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有一种智慧叫忍让 > 第五章 忍是一种守本克欲的定力02(第2页)

第五章 忍是一种守本克欲的定力02(第2页)

你有你无法替代的优点和优势,同样,难道别人就没有与众不同之处吗?你是不是太高看自己又太低看别人了呢?你不可能事事都能比别人强,场场竞争都得第一;得了第二,也不能说明你就一无是处。有句话说得好:我并没有输,我只是没有赢。人人都以这种心态来面对竞争的压力,那各种自寻烦恼的情绪就不会有了,把心态放平和一点,宽容一点,别人失败时鼓励他,别人胜利时也由衷地祝贺他,这样才能以更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更大的挑战。

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要事事都想要争第一,否则只会让你一直都处于自己的强大压力下。何必和他人比,何必为了所谓的尊严而让自己累得半死呢?这样值得吗?而且,当你的精力因为争夺第一而耗尽时,你用什么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因此,当你感到累了,当你在工作生活中为了自己所谓的尊严不断与他人争夺第一时,想想即使我现在得了第一,可我的生命却可能因为这样的第一而走向毁灭,那就适当地让自己屈居第二,让自己的心灵和精力都休养生息,等你修养好后,再以更好的精力投入到你的事业中去,必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需要安贫耐富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段话我们都耳熟能详,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的又有几人?!

“富而不骄者鲜。”将二千多年前写成的《左传》里的这句话,拿来勾勒今天的现实,仍非常贴切。

“守得贫,耐得富。”曹雪芹写在《红楼梦》中的这六个字,非常有哲理,能做到这六个字的人也真是不多,试问,无论古今中外,能“守得贫,耐得富”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可以做到贫无怨,富无骄的,因为在他的心里,贫与富都只是人的生存状态而己,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一个真正能做到安贫乐道、富而从容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一个成功的人。

富贵与权势是现实生活中所必然遇到的,有人格、有原则的人,才能出污泥而不染,视富贵如浮云。富贵与权势往往驱使许多人为之拼命追逐。有的人为获取权力、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有的人为贪图小利、卑躬屈膝、丧失气节,这些人在追求富贵与权势的过程中,往往忘记了做人的准则和尊严,因而受到众人的唾弃。所以,那些不为富贵和权势所动的人,其品格是高尚的。

曾听说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在某饮食城,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暴发户宣布,今晚在座各位的单我全买了。这时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招手叫服务员:“买单!”服务员告诉他,刚才那位先生已经说了他买单。年轻人说:“我不管他是谁,我只要买我自己的单。”暴发户见了,心里很不爽:“你小子怎么这么不识抬举?!”年轻人反问他:“你有多少钱?”暴发户说他在北京、上海有多少多少家家电行,身家一两千万。年轻人听罢,对身边的随从说:“统计一下这位老板的所有资产,明天我全数收购!”暴发户傻眼了。别人告诉他,这就是全国鼎鼎大名的某集团公司总裁S先生。S先生早年靠软件起家,身家过亿。

愈是赚大钱的人,态度愈谦虚。想要赚钱你就要有谦虚的态度。如此,金钱必会像水一样,不间断地向你涌来。

事实上,人生的价值是不能一概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的。

不论你的收入有多么丰富,如果挥霍无度,赚得多、花得也快,用钱像用水一样。终有一天,你会因为讥笑一块钱,而为一块钱哭泣。

英国政治家默奇森说:“金钱就像肥料,你若把它撒在四周,它就大大有用;可是,你若把它堆积一处,那就奇臭难闻。”

对于金钱的态度,最重要的并不在收人多寡或累聚多少财富,而是如何妥善运用这些钱。

毕竟,人死之后,无法将钱财带到阴间地府去享用,纵使生前家财万贯,也只是徒增下一代争夺财产的纠纷罢了。

忍奢才能成就大业

富兰克林说:“致富的惟一办法就是使你的支出比你的收入少。”他还说:“你想不受讨债者的气恼,耒受饥寒冻馁的痛苦,最好与忠、信、勤、苦四字做朋友。同时使你所收入的每一块钱都不被凭空用掉。”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说的就是成功是由节俭而来,而失败也是有奢侈浪费开始。世界上没有任何财富是花不完的,但你要记住,钱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花的,所谓“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罗蒙诺索夫出生于俄国一个渔民家庭。童年时代生活非常贫困、成名以后,罗蒙诺索夫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毫不讲完穿着,而是埋头于学问研究。

有一次,一个专爱讲究衣着却不学无术而又自作聪明的人看到罗蒙诺索夫衣袖的肘部有个破洞。就指着窟窿挖苦说:“大家从那儿可以看到您的博学吗?先生?”

罗蒙诺索夫毫不迟疑地回答:“不,一点也不!但是,先生,从这里可以看到你的愚蠢。”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也曾说过:“认为节俭是一种不漂亮的行为的人是最荒唐无稽的。”罗蒙诺索夫的窟窿正映衬出了那些以貌取人、视节俭为耻辱的人的无知,凡是能保持事业长盛不衰、财富源源不断的人总会留住这个“窟窿”的本色。在一个人老得哪儿也去不了时,这个窟窿会使他的一生都安枕无忧。永远不要鄙视这个窟窿,它正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不会衰败的根基。“一个人生活越节约,他的心灵与上帝越接近。”而一颗节约的心会永远得到上帝的庇护的。

一个奢侈成风、沉溺于奢华享受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当一个人把精力放在吃穿用度上,想的全是如何过奢靡的生活时,就很容易“玩物丧志”,一个人把主要的精力投放于香车宝马上时,损失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她和彼埃居里结婚时的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一人一把。居里觉得两把椅子未免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为的是来了客人好让人家坐一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科学,还是一把不添吧。”

几度春秋之后,这对没有给自己的新房增添一把椅子的年轻夫妇,却给世界化学宝库增添了两件闪闪发光的稀世珍宝——钋和镭。

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书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予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他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俭朴的生活方式,使用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拥有这样的恬淡的修养,在物质生活的需求上永远得到满足,不再去挖空心思地去索取什么,而是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更有意义的事,成就更伟大的事业,他们的心灵无比高尚!

忍奢才能成就大业(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