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都表示愿意听从陈胜的。陈胜叫大伙搭了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个“楚”字。大伙对天发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很多青年听说了,就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不久起义军就打下了陈县,陈胜自封为王。
在社会中生存,不要听天由命,自己的命运需要自己来把握,自己的前途自己来争取。其实你永远都不知道你能做出多大的成就来。如果你努力去做了,而不是把成功的幻想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你就算成功。
鲶鱼型人才不要太相信管理者的诺言,要更加相信自己的行动,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命运。
保持勇气和耐力
始终保持勇气和耐力,这是一个优秀的鲶鱼型人才成功的重要秘诀。
对于鲶鱼型人才来说,除了你的专业知识、工作态度,你的精神和肉体的忍耐力也都要超越其他的人,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耐力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你必须具有坚持把工作完成到底的能力。耐力是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的一种象征。这也是你发展成为别人的管理者并赢得卓越的驾驭人能力所必须的一种个人品质。也是你在极其艰苦的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下长期从事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力,它需要你长时间付出的额外努力。
实际上,忍耐力是与勇气紧密相关的,当事态真正遇到困难时你所必备的一种坚持到底的能力,是需要跑上几公里还得具有百米冲刺的能力。忍耐力也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忍受疼痛、疲劳、艰苦,乃至批评的体力上和精神上的持久力。
正如一个电影明星说得:“忍耐和勇气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忍耐力就近乎缺乏勇气。要从事电影演艺事业,你就必须有体力上的坚持力和精神上的坚持力以发展你的忍耐力。有时候,一个人由于体力不佳又缺乏忍耐力,就可能被误认为是一个胆小鬼和一个不争气的人。”说实在的,有时你可能不需要在体力上像某些其他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那样富有耐力。然而,不管你是表现出也好,不表现出也好,那工作还是需要你付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和血糖去坚持,不管你碰到什么障碍和困难,你都得把它成功地进行到底。
为了获得精神和肉体上的忍耐力,你必须遵循下面些指导原则:
第一,不要沉湎于会降低你的身体和精神效率的活动。比如说吸烟过多和饮酒过量,如果不能武断地说它们会影响你的健康,至少也可以说会影响你身体某些系统的正常运行。科学研究证明吸烟饮酒过量会降低身体的忍耐力和清晰思考的能力,也会降低大脑发挥正常作用的能力。最终会导致体力和脑力的剧烈恶化,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几乎没有哪个吸烟或喝酒过量的人会成为成功的人。
我们认为,当你身体的忍耐力、你的健康,乃至你的生活都失去常态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不可能进行正常的思维和发挥正常的作用,不管这种失常是由于吸烟饮酒,或者是由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你不妨尝试一下,看看在你觉得身体不适,能否做出一个正确而又及时的决策。
第二,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增强你的体质。对于坐办公室的人员,进行有氧运动,似乎是最适合不过的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体育锻炼,只要你能持之以恒,都会增强你的体质,而且运用超负荷的原则还可以增加你的忍耐力。超负荷的原则早巳被实践所证明,肌肉的发达与改善是根据你增加给肌肉的压力需要而定的,如果你期望不断地改善,随着能力的不断增加,给肌肉的这种压力需要也必须不断地增加。
第三,学会一种你自己一个人能玩,到了老年时也能享受其乐趣的运动项目。像篮球、网球、排球,虽然是美好的运动项目,但一个人没法玩,年纪大了也不便玩。可是,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钓鱼,却是一些既能与其他人共同享受,又能自己单独享受的运动项目。
你能单独从事的最好的一种运动项目是散步,尤其是当你年老的时候。许多有关保健方面的权威人士推荐说,用力地快步走比悠闲的慢步走更有效,每次至少行走20分钟,每周不少于三次。为了保持体形,我每次至少走30分钟,有时走40分钟,每周不少于五天。
第四,通过不断地强迫你自己去作一些紧张的脑力劳动来考验你的精神忍耐力。当你疲劳至极,而且你的精力也已到了殆尽的地步时,你还要强迫自己工作,这是惟一一条学会在极大压力下还能继续进行工作的方法。学会这个也得运用超负荷的原则。以你最佳的体力和智力状态完成各项工作。这通常是对你的忍耐力的最好考验,这也是保持勇气、保持耐力的一种方法。
要能忍受屈辱
鲶鱼型人才要做到目光远大,要学会忍受屈辱。工作和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太多,如果不能够将这些不如意的事情消除掉,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越是目光远大的人,越是能够忍受屈辱。并不是说他们硬是要找一些屈辱来磨砺自己的意志,而是说他们在遇到屈辱的时候,往往能够忍受下来,不会因为一件仅仅让自己屈辱的事情而丧失自己以后的发展前途,他们往往看得比较远,而且最后往往能够成功。
我国历史上能够忍受屈辱的第一人当然要属越王勾践。越王勾践所要忍受的屈辱是空前的。在勾践父亲新丧的时候,吴国派大军来进攻越国,十分幸运的是,弱小的越国居然能够打败吴国军队,而且用箭射伤了吴王阖庐,不久阖庐死去,嘱咐儿子夫差一定要给他报仇。夫差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运筹帷幄下,很快就组织了大军要进攻越国。勾践血气方刚,加上上次打败了吴国军队让他有点得意忘形,于是动员全国所有的青壮年参军,在吴国还没有出动军队的时候就打到了吴国国内。最后的结局是很惨的,越国所有的青壮年大部分死于那场战争,越王勾践只有带着5000人逃到会稽山上,后来范蠡给越王勾践出谋划策,如果能够通过宝物美女打动吴国撤兵,那么是最好。如果不能,那么还请越王勾践自己入吴国当人质,以保全越国,以图日后东山再起。这种建议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君王来说如何能够接受。但越王勾践还是接受了,因为他要保全越国,他要东山再起。于是一方面他派文种去贿赂吴国的太宰,另一方面向吴王提出侍奉吴王的要求,最后吴王同意。于是勾践夫妇就带着范蠡一起到吴国侍奉吴王夫差,而文种则回国发展经济和人口,以图日后。仅从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来说,吴国趁越国新丧发兵攻打,本身就违背了道义,是有错在先,越国出兵迎战伤了阖庐也属于自我防卫。但到现在越王勾践却要以身来侍奉吴王,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想,越王勾践一定觉得万分委屈。然而在那个强权即公理的环境中,委屈又有什么用,唯一能做的就是东山再起,以雪耻辱。于是越王勾践开始卧薪尝胆,开始对吴王夫差卑躬屈膝,开始对吴王夫差阿谀奉承,开始对这个大仇人细致入微的照顾。这并不是他唯一要承担的痛苦,更大的痛苦在于越国臣民对他的怨恨。毕竟那一仗死掉了越国大部分青壮年,越国元气大伤。然而这些越王勾践都能忍受下来,甚至给吴王尝粪便,他也能忍下来。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回到了越国,然后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最后一举灭掉了吴国,血洗了耻辱。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能够忍受屈辱的人物,最后他成为了杰出的军事将领。韩信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年轻的时候,韩信既不会经商,也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和当地的一个官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官员家中去吃饭,可是时间一长,官员的妻子对他十分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韩信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再也没有去那里蹭饭了。为了生活下去,韩信便到淮水去钓鱼,有个洗衣服的老太婆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韩信十分感动,便对老太婆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婆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是惭愧。当地有些少年很是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便认为他胆小,于是在闹市里截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都想看韩信会如何对待。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哄然大笑,都说韩信是个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然而韩信却是个十分有谋略的人。他看到当时正在改朝换代,于是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相信自己会有出头之日。他后来帮助刘邦奠定汉业,被封为淮阴侯。汉王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都城在下邳。韩信来到自己的封国,把那个曾经侮辱过自己、命他从胯下钻过去的人找来,任命他当了巡城捕盗的武官,并且对他部下的各位将领说:“这位是壮士,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他又没有什么道理,所以当时忍下了这口气,才能有我今天这样的功业。”虽然韩信的做法有一些做秀,但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最后获得极大功勋确实表现了他超凡的眼光和超人的忍耐。试想,如果当时韩信一怒杀了那个少年,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韩信要么逃亡,要么被抓起来,而韩信一贫如洗,没有钱财,逃亡和被抓起来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死路一条,是几乎没有可能成就日后的功业的。而且他年少的时候忍受的那些屈辱,让他更懂得抓住机会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会放任自流,游戏人间。
在东汉开国历史上,有两兄弟最引人注目:一个是刘縯,一个是刘秀(后来的光武帝)。刘縯和刘秀共同举兵,反抗王莽暴政。然而这支刚刚组建的起义军毫无经验,而且规模十分小,于是只得和绿林军联合起来,共同壮大声威。到公元23年,这支起义军不但战胜了王莽的精锐部队,而且还顺利地攻下了宛城。这个时候起义军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领地,而土匪出身的绿林军领袖,忍不住又露出了当初抢财宝时的猴急,想自立当皇帝。然而刘縯刘秀兄弟反对如此仓促的称帝。他们认为时机不成熟,起义军的势力仍然不够,推举一个首领称王是可以的,但是称帝却万万不行,因为这样会引来其它地方武装和王莽新朝的靶子。但当时刘氏兄弟的兵马远远不如绿林军多,于是绿林军树立了一个名叫刘玄的人做皇帝,称玄汉王朝,刘玄自称更始皇帝。这个刘玄,名义上是刘縯、刘秀的族兄,实际上他除了年纪大了一些,确实没有任何能力和功劳。其实他就是绿林军扶起来的一个傀儡。绿林军之所以要扶持他就是看中他既没本事又姓刘,而他则指望靠着绿林军称孤道寡。
刘玄登上了玄汉王朝的龙椅后,对刘縯刘秀兄弟反对称帝、众多刘氏子弟更推举刘縯为帝的事情记在心里,满怀杀机地封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受封后的刘秀继续领兵作战,很快就攻下了河南的大部分区域。就在刘秀领兵在外的时候,那个毫无建树和才干的更始帝刘玄与绿林军方面密谋杀掉刘秀的哥哥刘縯。
其实在刘縯攻下宛城的时候,刘玄就已经已经想下杀手了。他和绿林军首领设下圈套,想以犒军的名义弄死刘縯。在犒军宴习上,刘玄故意当众说刘縯的佩剑好看,要刘縯将防身宝剑解下来给自己细看一看。按照原来的计划,刘玄此时便要下令身边亲信斩杀刘縯的。但这个刘玄实在是太没有出息,虽然刘縯已经没有了武器,他仍然害怕威武雄壮的刘縯徒手向自己攻击,虽然绣衣史申徒建两次借口献玉,提醒刘玄下令动手,刘玄还是迟迟不敢动手。最后只得不了了之。这次刘玄设计了另外一个圈套。当初刘玄称帝时,将领刘稷十分不满,说:“大家能够开创局面,全靠的是刘縯刘秀兄弟,刘玄无才无德,凭什么让他当皇帝?”于是刘玄决定利用这个对自己不满的刘稷,故意羞辱他,引得性格刚烈的刘稷当场发作。而刘玄便趁机令人将抗命不遵的刘稷推出去斩首,这个时候刘縯自然连忙为刘稷分辩,这正中刘玄下怀,于是他身边早已安排好的近臣朱鲔立即出声,指责刘縯与刘稷是一丘之貉,对皇帝不忠,应该同罪处斩。而刘玄自然借机龙颜大怒,也恰到好处地在在气头上冲动起来,于是这个为玄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族兄的刀斧之下。
得到噩耗的刘秀自然明白哥哥为什么会被处死,为了不引起刘玄更进一步的杀心,刘秀强忍着悲痛赶到宛城,不但没有为哥哥申辩,反而向刘玄悔过认错,将自己兄弟浴血奋战的功劳全部归到绿林将领的头上。为了保全刘家的眷属子弟,刘秀不敢为哥哥服丧,甚至不接受亲信友人的吊唁。而每天清晨他的被褥上都满是泪痕。刘秀的忍耐使家族得到了生存的机会。也正是因为刘秀如此能够忍耐,最后才成就帝业,如果刘秀当初忍无可忍,当众翻脸,那么他的成就帝业会十分艰难,甚至很可能无法成功。
一个成就大事的人必然能够忍受屈辱。在三国的故事中,诸葛亮和司马懿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统一天下的遗愿,几出祁山,领兵北伐。最后一次是在五丈原屯兵。这次诸葛亮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于是想着将蜀汉最强劲的对手司马懿致于死地。他最后想到的办法就是他试过很多次,诱杀了不少魏国名将的办法:激将法。诸葛亮写了一封嘲讥司马懿是女流之辈的信,还派使者送去了一套女人服装。这一招果然有效。司马懿看信后心中大怒,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不明明是诸葛亮的激将法吗?自己不能因小失大。于是他马上对使者陪着笑脸说:“你家军师怎么给我送来了这样一套女人穿的服装呀?”他吩咐厚待来使,同时还十分关切地问起诸葛亮的健康情况。来使见说:“诸葛亮一天太忙,连校对书文一类的事都要自己动手。别人劝他不必如此,他总是说,他负有先帝托孤的重任,只怕别人不能象他那样尽心办事。加之他的旧病复发,饭量大减。司马懿一听就明白诸葛亮大概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于是命令继续坚守,不得出兵。而此时魏营诸将见主帅受辱,愤愤不平,于是力主出战。为了平掉众怒,司马懿上表曹睿请战。而曹睿怕他出战,于是派使节到寨中传谕,禁止出战。众将只得奉诏坚守。诸葛亮见司马懿不上当,不久就病逝在五丈原。如果司马懿不能忍受屈辱,坚持出战的话,很可能就中了诸葛亮的圈套。司马懿为了平众怒,故意向魏主请战,其实质在于避战,至少也是在拖延时间。因为他明白如果这样的屈辱他都忍受不了的话,那么他的性命早晚会葬送在诸葛亮的手上。
越是能做大事的人,越是能忍受屈辱。屈辱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不在乎,而是刻骨铭心,他们把屈辱当作一种激励,激励自己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寻找机会。鲶鱼型人才应该有将屈辱转化为激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