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写完了吗 > 第10章 张良遗书(第1页)

第10章 张良遗书(第1页)

本来准备看笑话的张亮此时却没将刚才的场景看在眼里。

嘴巴张得很大,看样子能够塞进去一个鹅蛋。俩眼盯着泥像右手拿着的竹片编成的书籍上面。

白天的时候张亮以为这书籍也是泥做的。可是刚才手不小心碰了一下后发现是竹片做的,是真书籍。

张亮借着门外散过来的月光,看到书的最右边有四个篆字。而这四个字,张亮还认识,泥像下面的石块上就有这四个字。

张三爷今天念石块上的字时,张亮可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在心里的。

所以张亮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大吃一惊。这,这竟然是《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一般指《六韬》,又称之为《太公六韬》,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着名的兵书。

这本书是我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该书据说是由西周初期太公吕望(吕尚、姜子牙)所着,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六韬》分别以《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着作,《六韬》的基本理论和范畴,主张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和安静玄默等。

同时又引用“黄帝”之书,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张亮知道,这部兵书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甚至流传到了国外。在16世纪的时候传入日本,18世纪时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自家老祖宗留侯张良就是凭借此书成为汉初三杰之一的。据《史记·留侯世家》述张良得圯上老父赠书,“视其书乃《太公兵法》。”

此时张庆已经骂骂咧咧的走了。

张亮看着此书心中微动,伸出手来将此书从泥像的手中拔了拔,是活动的。张亮心中大喜,将此书慢慢的从泥像的手中取了下来。

刚取下来,泥像背后忽然弹开了一个小门,漏出一个差不多十厘米长的一个四方形小洞。

还有机关??张亮大吃一惊。走到机关面前,看到一卷白色布帛和一个锦盒。

张亮赶紧拿着东西回到了家,关好门。

回到屋里,点上油灯,拿出白色布帛,只见上面写着:

“吾张良,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

吾从汉王入关。因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吾,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吾不得已,强听而食……

等张亮全部看完后才知道,原来张良在汉朝安定后,目睹了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

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

一来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

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