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辨证录里的方子可信吗 > 卷之九(第2页)

卷之九(第2页)

人有大便闭结,舌下无津,胸前出汗,手足冰冷,烦闷发躁,大红赤,人以为大便之火闭也,然亦知是心火之焚烧乎。夫心与小肠为表里,未闻心与大肠有妨碍也。然大肠虽不与心为表里,实与肺为表里,心火之盛刑肺,即刑大肠矣。盖大肠属金,心火太盛,则心不能受,自分其火与大肠。而大肠又最畏心火,火盛烁金,可立而待也。虽肺能生水,肺与大肠有表里之关切,岂无津液之降,以救大肠之枯渴。无如肺先受心火之刑,自救不遑,亲子如肾,尚不能分润,安有余波以及兄弟,来救援大肠乎?此大肠之所以不通也。治法宜急泻火,但徒泻其火,无汪洋甘泽之降,恐不足以济大旱之渴也。必须以大雨淋之,则旱魃之气顿除,而河渠尽通矣。方用扫氛汤∶黄连(三钱)玄参(三两)沙参(一两)当归(一两)麦冬(一两)丹皮(一两)栝蒌(二钱)水煎服。一剂心火降,大便即通,不必二剂。

此方用黄连以直解其心中之热。然徒用黄连,不益之玄参,则黄连虽寒而性燥,火虽解而大肠之燥如故也。得玄参之润,以匡赞黄连,则浮游之火,不特尽除,且润以去燥,不啻如夏热之时,忽得大雨,既去火炎,又渥也。至于沙参生阴,当归生血,麦冬凉肺,丹皮凉肾,无非断四路之氛,使其不来助心中之焰。加入栝蒌,使火存于心中者,尽随濡润之药下降而消灭之也。火灭水生,则大肠之炎氛顿扫,欲不通得乎,所以一剂而奏功也。

此症用散襟汤亦效。

黄连丹皮(各三钱)当归麦冬(各一两)天花粉(二钱)水煎服。

人有大便闭塞不通,咳嗽不宁,口吐白沫,咽喉干燥,两脚冰冷,人以为三焦之火旺也,谁知是肺经之火旺乎。夫肺属金,大肠相表里最为关切者也。肺火之旺,何竟傅入于大肠?不知肺乃娇脏,仅可微火熏蒸,不可猛火炼,故一遇火生,即移其热于大肠也。且肺主皮毛,肺气少虚,风寒袭之,因肺中正气与邪气相战,寒变热而风变邪,肺因生火,自烁其津,肺与大肠既相唇齿,肺之津涸,大肠之液亦竭矣。治法但宜轻治肺火,而不可重施。以轻清下降之味,少抑其火,庶胃中之火,不来助炎,心中之火,不来添旺,则肺火自散,阴液自生,大肠不必通而自通也。方用抑火汤∶山豆根(二钱)黄芩(三钱)麦冬(一两)天门冬(五钱)当归(一两)升麻(五分)水煎服。

二剂肺火清,又服二剂,大肠之闭开,冉服二剂全愈。

此方抑肺金之火,又不伤肺金之气,肺金得养,津液通而大肠润矣。

此症用芩麻地冬汤亦效。

麦冬(二两)黄芩天门冬(各三钱)升麻甘草(各一钱)生地(五钱)水煎服。

人有大肠闭结不通,饮食无碍,并无火症之见,亦无后重之机,有至一月不便者,人以为肾中之无津也,谁知是气虚而不能推送乎。夫大肠无津,固不能润,而气弱亦不能行。

阳气一衰,则阳不能通阴,而阴与阳相隔,水谷入于肠,各消各化,不相统会,故留中而不下也。治法不可滋阴以降之,亟当助阳以升之也。方用升阳降浊汤∶人参(五钱)黄(五钱)白术(五钱)当归(五钱)柴胡(三分)荆芥(五分)麦冬(五钱)肉桂(一钱)附子(一分)水煎服。一剂大通。

此方纯是补阳分之药,止麦冬、当归少益其阴,则阳气胜阴,始有偏旺之势,又得附子、肉桂直入于至阴之中,引柴胡、荆芥升提其阳气也。阳气一升,阴气立降,安能阻塞之哉。

此症用润输汤亦效。

黄(五钱)当归(一两)川芎(五钱)升麻(五分)红花(五分)麦冬肉苁蓉(各五钱)水煎服。

人有大便闭结不通,手按之痛甚欲死,心中烦躁,坐卧不宁,似乎有火,然小便又复清长,人以为有硬屎留于肠中也,谁知有蓄血不散乎。夫蓄血之症,伤寒多有之,今其人并不感风寒之邪,何亦有蓄血之病?不知人之气血,无刻不流通于经络之中,一有拂抑,则气即郁塞不通,血即停住不散,于是遂遏于皮肤而为痈,留于肠胃而成痛,搏结成块,阻住传化之机,隔断糟粕之路,大肠因而不通矣。治法宜通大肠,佐之逐秽之味,然而草木之药,可通无形之结,不能通有形之结也。血乃有形之物,必得有形相制之物,始能入其中而散其结。方用抵当汤治之。

水蛭(三钱,剪碎如米粒大,炒黑)虻虫(二钱,各为末)桃仁(十四粒,研碎)大黄(五钱)水煎调服。

一剂而大便通,顿失痛楚矣。

盖大黄泄下,其势最猛,得水蛭、虻虫、桃仁破血之味相佐,其破坚逐秽之效更神。此等闭结,不速通利,必有发狂之变。但何以辨其为蓄血之病乎?全在看其小便之利与不利耳。

盖蓄血之病,小便必利,以血不能入于膀胱之中,故膀胱之气能行能化,无害其下出之水道耳。故见小便利而大便结者,用抵当汤万无差谬耳。

此症用大黄散瘀汤亦神。

水蛭(炒黑,三钱)大黄丹皮(各三钱)当归(一两)红花(三钱)桃仁(十四个)生地(五钱)水煎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