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栎阳后,嬴虔和阿莱娅并没有满足于已收集的情报,他们深知秦国的崛起需要更多的智慧与力量。于是,在秦献公的支持下,二人决定再次踏上征途,深入周朝各地,拜访那些声名远扬的名士。
第一站,他们来到了孟子讲学的地方。孟子身材高大,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智慧的光芒。
“久闻孟子大名,今日特来请教。”嬴虔恭敬地说道,“秦国如今正处变革之际,依先生之见,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治国之道,在于仁政。君主应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让百姓有田可耕,有房可住。如此,百姓自然会拥护君主,国家也将繁荣昌盛。”
阿莱娅忍不住提问:“可如今乱世,各国纷争不断,秦国若只行仁政,如何抵御外敌?”
孟子笑了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若秦国能以仁政感召百姓,百姓自会为秦国效力,众志成城,何惧外敌?”
嬴虔心中一动,觉得孟子所言虽理想化,但也有可取之处。他暗自思索:秦国变法,虽以强国为目的,但也不能忽视百姓的福祉。
告别孟子后,他们又去拜访了庄子。庄子住在一个简陋的茅屋中,却逍遥自在,仿若世间万物皆与他无关。
“庄先生,秦国正努力在乱世中求生存,求发展,您可有什么建议?”嬴虔问道。
庄子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悠悠地说:“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秦国无需刻意追求强大,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不扰民,不折腾,国家自然会发展。”
阿莱娅皱了皱眉头:“可如今各国都在变法图强,若秦国无为,岂不是会被吞并?”
庄子笑了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顺其自然,方为大道。”
嬴虔心中有些疑惑,但又觉得庄子的话中似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道理。他想:也许秦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不应过于急功近利。
接着,他们见到了荀子。荀子神情严肃,目光锐利,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荀先生,秦国如今推行变法,加强法治,不知是否符合先生的理念?”嬴虔问道。
荀子微微点头:“法治固然重要,但人性本恶,还需礼义教化。秦国在推行法治的同时,也应重视教育,培养百姓的道德观念,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嬴虔思考片刻后说:“先生所言极是。秦国目前更注重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在教育方面确实有所欠缺。”
荀子接着说:“教育乃强国之本,培养人才,方能让秦国的变法持续下去,走向真正的强大。”
嬴虔和阿莱娅认真聆听,将荀子的话牢记心中。
最后,他们拜访了慎到。慎到言辞犀利,对法治有着独特的见解。
“慎先生,秦国的变法与您的法治理念有何契合之处?”嬴虔问道。
慎到毫不犹豫地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秦国应加强法治,做到赏罚分明。有功者赏,有罪者罚,如此才能激励百姓,让秦国强大起来。”
阿莱娅又问:“那法律的制定,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呢?”
慎到回答:“法律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国家的利益。秦国如今面临着复杂的局势,法律也应不断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
嬴虔觉得慎到的话与秦国的变法理念不谋而合,心中对秦国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在返回栎阳的路上,嬴虔和阿莱娅一直在讨论着与名士们的对话。
“这次拜访,收获颇丰。各位名士的见解虽不同,但都对秦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嬴虔感慨道。
阿莱娅点头表示赞同:“是啊,孟子的仁政,庄子的无为,荀子的礼义教化,慎到的法治,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精华,为秦国所用。”
回到栎阳后,嬴虔和阿莱娅将拜访名士的经历和收获详细地汇报给了秦献公。秦献公听完,陷入了沉思。
“这些名士的见解,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秦国的变法,不能只注重军事和经济,还应关注百姓的生活,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秦献公说道。
嬴虔和阿莱娅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次的远行没有白费。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魏国正在秘密集结兵力,意图对秦国发动突然袭击。这个消息,让秦国再次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而嬴虔和阿莱娅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喜欢秦朝历险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