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口才练功 > 第四章 真心诚意打开他人心门的语言艺术(第1页)

第四章 真心诚意打开他人心门的语言艺术(第1页)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话的态度一定要认真诚恳。只有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信认你打开心门,接收你要表达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说话少了诚意,那就失去了吸引力,如同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很美丽但不鲜活动人,缺少魅力。因此,生活中的我们要学会把我们的真诚注入与人交谈的过程之中,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

真诚语言更让人认同

真诚的态度是使言语能打动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个戏剧《诸葛亮吊孝》,诸葛亮用真诚的语言感动了东吴上下,化解了恩怨,巩固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统一阵线。

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为了联合抗击曹操,是又联合又斗争的一对盟友。孙权的经理人周瑜和刘备的经理人诸葛亮也是又联合又斗争。在联合抗曹取得一定的胜利后,为了荆州的问题两家对闹起了别扭。诸葛亮定计“三气周瑜”,结果使周瑜一命而亡。东吴上下对诸葛亮是恨之入骨。决心要杀死诸葛亮为周瑜报仇。孙刘两家的盟友关系也遭受严峻地考验。为了不使两家分裂并结成仇恨,诸葛亮要亲自到柴桑口为周瑜吊孝。刘备一方的君臣坚持劝阻,认为诸葛亮一去必然要被东吴杀害,结果将是有去无回。

诸葛亮分析,周瑜死了之后,鲁肃就会执掌东吴的大权。鲁肃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不会做出鲁莽的事情;东吴要在江东站稳脚跟,也必须和刘备联合。孙权、鲁肃都不会拿他们的江山开玩笑。同时也需要通过这次吊孝化解双方的怨恨。加上由赵子龙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随身保护,即使出现点意外,也将是有惊无伤的。诸葛亮说服众人,过江去了东吴。到达柴桑之后,鲁肃果然非常礼貌地接待了他。诸葛亮到了灵堂,读完癸文就伏地痛哭。情真意切,流泪不止。

一口一个“周都督”,一嘴一个“周贤弟”,一边诉说两人联合抗曹的谋略,一边长叹周瑜一死没有了共同谋划之人。似乎这个世界上只有周瑜是他诸葛亮惟一的知音了。令所有在场的人都非常感动。就连周瑜的夫人小乔也动摇了。人们对周瑜是不是诸葛亮气死的都产生了疑问。甚至认为周瑜之死是他自己心眼太窄造成的。诸葛亮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效果?那就是他真诚的态度。所以,我们在商场上,说话的态度一定要认真诚恳。只有认真诚恳,才能使人可信,只有使人相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说,真诚是古人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真诚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进而维护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的,真诚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中国有一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就像《庄子》在这句话的下文所说,无论是“哭”是“怒”还是“亲”,都不能勉强做出样子给别人看,真情实感要发自内心,这样才能打动人。

而在语言技巧方面,就更是讲究说话真诚了,真诚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并且言语得体完全都是出于真诚,如果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难道能说不真实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

在与人交际的时候,谦逊礼让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一味地“请”,“对不起”,未免有虚伪的嫌疑。比如说故人相聚,还过分客套,搞得别人难为情,这就不能说是真诚了。这里缺少点什么呢?缺少直率和坦诚!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直抒胸臆的言语艺术,是怎么样,就怎么说,还事物以真面目。直言不讳,是待人接物很重要的语言技巧……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说起真诚,也许当你看到这两个字后,就会马上发出感慨——“我对别人真诚了,也没有看到别人对我多真诚。”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反映。越是在乎的多,做人办事就会觉得束手束脚。只要记住一条: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而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大家自然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印象:这个人很真诚。让他办事放心。

日本有一位十分有名气的政治家他的名字叫田中义一,他极其善于利用人们的亲近心理,营造温馨的交际环境,来取得预期的交际效果。有一次,他到北海道进行政治游览,有位穿着考究看来很像当地知名人士的男子走出欢迎行列向他表示问候。田中义一急忙走上前去,紧紧握住那人的双手,十分热情地说道:“啊,您辛苦了。令尊还好吗?”那个男子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田中义一的政治游览,也因此大获成功。事后,田中义一的随从对主人的亲密举动十分不解,忍不住问道:“那人是谁?”田中义一的回答出人意料:“我怎么知道,但谁都有父亲吧!”

田中义一的交际成功,无疑在他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交际切入点,真诚地与这位男子迅速建立了亲情意识,使男子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真诚而又和蔼可亲的人,从而在心理上对田中义一产生了认同感。

越真诚越容易打动人心

说话真诚就能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所以,请用真、善、美对待生活,用诚信、义对待朋友。

在一家电器商店,一台音色清纯透亮,低音浑厚震撼力强的钢琴吸引了很多顾客的注意。而在这里的一位女售货员热情地迎上来,满脸职业微笑,主动介绍这种新产品。她的介绍很在行,很流畅,从性能优势到结构特点,从价格比,到售后服务,一一道来,边进行演示。然而她连珠炮似地讲着,使顾客总也插不上嘴,但是她不管你懂还是不懂,也不管你反应如何,喋喋不休地一直讲她自己的,似乎你不掏出钱包他就决不罢休。于是,大部分人心里有几分不悦了,特别是当她褒扬自己的品牌而贬低其他品牌时,都不免对她的动机产生了疑问:如此夸夸其谈后,产品性能是否果真高超……

其实,这也并不能不说这是一位训练有素且内行的推销员,但却又是一个不懂得说话奥妙的推销员。为什么他那滔滔不绝的介绍反而扑灭了顾客的购买欲望呢?这是值得深思的。

因为,一个人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滔滔不绝,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

当然,并不仅仅是推销员说话如此,就是日常说话也同样需要我们真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认为,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说话就是流畅优美,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少诚意,那就失去了吸引力,如同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很美丽但不鲜活动人,缺少魅力。因此,生活中的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如何把我们的真诚注入与人交谈的过程之中,如何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只有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要表达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

真诚,是通往人们心灵的桥梁。要想使你说话和表达产生共鸣,需要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感动别人,不为说话而说话,应以倾诉内在心灵,以心灵的沟通为主要,即可动人以情,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要去追求华丽的词藻和假装的深沉。朴实无华的语言会显得格外的亲切,也就具备强大的感染力。别只顾擦亮自己的皮鞋,更应擦亮自己的语言,否则,人生将蒙上擦不去的尘埃,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愈是质朴无华的语言,愈会散发迷人的光辉,随着多次的磨练,口才技巧终将炉火纯青。

真诚的沟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让生命如流星闪过天际般美妙,让生活像电影一样精彩。消除了朋友之间的误会,让友谊得以天长,可以地久。

有一位老师写了一本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书,出版社没有给他稿费,而是让他自行推销一千册作为报酬。对那位老师来说,这远比讲课要难得多。

为了把书推销出去,他在党校学员队里搞了一次演讲,他说:“……当老师的在这里推销自己写的书,总不免有些尴尬。不过,如今作者也很难,写了书,还得卖书。出版社一下压给了我一千册,稿费一文没有,所以我不推销不行。这本书写得怎样,我自己不好评说。不过有两点可以保证:第一,这本书是我用三年时间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结晶;第二,书的内容决不是东拼西凑抄下来的,是我自己长期思考的见解。前不久,这本书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社科类图书的二等奖,这是获奖证书。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搞推销比写书还觉得难,只是硬着头皮来找大家帮忙。不过,买不买完全自愿,决不强迫。如果觉得这本书对你有用,你又有财力就买一本,算是帮我一个忙。谢谢。”

这位老师的演讲一下子产生了良好效果,一次就卖掉了300多册。这位老师不是专职的推销员,但是却获得了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在于他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真诚,从而赢得了听众的信赖。这表明,在讲话中学会表达真诚要比单纯追求流畅和精彩更重要。

话语中肯,言之有物

古语讲“至诚足以感人”,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话语中肯,怎么会不受听众的欢迎呢?

说话中肯,言之有物,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说话的预期的效果。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听别人做讲座,领导做报告,还是和周围的人聊天,都会碰到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时候,上面讲得很热闹,下面听众却觉得困顿乏味,嫌内容假大空,虚无缥缈,不知所云。听众最怕听到的演讲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为什么会出现言之无物的情况呢?究其根本,问题在于谈话者、演讲者没有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演讲内容。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说话,怎么能期待给听众一个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的演讲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困难,简单地说就是要很充分地精心准备自己的演讲内容,在演讲、讲话之前比较透彻地理解问题。

有一天,林肯律师事务所来了一位行走蹒跚的年老寡妇,她是一位阵亡士兵的妻室。她向林肯泣诉,说她应该领取的四百元的抚恤金,被一位发放抚恤金的官吏,强索去二百元的手续费。这件事,林肯听了勃然大怒,立刻为她向法庭对那位官吏提起诉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