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一本书教你做足人情的事情 > 第六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人情在(第2页)

第六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人情在(第2页)

因此,请记住:一味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礼物送给别人将失去送礼的意义,只有赠送对方所需要的,并且能真正表达自己的诚意的礼物,才是真正“送礼的艺术”。

2.礼品价值高低,取决于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好环

受到别人的照顾或恩惠时,必定为了表达谢意而送礼。然而,送礼却给许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扰。

阿文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但却对那些受惠者送来的礼物深感尴尬,因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的人,却送来非常昂贵的礼品,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常觉得受之有愧,他常常叹息地说:“其实可以不用送如此大礼。”

其实,送礼金额高低往往决定于对收礼者的印象。在节庆前夕,许多商场的礼品柜台前都会听到许多夫妻低声商讨“是否太失礼了”、“不值得送如此昂贵的东西”之类的话。反之,从收礼者的角度来看,若得到的远比预期的低,便会大感不悦,甚至比根本没有送礼来得更为气愤;可能责备对方“不识时务”、“没有礼貌”等,有一种身份地位被贬低的愤怒。

3.送给对方家人喜欢的东西能加强对方对方的好感

当美国电影《ET》上演后,在社会上曾轰动一时,有位先生去拜访他的朋友,就买了“ET”的模型送给对方两个3岁和5岁的孩子。结果小孩子们异常高兴,从那时起就称这位先生为“ET伯伯”、而且每次去都受到他们一家人的欢迎。

像这种情形许多人都见过,甚至亲身体验过。

有句话说:“擒贼先擒王。”用来形容这种情形,或许不是十分恰当;但事实就是如此,有时送对方本人喜欢的东西,还不如送其家人喜欢的东西,更能加强对方对你的好感。

尤其重要的是,像这种针对家人的送礼方式,有时还会造成和对方之间的交情在质的方面产生变化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值得留意的是,像这种情形的送礼,其送礼的内容多少应有点意外性,让别人产生惊喜的感觉,否则效果不会太好。

4.人在困难时,接受少量的资助会觉得格外感激

有位著名的画家年轻时过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经常三餐不继,有一次,他把一幅连自己都没信心的画拿到画商那儿,画商看了半天,付给他一笔在当时他认为很多的钱,令他十分感激。

就画家来说,画商并非买了这幅画,而是给了他前途。后来,他终于成功了。

那笔金额是否很高呢?其实不见得,但直到今日,那位画家对这笔款项一定还觉得非常庞大。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可以使人产生长久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见,在别人困难时,你的礼物比在别人发达时你再送的礼物要珍贵得多。

如上所述,在送礼时懂点送礼心理学,将会使你顺利地送出礼物,达成自己的心愿。

第三节:送礼需找个好理由

送礼,总要在说法上有个由头,才好送出去。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升学等特别时日,则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为这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接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否则,礼物送得名不正、言不顺,那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你在送礼时,一定要先找个理由,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供你参考:

方法一:把理由推到不在身边的爱人身上。

你可以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爱人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爱人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方法二:把理由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你可以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这事,随便宋串门儿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方法三:把理由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你可以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的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方法四:把理由推到托办事的朋友身上。

你可以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她)客气。”

方法五:把理由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损失上。

你可以说:“您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方法六: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在对方手里的。

你可以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但万一需要打点,找我拿钱就不赶趟了——所以,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以上这6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都觉得好受,“有道理”把礼物收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因此,你在做人情时,不妨参考这些理曲,轻松地把礼送出去,办成你想办的事。

第四节:送礼要把握住场合和时机

每一次送礼,都需要把握住场合和时机。人们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地接受别人的礼物,把握不好送礼的时机和场合,会使别人产生误解,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而只有在适当的时候送礼,才会让受礼者自然地接受。

某科长老刘去拜访老局长,想申请—笔资金。刚进老局长家的门,透过门窗玻璃发现局长正铁青着脸,旁边站着个小保姆,浑身直哆嗦正在啼哭。刘科长一看地下茶壶茶碗的碎片满地都是,他突然想起了朋友告诉他的话,这位局长有个嗜好——喜欢品茶,更喜欢收藏名产地的茶具。看到这种情况,他灵机一动,赶紧退出。

刘科长急忙来到某专卖店高价买了一套景德镇出产的上等茶具,又买了龙井、碧螺春等上等茶叶,再次来到局长家,对局长说:“哎呀!这可是局长的宝贝啊!”局长听完他的话后,更是心疼,脸上不断抽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