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人生是一场修行不争胜天下的智慧下一句 > 第3章 放低姿态 无往而不利的做人艺术(第1页)

第3章 放低姿态 无往而不利的做人艺术(第1页)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历史经验证明,高调者易招祸,低调者易致福。低调行事,可让人有效保护自身,有效赢取他人信任,可轻易化解他人忌妒,可轻易赢取人心,受到别人的欢迎,可让自己拥有好心情。大智若愚者把低调谦虚作为自己为人之良策,是做事之良方,处处避免高调自大,保持谦虚谨慎,通过放低姿态来避免他人的妒忌,做到无往而不利,无路而不顺,无事而不成。

高调自大容易招致祸端

大凡历史上的名人能人,英雄豪杰,都常常是身怀绝技,但他们也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的道理,所以要想赢得胜利,后发制人,都是深藏不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轻易地暴露和表现自己的才能。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他们为人处世以谦虚好学为荣。张扬从来都是他们的禁忌,而低调才是他们坚守的做人原则。他们常以自己的无知或不如人而惭愧,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别人求教,丰富和完善自我是他们的目的。即使自己确有才智,也不会四处去出风头,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克制和忍耐住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相反,那些骄傲自大的人却常常招致祸端。

“出头的椽子先烂”,过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过分地招摇,首先会招致对自己的损害,尤其是容易受到有妒忌之心的小人的攻击。忍耐住这种自我显示的心情,一则能使自己谦虚向学,二则可以保护自身不受损害,有利于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很多知识分子,常常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清高与孤傲。三国时候的祢衡,具有很高的才学,要是生逢其时,也许能发挥他的才干,然而他生逢乱世,又恃才傲物,结果被杀。

汉献帝建安初年,曹操考虑派一个使者到荆州劝说荆州牧刘表投降。谋士贾诩建议说:“刘表喜欢与有名的人士交往,最好能物色一位著名的人物前去,才有希望达到目的。”曹操觉得有道理,就问另一个谋士荀攸说:“你认为谁可以去?”荀攸回答:“当然以孔融去最好!”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担任过北海侯国的相,以能写文章与慷慨好客闻名,是当时文学界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人选。曹操点头答应,并嘱咐荀攸去给孔融打招呼。孔融听到荀攸的话,立即接口说:“我有一位好友叫祢衡,字正平,他的才学比我高十倍。这个人足以在天子身边工作,做一个使者,更不成问题。”后来孔融并没有把祢衡直接推荐给曹操,而是向汉献帝上了一个表,大大夸耀了祢衡的才能。献帝把表章交给曹操,曹操心中老大不高兴,就随便叫人去把祢衡喊了来。祢衡来后,按例行了礼,曹操却一反以往尊重人才的常态,不给祢衡安排座位。平时颇为自负的祢衡见到这个场面,不觉仰头向天,一声长叹说:“天地虽然这样宽阔,为什么跟前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没有呢?”

曹操自傲地说:“我手下有几十位能人,都是当代英雄,凭什么说没有人呢?”

祢衡又笑了一声:“那就说给我听听吧!”

曹操不无得意地说:“荀攸、郭嘉、程昱见识高远,前朝的萧何、陈平,都不如他们。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过去的岑彭、马武,也不是对手。吕虔和满宠替我说管文书,于禁和徐晃担任我的先锋官。夏侯悼是天下的奇才,曹子奇是世上的福将。这怎能说没有人呢?”

祢衡哈哈笑了起来:“阁下全讲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攸只是个看坟墓的料子;程昱仅能开开门;郭嘉倒还可以读几句辞赋;张辽在战场上只配打打鼓,敲敲锣;许褚也许能放放牛,牧牧马;乐进和李典当当传令兵勉强凑合;吕虔不过能给人家磨磨刀,铸几支剑;满宠是喝酒的能手;于禁是打砖的泥水匠;徐晃只有杀猪、扒狗的本事,夏侯悼是一个仅能保全性命的将军;曹子奇被人称为只知道要钱的太守。其余都是饭袋、酒桶而已!”

祢衡这一顿讽刺、挖苦,激怒了曹操,曹操呵叱起来:“你又有什么能耐?”

祢衡毫不客气:“我?天文地理门门都能;三教九流样样都知道:辅助天子,可以使他们成为尧、舜;个人道德,可以与孔子、颜渊相比,怎能与这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这时,张辽在旁边,听到祢衡这样狂妄,公开侮辱大家,气得抽出宝剑要砍,曹操止住他说:“我目前正缺少一个敲鼓的人,早晚朝贺和宴会,都要有人敲鼓,就让祢衡去做吧!”老奸巨猾的曹操,企图用这个办法狠狠羞辱一下祢衡,谁知祢衡一点也不拒绝,很快答应这个办法,告辞去了。张辽恨恨地问曹操:“这个家伙讲话这般放肆,为什么不让我杀他?”

曹操笑笑说:“这个人在外面有点虚名,我今天杀了他,人家就会议论我容不得人。他不是自以为很行吗,那就叫他打打鼓,丢丢他的人吧!”

第二天中午,曹操在丞相府大厅上邀请了很多客人赴宴,命令祢衡打鼓助兴。原先打鼓的人叮嘱祢衡打鼓时必须换上新衣,但祢衡却穿着旧衣服进入大厅。祢衡精于音乐,打了一通“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深沉,发出金石般的声音,座上的客人都被激动得情绪热烈,流下泪来。曹操的侍从们突然挑剔地叫道:“打鼓的为什么不换衣服?”谁知祢衡竟当众脱下身上的破旧衣服,赤裸裸地站在那里,客人们惊得一齐掩起面孔。祢衡又慢慢地脱下裤子,一直不动声色。曹操看见这个情景,呵叱起来:“在朝廷的厅堂上,为什么这样不懂礼仪?”

祢衡严峻地回答说:“目中没有君主,才是不懂礼仪。我不过是暴露一下父母给我的身体,以显示我的清白罢了!”

曹操抓着祢衡的话,逼问说:“你说你清白,那么谁又是污浊的?”

祢衡直指曹操说:“你不识人才,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听忠言,是耳浊;不通晓古今的知识,是头脑污浊;不能容纳诸侯,是胸襟污浊;经常打着篡夺皇位的念头,是心地污浊。我是社会上知名的人,你强迫我打鼓,这不过如同当年奸臣阳虎轻视孔子,小人臧仓毁谤孟子一样。你要想成就称王称霸的事,这样侮辱人行吗?”

祢衡这样犀利地当面抨击曹操,使大家都非常吃惊。当时孔融也在座,生怕曹操一气之下会杀害祢衡,便巧妙地为祢衡开脱说:“大臣像服劳役的囚徒一样,他的话不足以让英明的王公计较。”曹操听出孔融在帮祢衡讲话,事实上他也不想在这宾客满座的场合承担残害人才的恶名。只见他装作肚量极大的样子,用手指着祢衡说:“我现在派你到荆州出使。如果说得刘表来归降,我就重用你担任高官。”祢衡知道刘表是不会归附曹操的,派去的人也会凶多吉少,这分明是曹操在使借刀杀人的伎俩,不肯答应。曹操立即传令侍从,要他们备下三匹马,由两人挟持祢衡去荆州,一面还通知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员,都到东门外摆酒送行,真是既毒辣又狡猾!

祢衡大胆地痛斥曹操,在当时有一定的正义性。但由于他恃才傲物,往往出语伤人,也不讨刘表喜欢。刘表察觉到曹操有心把祢衡送来,好让自己杀他,既解了曹操的恨,又把杀害贤人的罪责推到自己头上,便也便了一个与曹操同样的圈套,把祢衡转派到生性残暴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果然,祢衡在宴席上讽刺黄祖,说黄祖好像是庙里的菩萨,只受香火,可惜并不灵验,最后被黄祖所杀。

虽有一定的才智,但过于自傲,会树敌过多,于己不利。这是祢衡给我们的教训。事实上,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如此。太过张扬,不懂得谦虚之礼,是为人大忌;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谦谨低调才是做人的真学问。

低调是保护自身的有效策略

行事低调一点,态度谦卑一点,是保护自己、发展自己的有效策略。

郭解,是西汉的一位侠客,为人行侠仗义,在当时很有声望。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所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技巧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也来调解过,但都没有调解成。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把这件事解决了。但我毕竟是个外乡人,占这份功劳恐怕不好。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我这个外地人来解决了,未免会使本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感到丢面子啊。”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让人以为我没办成,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头面人物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是他们调解成的,好不好?拜托了!”

郭解很懂得照顾别人的面子,因为他知道,那些当地的头面人物是爱面子的人。如果得罪了他们,以后还怎么在这里混?所以自己还是当个幕后英雄,成全他们的美名吧。

明朝的王守仁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以后,权奸江彬等人嫉恨他的功劳,散布流言飞语说:“王守仁以前是与朱宸濠同谋的,等到已经听说各路大军开始征伐了,才擒拿了朱宸濠以自脱。”王守仁听了这种传说,于是把朱宸濠交给了协同参战的张永,使皇帝能够亲获朱宸濠,满足自己御驾亲征、生擒逆首的虚荣心。后来张永也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王守仁的赤胆忠心和谦逊让功的美德,皇帝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赦免了王守仁。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循良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七十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来上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户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茭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持刀带剑的人,他劝道:“为什么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务点正业?”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

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这儿来,我有话要对他说!”一副醉汉狂徒的模样,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这位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加官晋爵。

还有一个例子:唐朝元和年间,大将李恕平定了蔡州叛乱,将叛将李元济活捉,为国家立了一件大功。他的上司、招讨使裴度来淮西检查工作,李恕让军队列队整齐,十分庄严地出城迎接,他还跪拜于道路边。裴度正想谦恭避让,李恕阻止说:“蔡州人野蛮强横,不知道尊卑之节、上下之礼已经有几十年了。请裴公借此机会让他们看一看,让他们了解朝廷的尊严。”裴度这才接受了李怨的大礼。

李怒立了大功以后,态度谦虚,心里装着领导,这样的人怎能不被人喜欢,怎能不被赏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