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编写工作后,我赶紧找学委询问期末考试科目有没有复习文件得知文件在班群里发过一次,我赶忙下载下来,打算晚上好好看看,为考试做准备。
晚上吃的面包,配上中午吃完饭在超市门口买的酸奶。
没咋吃饱,少吃一点也行。
开题申请表倒是写完了,但是开题报告改了又改,老师一直在帮我提建议,指导我,我也一直在修改。
但是我对我以后要写的论文内容还没谱,所以才写的这么艰难。
忘记说了,我打算写论文类的毕业论文,就是查重率要低于30%。
写着写着就困了,不想写了。
准备工作:
1。明确选题:确保选题具体、有研究价值且在自身能力和时间范围内可行。如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需细化到应用的某一方面。
2。文献调研:通过学校图书馆、学术数据库、专业网站等渠道,搜集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
3。拟定研究计划:规划研究的各个阶段,包括各阶段的任务、时间节点、预期成果等。如将研究分为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阶段,安排好每个阶段的起止时间。
4。数据收集方法设计:根据研究内容确定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设计合理的问卷或访谈提纲,明确实验方案。
写作内容:
1。标题:简洁准确概括研究核心,如“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简述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200-300字;关键词选取3-5个反映研究主题的词汇。
3。引言:阐述研究背景,说明选题在理论或实践中的重要性,提出研究问题,表明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4。文献综述:对选题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方法、成果和不足,阐述自己研究与前人的关系及创新点。
5。研究方法:说明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如采用调查研究法,需说明调查对象、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情况;采用实验法,要介绍实验设计、变量控制等。
6。研究计划:以表格或文字形式呈现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如第1-2个月查阅文献,第3-4个月开展调查等。
7。预期成果:描述研究可能取得的成果形式,如论文、研究报告,说明预期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8。参考文献:按照规范格式列出开题报告中引用的文献资料。
看起来挺简单的,真正做起来,一点头绪也没有。
终于交上去了。
明天再复习考试吧。
困了
晚安。
就酱。
喜欢你确定你写的是日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你确定你写的是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