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做事天衣无缝的人 > 第二章 关注细节是把事办好的前提(第1页)

第二章 关注细节是把事办好的前提(第1页)

一个人的办事能力是从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因为只有从细节上严于律己,讲究分寸的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到位。从小事做起,事事认真到位是一种素质。任何细节,要做就做好,要么就别做这件小事,一粒老鼠屎也能坏一锅粥呢。

要想办好事就要从细节做起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与此类似,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所以,一个人的办事能力是从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因为只有从细节上严于律己,讲究分寸的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到位。从小事做起,事事认真到位是一种素质。任何细节,要做就做好,要么就别做这件小事,一粒老鼠屎也能坏一锅粥呢。

同是写一篇报告,有人就能把它做得像模像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有的人却马马虎虎,该做的没做,能做的也不做。就连报告中的表格也大小不一,非常难看。也许有人会辩解说形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内容。但是如果连你能做的都不把它做好,那么怎么能说你确实努力去做这件事了呢?再说,拿国际会议标准来说,这些都是形式上的东西,可是如果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也达不到的话,又能说哪个国家的国际会议是成功的呢?报告的质量既在内容也在形式,形式的差别就体现了人们做事的差别,素质的差别。

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在心里立下一个标准,下次做这件事或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以这种标准做,不有丝毫折扣。通过做普通的小事训练自己的素养,就能使自己真正变得不同起来,做更复杂的事也会得心应手。

办事的细节体现了一种办事的价值观

能不能关注到细节不仅是个主观问题,也是一个客观问题。在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里,细节体现的就是专业水平,一方面只有更加精细的技术才能达到某一个领域的尖端水平,另一方面只有细节才能够体现出真正的个性,才能够让我们的创新乃至事业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国20世纪90年代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规格,二十多年立于不败之地。

微软公司投入几十亿美元来改进开发每一个新版本,就是要确保多方面细节上的优势,不给竞争者以可乘之机。只要保证产品在一比一的竞争中能够获胜,那么整个市场绝对优势就形成了,因而对于细节的改进是非常合算的。

著名的瑞士Swatch手表的目标就是在手表的每一个细微处展现自己的精致、时尚、艺术、人性。此外,随着季节变化,Swatch不断地变化着主题。针盘、时针、分针、表带、扣环……无一不是Swatch的创意源泉。它力图在手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意念都得到最完美的阐释。Swatch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拥护,其每一款图像、色彩,在每一个细微处,都暗含年轻与个性的密码,或许这就是它风靡市场的原因。

河豚肉质细腻,味道极佳,但这种鱼味道虽美,却毒性极强,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在中国,羡美味而“拼死吃河豚”的人,每年中毒、死亡者都达上千人。但同样是吃河豚,在日本却鲜有因此而中毒、死亡的事情发生。问题出在哪儿呢?在日本,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一名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在实际操作中,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但在中国,加工河豚就跟做其它海鲜一样,加工过程随随便便,烹饪过程也没有经过太多的工序,其后果可想而知。加工河豚为什么需要30道工序而不是29道?毫无疑问,这30道工序绝不是凭白无故地杜撰出来的,一定是经过精细的科学实验测试出来的(即便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就是从营销的意义上讲,这种宣传也会增加可信度),人家很少因吃河豚而中毒就是明证。可能经过20道工序的处理也不一定会死人,但粗糙的工序只能带来粗糙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凡是精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

麦当劳规定:牛肉饼烤出二十分钟,没有卖掉就要丢掉,这就是量化细节。按照一般的粗放式的管理,别说二十分钟,恐怕过了两个小时也不肯扔掉。这就是麦当劳之成为麦当劳的原因。烤牛肉饼烤出二十分钟内就要消费,这就是标准。你想想,要达到这样一条看来是很简单的标准,背后需要做多少细致的工作!比如,客人多而要的多时,现烤来不及,要让客人等——这是最让顾客头疼的事;而客人少烤得多时,又只好扔掉——这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所以,既要不让客人等,又不多烤而扔掉,一定要对顾客需求经过详细的纪录,找到一个客人数量与烤肉数量的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两者不误。这单单是烤肉一样,其他食品以及服务还有相应的标准要去执行,可以想见这其中的细节是多么复杂了。

此外,个性也是由细节体现出来的。一件很普通的裙子加上了一颗珍珠吊坠味道就不一样了,简历的封面改成扑克牌的样子就很吸引人了。我们想把事情做得有个性化,就必须在细节上下工夫。做事做到位,到谁的位,有可能是顾客,有可能是自己,有可能是上级,有可能是朋友,等等。无论怎样,到位是要让对象满意。如以顾客为对象的,要突出个性化服务。产品的一个小设计就能满足一类顾客的需要。如海尔冰箱不仅制作普通大众型号的,而且也做按单个客户特殊要求设计的冰箱,对冰箱的细节功能进行改造即可。当然,个性化并不是另类得无拘无束,它还是必须在统一的宗旨和目标下做出来。要是脱离了这个范围,那么个性化将会是毫无意义的。海尔的个性化也是对客户周到服务的体现,这种更细化的服务就是到位的工作。我们做事时所追求的个性化并不是纯粹的标新立异,而是使事情更加完备完美的表现,是以一种摆脱传统的方式使工作更加到位。

至于创新,它往往也不是突然发明个什么让人莫名奇妙的东西,而几乎都是在对前人的成果和经验上进行改进得来的。创新的源头其实就是对已有的思想的某一点进行深挖,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个行业也越来越艰深,要想有突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需要通过观察细节,进行联想。比如,有个单位有一项工作是专门记录来信内容,工作人员要快速地读完一封信,并在电脑里输入自己所归纳的信的内容。每天来信很多,他们不得不一整天都坐在电脑边上,重复着许多类似的工作,非常枯燥,而且很累人。其中一名青年发现这些信很多内容很相似,完全可以把相似的内容归类以后直接输入就行,不用重新概括内容,这样查找起来也会非常方便。于是他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效率提高了几倍。这里的关键是青年在经验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了总结,发现了一些规律可以利用来节省时间精力。他进行的创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而是把更加合适的方法技术用在了相应的事情上。这样一处理,记录信息的工作就非常到位了。

办事要精于观察细节

要学会在细节上下功夫,就必须精于观察。观察不仅能使我们能注意到事物的真实状况,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指导我们的行为。

著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训练画蛋,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蛋,就如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从观察这些蛋的区别,达芬奇所获得的是透视物体的感觉,准确描绘一个物体的能力。科学家尤其需要观察的能力,在实验室里如果不仔细观察,他将错过新的发现的机会。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需要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隐藏在事情背后的条件,就连解数学题也有隐含条件呢。这些条件可能是一些潜规则,可能是一些难言之隐,也可能是一些被刻意掩盖住的东西,也可能是我们经常疏忽的方面……还要观察事情本身,事情的进展,事情的困难等。

总之,精于观察的人确实掌握了一门“手艺”,善于发现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关系到所要做的事情的质量,如果控制了这些东西,把事情做得更加令人满意,你就胜人一筹了。

举个例子,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就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我们知道现代商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了。大笔的金钱投入下去,往往只为了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就可能将这些利润完全吞噬掉。

上海的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没有被我们真正地观察到,而轻易地被我们二号线的设计者和施工者所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

1.三级台阶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面齐平的,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要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不要小看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它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与之相较地铁二号线曾发生过雨天被淹的麻烦。

2.转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