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本身也不想会隐瞒很久,并且他还打算利用这件事,做下一件事。
知道就知道吧。
南斯拉夫安排了车子,将他们一行接到一家酒店。
刘向忠接到电话,匆匆赶来,又将李默带到贝尔格莱德郊外的一栋庄园里。
南斯拉夫也有一些谍报人员,于是这些衙内、还有南斯拉夫两个二代,合伙买了这栋庄园,便于在不监督的情况下谈事情。这是在南斯拉夫的,若是在罗马尼亚,有苏联这几个二代出面,什么麻烦都不用担心。
到了别墅,里面有三十几个人,包括十几名二代,有的三十多岁,有的才二十来岁,还有一些翻译以及他们请过来的谈判助理。但两个南斯拉夫二代今天主动回避了,并不在这里。
刘向忠一一做了介绍。
语言有点乱,有德语,有俄语,还有汉语。
李默也不是聋子,朱慧这次终于派上了用场。李默也努力地记着他们的名字,特别是他们父亲的官职。
东德的则是无序了,苏联的则是清一色的军官后代,这也是李默的吩咐,因为苏联解体时,叶利钦最终能获得胜利,主要就是军方的支持。苏联的派系,李默真不知道,那么意味着刘向忠带回来的情报,无法做参考,选择军方,便成了李默最佳的选择。
这些衙内也好奇地看着李默,他们在脑海里已经无法想象,李默这个年龄,是如何挣到若大家业的。
介绍完了,杨叔他们又到处查了查,判断出没有任何监控录音设备后,开始谈正事。
李默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瑞士银行的支票,每张支票上都是一百万美元的面额。
它仅仅是见面礼。
“霍,霍。”
十七名衙内一起不淡定了,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不过与这次谈判的金额相比,它连开胃小菜都算不上。
彼得洛夫问:“李,听说你与美国的关系很要好?”
李默瞥了他一眼,刚才朱慧在翻译,刘向忠在边上做着补充介绍,刘向忠说他父亲是一名中将,在北高加索军区担任着要职。
当然,能被刘向忠请过来的衙内,家世都不是会差的。
要知道这两年,李默在他们身上用了不少钱。
但这个问题有点不大好回答。
李默想了一下,索性大大方方地说:“我是一名商人,哪里能赚钱,我必然会对哪里示好,当然,若是你们国家能让我赚钱,我对你们国家会更好,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这叫亲上加亲。”
彼得洛夫点头,表示认可。
李默也不想在这些问题上多说,说多了,反而说不清楚。他向李叔努了一下嘴,李叔与秦叔、蒋叔、杨叔、小李叔五个人出去,将车子后备箱打开,从里面提出几个大箱子。
几个箱子里装来的就是各类商品的样品,以便让这些人有一个实物对比。李默又从箱子里拿出几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各类商品的照片,下面还有各个商品的参数介绍,最重要的便是这些商品的价格,李默已经安排了人,将它们变成了东德马克。不是用这些商品来换东德马克,而是让这些衙内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才便于接下来的交易。
交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各种技术的所有试验数据与技术参数。
东德曾号称十大工业国之一,但多与苏联很相似,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另外总体上是以量取胜,而不是以质取胜,位于巅峰的顶尖科技并不多。
有一条可以证明,德国统一后,顶尖的企业如西门子、菲尼克斯、皮尔兹、倍福、赫思曼、巴鲁夫、易福门、久茂、罗普、菲索、依哈格、德图、耐格、威卡、科宝、施克、莱驰、博恩斯坦、斯派克、美翠METREL、豪思派克HOSCO、KROHNE、H。克尔顿等等,多在西德境内。
但还有一些科技,是李默与中国所需要的。
虽然尖端科技比较少,然而对中国来说是正正好,若是差距大了,以中国现在的科技水平,未必能顺利消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