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学会认输 > 第九章 脚踏实地 踏实才能赢得有底气(第1页)

第九章 脚踏实地 踏实才能赢得有底气(第1页)

有的人欺名盗世,所能配不上所得,即使“成功”那刻,四方来贺,他心中只是发虚,犹如骄傲的纸老虎,一戳就破。事实告诉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自己靠自己才能走得最远,走得安心,理直气壮的人生,屹立得更稳更美更有底气。

逐步积累别眼高手低

我们常常可见看见这样一类人,他们聪明伶俐,性格随和,多才多艺,人缘很好,但做事不专一,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尝试来去,事事不精,总是承诺得很好态度万分积极做起事来却让人很不放心。还有一类人,性格尖锐,眼光挑剔,说起话来一针见血很令人佩服,但是做起事情来缺乏能力,容易半途而废,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这两类人,导致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这事儿究竟有多严重呢?

笔者的一位朋友,从小热爱画画,一心想做漫画家,大学时因为毕业设计画了几张作品,自认为不错,就拿着它们到处投稿,谁知道只有一家小杂志社联系她,说如果不支付稿费的话可以考虑发表,并且在这个地方发表了就不能拿到别的地方去发表。她十分愤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将那几幅画制作成各种作品,依然到处投稿到处碰壁。她变得敏感易怒,对整个社会乃至时代都充满了怨气怒气,五年后执着地将毕业设计那几张画做成各种各样的明信片,挂饰,徽章……拿到地摊上去卖,压根没什么人买,城管一来抱着一堆东西拼命跑。这五年里,别的同学有志于画画的早在这个行业闯下一片天地,她依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且脾气心态都变得很不正常……

她太渴望自己被赏识,没有机会的时候,不是默默努力积累能量,而是忙着推荐自己,因眼高手低将自己推到尴尬的人生绝境,劝她清醒也难醒,是多么可悲。

其实眼前这个世界,谁没有自己的梦想呢?尤其是年轻人,几乎都渴望获得风风光光的成功,然而现实世界,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往往是阻碍年轻人成功的最大的障碍。在许多年轻人的眼里,他们眼里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后的辉煌,一心想获得同样的待遇与发言权,为暂时的不被待见坐立不安,却不知那些光鲜亮丽的人,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之前付出的艰苦努力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世间哪来那么多一蹴而就的成功?现实世界里的任何人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是许许多多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不注意纠正,很可能因小毁大,毕生无法再起。

有人或许说,有那么严重吗?行大事者不拘细节,等到时机成熟了再一番作为,多少伟人都是如此,怎见得区区几件小事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不知您有没有想过,细节决定成败。不管是好的细节还是坏的细节,都是你投射在别人眼里的印象。有时候是小事你不愿意去做,但是经验丰富的人都是从小事里洞见大天地,再决定给不给你机会。

古代有个人叫宋濂,宋濂小时侯喜欢特别爱读书,可惜家里实在太穷了,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他嗜书如命,非常害怕别人稍有不满就不再借书他了,每次去借书都主动地讲好期限,按时归还,加之宋濂又非常爱惜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有一次,宋濂借到一本书,他越读越爱不释手,决定将整本书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马上到了。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干脆连夜抄书。那时正是滴水成冰的大冬天,人缩在被子里都冷得发抖。他母亲说:“孩子啊,都半夜了,天气太冷了,,天亮了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看这书,你迟点还过去跟人家说明原因没有事情的。。”宋濂说:“娘啊,不行,做人要讲信用,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我说了这个期限还就要还,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以后别人怎么相信我?怎么尊重我?怎么放心让我去干更大的事情?”宋濂的娘热泪盈眶地点点头,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还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两个人约好了见面日的时间,没想到出发那天天气突变,下起鹅毛大雪。宋濂二话不说,挑起行李就推门准备出去,他母亲大吃一惊,拉着他说:“孩子啊,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呢?再说,老师那里早已经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如何抵住深山的严寒啊?!你就听娘一次劝,等雪停了再走。”宋濂说:“娘,本来就说定了时间,现在再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我一个学生,如何能对老师失约呢,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做学生的,品质多么重要。守时这件事情看上去小,但其实也是一件大事,娘您为了儿子的前程,就让儿出门吧!”宋母无奈只好放手,目送儿子踏雪远去……当宋濂赶到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他说:“这样的天气你都赶来了!年纪轻轻,如此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大出息!”

勤奋好学,注重细节的宋濂后来成为元末明初著名学者,官至翰林,修《元史》,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正因为宋濂守信用,口碑好,愿意借给他书的人多,他从中学到知识,解决了家贫无书读这个问题。拜师学艺,他严格守时,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赶到老师眼前,老师倍感被尊重的同时看到这个学生的品质与决心,更有心重点栽培。通过宋濂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于细节处做得好,人们欣赏他相信他,他才得到更多机会,促使了日后的大成功。他起初所做的都是生活里十分细微的事情,许多人常常认为这些小事不重要,懒得在上面花费心思。然而君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最考验人的就是做小事时的态度。

另外,宋濂也是个很有定力的人,读书便一心一意在上面下苦功。一步一个脚印,细致谦逊,踏实努力的人,即使不能如宋濂在大事上获得卓越成就,起码也能活得坦荡轻松。因为这样的人让人信任、尊敬。反之,三心二意,到头来两手空空。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夕阳西下,油也没有加,猪也没有喂,田也没耕。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不要笑这个农夫,也许现实生活里我们很多时候跟他一样,做了这个想起那个,干那个想起这个,做什么都没定性。比如学生马上面临大考,复习了语文想起英语还有很多不懂,拿过来英语书想起数学也不行,这本看看那本翻翻,最终一样都没有深入复习,最后还是心里虚空上考场,一考一塌糊涂。

没有定性,好高骛远,三心两意,同样也是平庸者与出色者的分水岭。

人生好比一棵树。树有许许多多的叶子枝丫,最开始的时候,树身各个地方均衡生长。到后来它越长越大,随着成长,必须分出主干,且要把主干之外的枝桠剪掉,不然的话,这树没有主杆,长得十分奇怪,大了也没有什么价值,只能被人们砍了当柴火烧掉。做人也是这样的,要找出自己心目中的主干,做好最重要的事情,脚踏实地,切勿眼高手低,有一技之长,在某方面做专做精,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想法,只会导致颓然空累而无所获。

梦想不是海市蜃楼它需要地基

海市蜃楼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梦想不一样,梦想是可以照进现实的。若是要照进现实,便需要积累,就如十丈高楼,我们看得到直入云霄的伟岸,然而那伟岸也是地基打造而成的。

任何大的成功需要良好的积累,这是一条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

老人常常教导年轻人,做事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举轻若重、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小事中见大精神,可为以后做“大事”打造好稳定的地基。

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面对实际生活时,往往又变得不知所措。也许“梦想”还是在心里闪耀着,时不时浮上心头,但要去落实,总叹口气,觉得不知从何处下手,干脆丢在一边只是想,想多了,空空的,梦想永远是梦想,无法清晰可见地照进现实。

这世上凡有所成绩的人,谁不是花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打地基呢?这地基便是积累,需要在哪方面有所作为便在哪方面下苦工重点积累。唱戏的小小年纪就要常年练习身段吊嗓子,运动员要自幼勤学苦练风雨无阻锻炼身体,跳舞的十年如一日在练功房挥洒汗水,作家的文章更是一个字一个字堆积而成的长篇巨制。而在某行业登峰造极的大师更是经过“不疯魔不成佛”的大积累,他们积累的过程与方式,远远超过常人的思维模式。

比如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他习惯观察生活,许多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人那里得到的。有一次,二月梅花盛开,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还有一次,一位给袁枚送行的僧人,惋惜地对袁枚说:“可惜园里梅花正盛开,您带不去!”袁枚吟出了“只怜香梅千百树,不得随身带上船”的佳句,这些句子都是袁枚的名句,流传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珍惜每分每秒,对时间见缝插针,许多重要的研究都是在闲暇之余钻研积累而成,他还把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的时间比喻为零布头,他说别小看这些零布头,它们作用重大。苏步青教授在参加五届三次人大会议期间,抓紧空隙时间完成了《仿射学微分几何》的后半部分。这好比文豪鲁迅,人们问他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笑了笑:“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文章做学问,时间只有这么多,不做这件事就做那件事,对于善于利用它的人,都知道怎样珍惜时间。”

是的,人生在世每一天,时间本来是一定的,你不用它来做这件事,就要用它来做那件事。在那件事上花的时间多了,这件事上花的时间也便少了。如果将一天二十四小时,这儿做做,那儿弄弄,并不善于分配,而是一把抓瞎,便是忙得心力交瘁也没有什么效果。我们接受了太多碎片化的知识,也太容易将时间碎片化花完,但要在某方面有所成就,最好的一心一意勤苦积累,这样也有助于让自己拥有有别于他人的特长。

就连叱咤风云,横扫欧洲的拿破仑,他何等的骄傲与荣耀,虽然个子小小,却扬起头颅告诉世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样的人并非天生拥有超人智慧与军事大才,在早年,他于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时,远比一般学生更加勤奋吃苦,别人吃午餐的时间,拿破仑一心一意研究地理、历史和数学。学生时期长期勤奋苦学的积累,为他奠定了不同一般的视野与心胸,最终,拿破仑成就了法兰西帝国,正式早年打下的扎实基地成就了他豪迈的气派与自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