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几个女孩子一起答道。
过年的这段外景,刚才已经拍好了,现在拍的是室内戏。
考虑到张婷的感受,她也不可能会在李默家长眼皮子底下演好戏,于是李默拍了其他人的戏。
对于电影,许多人都感到好奇,实际上拍摄时真没有什么好看的。
即便多是老戏骨,李默还不停地喊卡,一次又一次地重拍。
看了一会,两家人便觉得无聊。
李默两个弟弟没心没肝地研究着各个器材与道具。
男儿、招儿与九月还小,看到李默不理她们,也跟在李默两个弟弟后面到处观看。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问题,原来电影时间跨度大约在四十年左右,也就是男主角小时候被车撞了那一节开始,一直到男主角死了几年后的现身。女主角时间跨度可能少了好几年,毕竟她比男主角小了好几岁。
这个背景肯定要改了,几十年前,主角母亲怎么可能会拥有私家车?包括石头城也不可能会拥有地铁。这个容易改,地铁改成公交车,私家车改成自行车,不是撞车了,而且在山路上骑自行车掉下悬崖。
不过李默考虑了一个时间因素与时代因素,后面一个时间跨度,李默忽略不计了,那怕跨了二十年,还是在那个小洋房前,那个菜圃。
男主角小时候也可以忽略不计,是在山路上,顶多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他母亲,那个时代段的服装得注意一下。
因此设定得从男主角遇到小时候女主角时考虑时代因素。
李默将它设定为七十年代末。
那么男主角死的时候大约在新世纪交汇的时候。
于是李默布置了几样道具,“真正的手机”,还有电瓶车,也就是几年后中国渐渐涌现出来的一些新事物。
几个孩子看的就是这些东西。
李默小妹更是没心没肝,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妹妹,大哥宠着,是应当的。
绢儿一直是傲傲的性子。
查理兹一直很乖巧的站在李默后面。
只有静儿知冷知热地一会儿替李默倒茶,一会儿替李默擦汗。
乐氏夫妻两已经看到了一些异样,夫妻两对视一眼,黄小月摇了摇头,示意丈夫不要多管。李默没有这个心,即便有这个心,亲上加亲,难道不是好事吗?况且女儿还小呢,能懂什么?
李默老妈已经认出张婷就是那个花仙子,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便好奇地问了几句,张婷立马带着逢承的语气做着回答。
然而知根知底的秦叔与蒋叔却在心里想,不是她与李默没戏,但这两人想走到最后,他们都认为不大可能。其实就包括与李默昏天黑地的那五个漂亮的模特,他们也认为李默不可能与她们走到最后,这个最后,是指夫妻关系。
因为都相处了这么久了,看李默的反应,也不像让李默动心的样子,甚至远不及乐家这几个女孩子在李默心中的位置。
一幕戏好不容易拍完,李默看了看手表,让大伙休息吃中饭。
李默一边吃饭,一边向父母问着老家的情况。
是农村,还是一个小村子,不用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李默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这让谢进觉得很怪异,特别是他听着这些零碎的小事情,又想着李默蛊惑着两个柏林的人将柏林墙推倒,两者对比反应有点大。
过了一会,谢进小声问:“李默,你爸还在家种地啊。”
“谢导,还记得地道员的男主角吗?坚持的另一面,则是固执。放在中国人身上,还有一个更特殊的意义,故土难离,对故土的眷恋。以前我家也搬了几次,但搬来搬去,只是在方圆二十几里范围内,亲戚朋友离得不太远,生活风俗相差不大。然而让他进了城,则很难适应。比如你们魔都男人,大多数以精致与顾家著称,也多瞧不起东北人,认为他们是一群莽夫与武夫,没脑子。可是东北的男人相反的,会认为你们魔都的男人是一群娘们。其实与没脑子、娘们无关,而是各地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若是你们魔都的女子嫁到东北,或东北的女子嫁到魔都,有人能适应,不过需要一段很长的适应期。有人就不能适应,弄不好都有离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