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昌专程走了一趟胡同巷子,感受这个年代的京平,与记忆中的繁华大都市,无法相提并论,难以想象,四十年的光景,带来的是多大的震撼。
这一年,被后人说是开端之年。。。。。。
老柳下海,提倡科学养猪,到十一月份,电视机被允许敞开供应,这释放出很明显的信号,放开市场的决心,以及低制造业的生产力上升,且带来的竞争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已经变得势不可挡!
结婚的四大件,变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
连刮来的冷风,都有改革放开的味道。
裴寂昌很晚才回到招待所,可前脚踏进去,老板就急着说有电话,于是赶忙回拨,可听到的却是陌生声音。
一个生人,还这么急着要电。
“裴厂长,造纸厂利润的事,我们得重新谈谈,是我们扶持你,哪能你拿大头,就没有这么一个道理,你们咋那么高的工资,是不是也该给我们这些领导班子一些支持。”
“什么你妈乱七八糟的,来,你是个谁了?”
裴寂昌当即开骂,那张脸面目狰狞。
“你这什么态度!”
高庆目还不满地看向周薄康,而那位当即背过身子,不愿意掺和进去。
“我是宏润造纸厂的办公室主任。。。。。。”
“老子问你什么名字,来,告诉爹。”裴寂昌就如一个地痞流氓,不断逼问。
“你你你。。。。。。”
高庆目吓到了,犹豫片刻后,小声嘀咕:“知道我名字要干啥?”
“好好等着,主任是吧?你这条吃里扒外的狗,靠老子养活,竟然给冲爹叫,你要是能有出路,老子跟你姓。”
一番痛骂后,裴寂昌直接挂断电话,随即往二楼大步而去。
高庆目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但还是嘴硬,嘟囔着:“看看这素质,可不能跟这样的人合作。”
“与红昌企业有生产协议,需求量得听人家的,另外,春阳报社的渠道也是寂昌的关系,目前咱厂可就靠这两个业务活,你要是有其他渠道,我听你的,放开你的马跑。”
周薄康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头一次对这个人发难。
高庆目板着脸,开始担惊受怕起来,不过,还是要试一试的,之后悻悻离去。
。。。。。。
当前的社会,普通人想要买车,渠道极其有限,主要是企业淘汰下的公车,生产力无法给到个人。再者嘛,就是海外的车,但价格就相当昂贵了。
这个年代,能够干起“二手车”买卖的,都是有背景的富家子弟,那可不是一般的挣钱,哪怕国产用车,随便一到手,至少能赚大几千块。
在京平,最有名的,就是叫乾明远的那些人,生意做得很广,还成立了贸易公司。
“在京平这地方,啥都贵,光是搭线的人,就收了一百块,跟抢钱似的。”
支书呲牙,只觉得肉疼。
“这很正常,这么大金额的交易,帮忙找到主户,可不得两头收钱。”
裴寂昌淡然轻笑,他倒是很接受中间的服务费用,看着别人轻松,实则为了等这一单,不知道守了多少时日。
“让咱们几点去?”
“九点左右,到时候叫车过去,这么多钱呢。”
裴寂昌看向床底的两个麻袋,不由摇头。
“希望一切顺利。”
支书又开始念叨喽。
外头响起鞭炮啥,孩童们在欢快的跑动,一片喜气洋洋。。。。。。
八点多时,裴寂昌和支书,扛着麻袋出发,定的地方是一家羊肉锅子馆,那些京平人,倒是挺地道的,招待到位。
临近地方时,要穿过一处野地,京平还没有大举开发,道路并不通顺,而好的饭馆,通常开在胡同巷子里。
乾明远坐在二楼靠窗户的那桌,一直往外眺望着,而在这桌上,还坐着几个人,各个穿着都很金贵,其中有一张熟面孔,正是隋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