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丁淮正在坐在郡守府内,一面在研究手上的地图,一面等候庞德他们的汇报,此战到底伤亡多少,受降多少,缴获多少军械,这几个问题此刻正有庞德、高顺两人着手落实,成廉则被丁淮派去清理尸首。
正在这个时候,丁淮派去广宗的斥候回来了,并且带来了最新的消息。皇甫嵩在广宗被张角设计大败,损兵折将,士气大跌,撤军二十里,休养生息,并且向朝廷求援,灵帝接到皇甫嵩的告急信,心中也是大恐,可是却是已经无将无兵可派。
最后,司徒袁槐保荐了自己的家臣淳于琼,灵帝亲自在朝堂之上召见淳于琼,这淳于琼确实也有几分本领,颇有力气,并且也是略通兵法。大喜之下,灵帝便封淳于琼为禁军校尉,领兵三万前往广宗支援皇甫嵩。
现在已经是九月,不但官军、黄巾军之间的形势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而且张角的病情越来越重,就在这黄巾起义的数月之内,朝廷之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太尉杨赐被灵帝罢免,这是在四月份的事情。
杨赐此人可以说是确有才华,但是只是为人甚是刚直,所以不甚得灵帝喜欢,在何进进京之前,灵帝虽然对于杨赐的这个臭脾气不怎么感冒,甚至于有的时候十分恼怒,但是因为很多时候还需要倚重杨赐,所以也就是能忍就忍了,但是在灵帝的心中也是对杨赐一直堆积着一股怨气。
现在有了大将军何进,并且何进也表现了一些不凡的能力,更由于何进还是灵帝的大舅哥,何进此人虽然也是狂妄之辈,但是在灵帝跟前却还是毕恭毕敬的,一点也不敢违反灵帝的意思,所以灵帝对于何进十分满意,相比起来,杨赐就显得更加令人讨厌。
终于。在四月份地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终于让灵帝有了一个机会将杨赐罢免了。
就在南阳黄巾张曼成与南阳太守秦颉相持。皇甫嵩、丁淮、卢植、朱儶四路大军都还在路上开进地时候。灵帝在一个朝会上向杨赐问起黄巾之事地由来。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加黄巾之乱。难道他们都不怕杀头吗?
有地时候忠臣就是忠臣。一点都不会拐弯抹角。既然皇上向自己问起了这个问题。杨赐便以为灵帝已经开始有所悔悟。也想趁机对灵帝劝谏一番。希望他能远离张让等这些宦官。便对于黄巾之乱地缘由实话实说了。
杨赐道:“陛下。以微臣看来。张角此人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反倒是才华出众之辈。实应该是我大汉之肱骨之臣。微臣在数年前曾与张角交厚。对此人颇有了解。当年此人也曾是满腔热血。想为大汉效力。但是只是此人虽有才华。却是极为家贫。没钱送礼。数次都未能被当地郡守举为方正。或许是因为此事。心有怨气。张角便处心积虑地筹划起义。誓要和我大汉为敌。这才酿成了今日地结果。”
对于张角和宋卿之间地那段恋情。当今天下除了张角和宋卿之外。也只有三个人知道了。其中两个就是张角地两个弟弟张宝和张梁。另外一个当然就是丁淮了。对于杨赐来说。却是不知道。所以只能猜测张角是因为心有怨气才进行报复地。
灵帝听了之后不以为意。随口道:“哦。既然这样。杨爱卿将当年主事之人找出。朕必然要对其进行严加惩罚。”
杨赐一听,皇上并没有理解自己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于是便再次劝谏道:“陛下,处罚一人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此。”
灵帝听了,愈发奇怪道:“究竟是何原因,杨爱卿为何支支吾吾,可速速道来,朕恕你无罪。”
杨赐挺了挺胸脯,道:“陛下,如今十常侍权倾朝野,欺上瞒下,只手遮天,若是没有向张让等人送礼,无论此人多么有才华,势必不能被重用。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地方官员,虽然身居高位却都是花钱所得,本身并无什么能力。平时只会欺压百姓,搜刮钱财,中饱私囊,使得百姓哀怨,民声载道,张角只是其中一个受害者而已,所以陛下若要平定黄巾之乱,只需要将张让等人治罪,黄巾之乱自然就会平息下去。”
杨赐的话音刚落,张让等人立即跪下,泣声道:“陛下明鉴,奴才们对陛下是忠心耿耿,杨大人所说之事纯粹是子虚乌有,奴才们从未踏出过洛阳城半步,岂能像杨大人所说那样,这些事情陛下自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还望陛下明察。”
其实这倒官卖官之事,都是灵帝通过十常侍所为,试想,一个皇帝,平时岂能经常出面进行官爵买卖,所以必须要通过其他人才实际操作就行了,灵帝只需在后面指挥即可。而张让等人呢,却趁机在灵帝开的价格上,将价格进一步提高,这中间的差价自然就落入了十常侍的囊中,这些事情,灵帝当然是不知道了。
杨赐也知道灵帝倒官卖官的事情,但是作为臣子的岂敢当面对皇帝进行批评,虽然杨赐是一个忠臣,并且敢于直言,但是还是没有初唐时候的魏征那样的不计后果的当着唐太宗的面直谏。所以,杨赐也只能做到指桑骂槐地暗中提醒灵帝,却不敢当面揭灵帝的短。
毕竟灵帝不知道张让等人在下面玩的小把戏,便以为杨赐故意在朝堂之上揭自己的短,心中异常恼怒。当时,灵帝刚才已经说过了,恕杨赐无罪,自然不能对杨赐直接发难,但是这口怨气灵帝却是一直记在心中,不断在寻找机会,将杨赐罢免掉。
就在七天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终于让灵帝有了一个借口,就是南阳太守秦颉兵败身死,并且导致了整个南阳战事的失利。而这个秦颉正好就是杨赐的学生,也是杨赐曾经极为推荐的一个人,这就给了灵帝一个很合适的理由,将杨赐罢免了,以太仆弘农邓盛为太尉。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转战河北(求收藏+推荐票)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26 本章字数:2870
(求收藏+推荐票;点击和推荐票差距太大了啊!!!!!我要推荐票~~~~~)
濮阳之战可以说是丁淮经历过的最为惨烈的一战,在之前的几场战斗中,丁淮都是以奇谋取胜,己方伤亡甚微。而但是这次的濮阳攻防战却是不一样,这一仗下来虽然说也是十分顺利,仅仅用三天时间就将城池高大、易守难攻的濮阳城给攻了下来,但是丁淮却付出了战死一万五千人,重伤七千人,轻伤两万人的代价。
其实,这个伤亡数字已经算是很少了,作为守方的卜已的大军的伤亡数字甚至于超出了丁淮的伤亡情况,战死三万人,重伤一万人,轻伤两万万人,投降四万人(包含了轻伤的两万人)。当然,这个数字是在战斗全部结束之后的,即使在攻守之时,丁淮和卜已方的伤亡数字也是差不多持平的。
丁淮命令大军进城歇息数日,一方面清扫战场,掩埋尸体,一方面安抚百姓,遣散重伤人员,将收降的四万中的三万青壮编入军队之中,另一方面,丁淮派人将东郡的情况快马报给汉灵帝,等待下一步指示。
丁淮现在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广宗的败报刚刚到灵帝手中不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