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坡旁的密林,枝叶肆意纵横,繁茂得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
阳光奋力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叶,宛如金色的丝线,洒下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片静谧的林子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刘封此时正全神贯注地伏在密林中,双眼如鹰隼般死死地盯着眼前夏侯惇的大军。
那大军如一条蜿蜒的黑色长龙,正向着新野方向缓缓蠕动。
大军的步伐整齐有力,脚步声仿若闷雷,沉沉地踏在刘封的心跳上。
然而,奇怪的是,此时的刘封并未感到丝毫紧张与恐惧。
恰恰相反,他的内心深处涌起一丝难以抑制的渴望,那是对战斗的炽热渴望。
数日之前,刘封与徐庶就应对夏侯惇大军一事进行了一番深入且细致的讨论。
最终,他们一致认为,埋伏夏侯惇的最佳位置便是在博望坡与罗川口之间。
刘封得出这个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知晓那段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便是在此处火烧夏侯惇大军,取得了辉煌至极的战果。
而徐庶之所以也认同这一观点,是因为他本就是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奇才。
凭借着卓越的军事眼光,对地形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敌军行动模式的精准判断,他得出了与刘封相同的结论。
“徐先生,敌军已经进入预定的地点了,是不是可以动手了?”
刘封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在压抑着内心的炽热,看着身旁的徐庶,眼神中满是跃跃欲试的光芒。
此刻的他,恰似一头即将出笼的猛虎,迫不及待地想要扑向猎物,一展身手。
徐庶看着身旁这个瞬间变得热血激昂的刘封,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诧异。
他怎么也无法将他与之前同自己制定应敌方案时冷静沉着的模样重合在一起。
那时的刘封,思维精密,分析战局条理清晰,让人惊叹。
可此刻的他却显得如此冲动,仿佛换了一个人。
“稍等,少将军。”
徐庶面色凝重,试图安抚跃跃欲试的刘封。
而后他缓缓回头,双眼紧紧盯着曹军,看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进博望坡。
徐庶的眼神犹如经验丰富的猎手盯着猎物,冷静而专注,等待着最佳出击时机。
不知过了多久。
“时机到了!动手吧!”
随着徐庶一声令下,刘封眼睛瞬间一亮,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他立即打了一声响亮的呼哨,那呼哨声尖锐而悠长,在密林中回荡。
“唏律律——”
随着一声高亢的嘶鸣,刘封的乌骓马仿佛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猛然跃出,四蹄扬起阵阵尘土,猛地冲出。
与此同时,身穿厚重铠甲,外罩鲜艳红袍的刘封同样如猛虎出山般飞跃而出,动作矫健地跨上半空中的乌骓。
紧接着,刘封右手猛地抄起悬挂在乌骓上的霸王戟,那霸王戟乌黑的戟身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意。
刘封就这么单枪匹马,如同一道黑色的流星,向着对面夏侯惇的大军冲了过去。
此刻的刘封,宛如战神下凡,身上散发着一股无畏的气势,仿佛眼前的数万大军不过是一群蝼蚁,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再说那夏侯惇,正悠然自得地率着大军,不紧不慢地穿行在博望坡。
骑在黄骠马上的他,脑海里全是尽快兵临新野,立下赫赫战功,在曹操面前扬眉吐气的念头。
想到得意处,夏侯惇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抑制的喜悦,仿佛那战功已经唾手可得。
就在这时,刘封那声响亮的唿哨陡然响起,惊得他浑身猛地一颤。
夏侯惇瞬间回过神来,神色紧张地迅速环顾四周,大声喝道:
“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