有一天还是会超越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