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讲人生哲学的教授 > 第七章 智慧创造生活的奇迹(第1页)

第七章 智慧创造生活的奇迹(第1页)

DO有人说,一个聪明的人不一定拥有智慧,但一个有智慧的人绝对是聪明的。是的,智慧就像是一盏灯,可以点亮你的人生,给你的人生带去鲜活的力量,为你的生活创造出美丽的奇迹。

买智慧的人

也许我们以为智慧是很难求的,其实不然,智慧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从前,有个人很有钱有势,但惟一不足的是他遗憾和悔恨自己没有过人的智慧。他兴师动众地到大街上去向人们吆喝买智慧。有位好心的哲人就详细地告诉他:你倘若遇到困难实在无法解决的时候,就暂且不要急着解决,低下头,先朝前走七步,然后再向后走七步,这样往返进退三次,你就会茅塞顿开,智慧马上就生发出来,帮助你解决当前你应该解决的问题。

难道一个人拥有智慧就这么简单吗?买智慧的人满腹怀疑,哲人却含着微笑离开了。于是他带着一系列的不可思议回到家中。当他回到家中已经很晚了,推门进屋,昏暗中却发现有个人和他的妻子睡在一起。一股愤怒的激情顿时涌上他的心头,立刻拔出刀来要向那个人砍过去,就在一刹那间,他想起了那位哲人说的话,他将手中的刀收了回来。心想,看看今天那位哲人说的管不管用。于是他就照着哲人说的去做了,然后点亮灯,这时他才发现那个与妻子睡在一起的人居然是他的母亲。

哲学箴言:凡事三思而后行,头脑冷静后,反复思索作出判断,这就是智慧。纵然你有多少知识,若是遇到事情不冷静加以思虑,采取热处理的办法处理问题,也许会犯下终身无法弥补的错误,冷处理是一种理智的表现,热处理是一种盲目草率的不加成熟思考的表现。

通达智慧之路的垫脚石

从前,一个穷汉去拜访亲戚,受到热情的款待,以至于喝得酩酊大醉,在座位上酣酣睡去。

刚巧,那位亲戚因为公事,必须立即外出。眼看着那个穷亲戚醉得人事不醒,就把价值非常昂贵的宝珠缝在他的衣服里,匆匆离去。

这个穷汉已经烂醉如泥,哪里知道这件事情。醉醒之后,他也起身到外地去了。他仍然一贫如洗,生活潦倒,仅能糊口。

这时他仍然不知道自己衣服里藏有价值连城的宝珠。后来,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碰见那位亲戚,对方目睹他衣衫褴褛的样子,不禁叹息道;“你真是个傻瓜.为了衣食费尽心机,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以前,我还以为你生活得很舒适,因为那年你来我家里时,我曾把一枚价值连城的宝珠缝在你的衣服里。本想着你会从此富有起来,可是你却毫不知情,一直为衣食奔波劳碌!”

曾几何时,上天将一切智慧送给世人,可惜大家却不知不觉地忘掉一切昂贵的智慧宝珠,仍然劳劳碌碌、糊里糊涂地奔波在人生的旅途。

另一则真实的故事更让我们醍醐灌顶: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结果肯定非常好了。

可见,勤劳、敬业、自信就是通达智慧之路的垫脚石。

哲学箴言:人类的智慧是心思的发展,知识的扩展,也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有着强有力的道德内涵。在犹太人看来,一个人有智慧,不仅仅是个知识分子,而在于这人明事理,有忍耐,勤劳,可靠,自律,谦逊,有德性,才是一个智慧的人。

扫尘除垢,拥有智慧

看似愚笨、白痴的人,他也许不具有很多的知识,但是他也能通过内心的修炼而得道,打开智慧的心灵。

教主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当中,有一位名叫周利盘陀伽的尊者,又名盘特。尊者从小就是一个很愚笨的人,对于事理一点不懂,就好像和现在说的白痴一样。但后来算他还有福分,能遇见佛陀,出家学道。由于根性愚钝,佛陀教他诵念四句偈,他无论如何也念不会。佛陀为了教化这位特别愚笨的弟子,大开方便门,看到盘特在扫地就告诉他:“盘特!以后你打扫精舍,每天边扫边念‘扫尘除垢’,如果能一心地持念,自然会得到好处。”

盘特每天不停地扫除祗园精舍,口中一直唱诵着世尊所教的那句话。盘特虽然愚笨,可是他有坚毅的恒心,经过6年的时间,专诵“扫尘除垢”,常受人家讥笑,但是他不灰心,把那些讥讽嘲笑当为替他消灾一般。后来他头脑慢慢地清醒,心慢慢地不再散乱。有一天,他看着破烂的扫帚忽然开悟了:“啊,我知道了,世尊是叫我扫内心的尘垢。我的心充满了欲望,充满了不满,世尊叫我扫的就是这个内心的尘垢。欲望消失吧!愤怒消失吧!不满消失吧!我每天不断地挥动着扫把来扫,可是再怎么扫,尘还是扫不完,一直地飞扬上来,我内心的尘与垢也一样地一直飞扬上来,那要怎么办才好呢?即使尘垢扫不完还是要扫,就是因为扫不完才要不停地扫。扫尘除垢!扫尘除垢!扫尘除垢!”

知道盘特悟懂了“扫尘除垢”后,世尊对一直瞧不起盘特的弟子们说:“在那之上的扫尘除垢已经不是人的力量可及,所以才要靠佛的智慧、佛的拯救。大家也应该注意悟道不一定要学习很多东西,即使只是一句话,如果能正确了解它的深意,那么一样可以步上正道,就因为遇上盘特,我才有机会以别于常人的方法教导他真理。每个人各有他自己应走的道路,大家说是不是啊?”一直瞧不起盘特的弟子们深感惭愧。盘特终于开悟了,并且获证了圣果。从此以后,智慧的心灵开了,他能够懂得微妙的道理,能够领会佛陀深奥的法语。过去看不起他的人,这时都很尊敬他,不再有人敢嘲笑他了。

哲学箴言:聪明和博大的知识并不是得道的惟一条件,其实,人只要坚毅有恒心,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如扫尘垢般扫除内心的欲念,同样也能拥有智慧。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圣经的启示一再叫我们明白,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怎样更好地生活,实现生命的真实意义。所罗门王是一位聪明的君王,据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