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禅悟人生下一句是什么 > 第一章 悟心与性 点亮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第2页)

第一章 悟心与性 点亮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第2页)

老和尚暗自一笑,对小和尚说:你也别想推辞,我照着你塑,你照着我塑,岂不方便许多?

小和尚表现出一副惊讶而难为情的样子,还想推辞。然而,老和尚继续开导小和尚说:心表如一、言行一致地把自己当做佛、塑成佛,自己就成了名正言顺、心安理得的佛。你想想,咱俩的德行和模样都可塑佛,世上岂不是还可以平添许多向往成佛、可以成佛之人吗?

事实也的确如此,你心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心中的画像就是“心像”,这“心像”往往就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人要常常扪心自问,好好刻画自己的“心像”,让自己美丽、善良、博大、勇敢、宽容、锲而不舍……并且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还可以使人日臻完美。但也无须勉强自己,刻意为之,否则反会拔苗助长,所以,只要无愧无悔地过好每一天,顺其自然,水到渠自然能成。

【一日一悟】

做事要静心,定心。心如果乱了,什么也不能做好。

站起来成佛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正无精打采地诵读经文。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立地成佛,他为此而苦闷、彷徨,渴望解脱。正好,一位云游四方的大师来到他身旁。

“尊敬的大师,弟子今日有缘见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来不及站起,激动得颤颤巍巍地说,“今有一事求教,请指点迷津;伟人何以成其伟人?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佛祖……”

“伟人之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大师从容地说。

“是因为……跪着?”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着大师,“这么说,我该站起来?”

“是的!”大师打了一个起立的手势,“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什么,你说什么?我也可以成为伟人?你……你……你这是对神灵、对伟人的贬损!”说着,和尚双手合十,连念了两遍“阿弥陀佛”。

“与其执著拜倒,弗如大胆超越!”大师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听了大师的话如惊雷轰顶,“这疯子简直是亵渎神灵,玷污伟人!罪过!罪过!”说着,虔诚之至地补念了一通忏悔经,又跪下了。

要想超越别人,首先得超越自己。连自己都不了解,都不敢超越的人,永远都不会加入伟人的行列。一心想成“佛”,又不敢站起来,世间这样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其实睁眼看一下,大千世界中哪有跪着的佛?迷信乃至崇拜偶像,以致失去自我,泯灭个性和做人的自尊,是世人的悲哀。更为悲哀的是身在迷信之中而不知其迷信,最终被其毒害乃至扼杀。想想我们自己,之所以勤奋而平庸,是因为我们在行业的专家、名师的面前始终跪着!既然这样,那就勇敢地站起来吧。

站起来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种超凡的人格,是一种执著的信念,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只要站起来,你伸手就可以抚摸灿烂的星斗;只有站起来,你才能让脾气暴戾不可一世的大海也俯首听命,跪伏在你的脚下。

站起来,你才能找到自己;站起来,你就是强者!

【一日一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如果能不受干扰,沿着目标前进,肯定会有不俗成就。

正视自己

有一位老母亲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她有个儿子常常去佛陀出生的圣地做生意。老母亲想,那里一定有佛陀的加持物,如果带点回家让她供养,那该多好啊!于是她跟儿子说:“你去做生意时帮我带一点佛陀的加持物回来。”

儿子去做生意的时候,由于太,忙,把这事给忘了。第二次,老母亲又嘱咐了同样的事,不料儿子还是忘了。第三次去时,老妈妈就跟儿子说:“你太不孝了,如果这一次你再不带点加持物回来,说明你真是一个不顾母亲死活的不孝之子啊!那么我一定当着你的面自杀死掉算了。”

儿子的生意又是忙得不可开交,最后,又再次忘了母亲的叮嘱,就回家了。准备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猛然想起母亲的交待,糟了,怎么办?这样空着手回家,妈妈肯定会自杀的啊。想着想着恨事着急,左看右看徘徊在家门外面,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块漂亮的石头,他急中生智,捡起石头,接着找几块精美的绸缎将它层层包裹好,然后走进家里。

老妈妈急切地问:“有没有带佛陀的加持物?”儿子一脸虔诚,郑重地从怀里捧出石头给妈妈,说:“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得到它就好比佛陀亲自到来一样有难得。“妈妈欣喜若狂,信以为真,赶紧将石头放到佛台中间供养,一直虔诚地顶礼膜拜。

由此,她找到了长久以来一直追寻的安详与宁静。天天都有了轻松、快乐的笑容,每个人都受到她获得的心灵升华,长年的修行终于获得了回报。

其实世上人与物皆如此,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一个不起眼的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可能就是一块宝石。正像每个人的本性中都隐藏着信心,你要学着在适当的时候,挖掘或者激发出你隐藏在深处的信心与潜力。

信心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只要拥有信心就有可能产生神奇的效果。信心更是人生最珍贵的宝藏之一,它可以使你免于失望,免于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黯淡的念头,使你有勇气去面对艰苦的人生。同样的道理,如果丧失了这种信心,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你的前途似乎有几扇门关闭着,使你看不见远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使你误以为是智慧的冷酷终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我们都应该学会正视自己,树立应有的信心。或许你相貌平平,一无所长,但你不应该自卑,也许在某方面你存在着惊人的潜力,只是你并没有发觉罢了;正视自己,更深层地挖掘潜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他能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他不能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能够。”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自信。自信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自卑的人则只有依赖侥幸去达到目的。当你总是在问自己:我能成功吗?这时,你还难以撷取成功的果实。当你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够成功。这时,人生收获的季节离你已不太遥远了。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却使可能变成不可能。

有了自信,你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坚持自己的理念,有信心依照计划行事的人,比一遇到挫折就放弃的人更具优势。

人是为了信心——一种有深度需要的信心而生的。我们一旦失去了信心,就违背了自己的本性,一切不敢肯定,人生就没有根了。如果你具有了自信心,无疑是为自己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日一悟】

要想达到禅的最高境界,首先要破除“我”的执著。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法眼文益在庆辉禅师处参禅,始终不能悟道,甚至连门径都找不到,于是,他拜别师父,四处云游。

有一天,忽然下起了雨。他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寺院中避雨。这个寺院的方丈出行去了,只剩下几个僧人和一个知客僧。知客僧问法眼文益:“法师往何处去呀?”

法眼文益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四处走走而已。”

知客僧又问:“你四处云游,有什么收获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