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培训,总是枯燥和乏味的,说的讲的,平时大家开会、读报、看新闻,其实都听过,甚至自己的发言稿里,也会经常用到。
进修培训,也就是把大家耳熟能详的理论,再翻出了一起去解剖、分析和消化运用。
按照培训安排,每周日学员可以休息一天。
岳父隋江波去京都开会了,董远方一个人周日休息也不想去省委家属院,还是决定住在宿舍。
不过,白天他又去拜访了自己的老师郑鸿斌教授。
“又从企业转到政府机关,还是管理企业,接下来对你又是一个考验”
郑鸿斌每次见到自己这个心爱的学生,总有无数的话想给他说。美好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已经足够优秀,但是他一直有欲栽大木柱长天的
美好愿望。
董远方在他心里就是那棵心中有丘壑,未来可期的森林大木。
“以前,你是企业管理者,可以亲手参与企业的管理,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开发市场等等;但是现在,你的身份是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全市工业一盘棋,你需要依靠所有的企业管理者一起把全市的工业搞起来,你在这中间扮演的是引导者、协调者、管理者和支持者。”
郑鸿斌教授说的很在理,董远方拿着本子一边记,一遍点头赞同。
“职能的转变,对你个人能力的要求也会有相应的提升,以前你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组织力,现在光有这些是不行的,你还要具备强大的协调能力,更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打造自己的个人威信镇得住那帮人,还有能够给予大家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所有的这些做好了,你的工作才能出彩,否则你会越来越难。”
郑教授虽然不在行政单位,但是几十年的管理教学积淀,他的眼光和理论,对董远方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每次远方来看我们,你就说个不停,远方,赶紧去洗洗手,过来吃饭。”
老师喜欢董远方,师母看到他也开心。
郑鸿斌教书育人几十年,说是桃李满天下,但是真正平时就能来看他们,关心他们的人,也就董远方,其他学生,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找到郑教授,多是有目的性的。
不像董远方,每次来嵩州,都会来看他们,纯粹是来看看老师,没有什么私心和目的。
告别老师后,董远方利用下午时间,开车到嵩州新区和机场附近转转。
嵩州新区启动已经有五六个年头,现在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高楼大厦雨后春笋间拔地而起,很有大城市的气魄。
董远方常来嵩州,却没有好好瞧一瞧。
机场附近转转,是因为知道这边要建成嵩州汽车产业园,而朝阳市有个大型的国营玻璃厂,主营业务就是汽车玻璃。
来看看这里的项目进度,后期对朝阳的玻璃厂,是个利好消息。
“远方,今天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吧?”
董远方从产业园出来,接到廉丹青电话,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一起吃饭。
都过去几年了,现在大家都有家庭了,就是普通吃个饭,都是副厅级的领导了,这点儿格局和心胸都没有?
说服自己后,董远方按照廉丹青说的地方,开车过去。
“你刚从机场过来?跟咱同学原广利一起去的?”
坐下后,廉丹青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