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不容易的,它甚至会包含一切痛苦的自我考验。但无论要花费什么样的努力,它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你朝着目标努力,你就能得到许多好处。
你正在前往某地,而不是静止地站着,你现在的重任常常是你不熟悉的需要沟通的航道。为了成功地到达征途的终点,你需要面对许多考验。
在你的前面可能有各种失望、苦难和危险。这些障碍就是你的航道上的暗礁和险滩,你必须绕过它们前进,以达到你的目的地,而不会遇到困难。
正如同磁针总是同南北两极处于一条直线上一样,当你校正了你的罗盘时,你就会自动地作出反应,同你的目标,你的最高理想,处于一条直线上。
人生失败的惟一可能是你渴望某种事物却不采取切实的行动去争取它——对于梦想,你需要采取步骤去发现,去把握,去争取,甚至去创造!
用实际行动去追求理想是成功的关键。
观察一下那些从逆境中奋起的成功者,我们会注意到他们无一不是树立下远大的目标并且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抱负的人。从他们决心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一种特定目标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不懈追求。
英国作家爱德华·C·布尔沃·利顿写道:“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正是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地辨明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始终如一地把他的能力对准这一目标的人。甚至天才本身也只不过是敏锐的观察力再辅之以执著的追求。每一位注意观察和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的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成长为天才。”
目标的树立是生活成功的关键。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追求、追求、不懈地追求。在很多成功学大师看来,“天才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自强不息的动力”。那些成就卓著的人们有着一致的生活目的,然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却采取了殊途同归的方式,那就是不懈地追求。你也许会认为,爱因斯坦或者毕加索式的人物是由于他们的天赋才赢得了“古怪”、“特异”和“任性”的权利。然而事实证明:正是掌握自己命运的意志才赋子他们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追求成功的不懈努力。
不去追求,任何伟大的理想都只是空谈。在这一点上,人和土地颇为相似。有时候,地下虽然蕴藏着金矿,而土地的主人对此却一无所知。你自叹无能的时间满可以用来在你的活动中,在你的自身中寻金探宝。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所以说,在生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女人,不要消极等待机会,要让自己站在前排,时刻处于起跑的姿态。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生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女人,要时刻让自己站在前排,主动一点,机会来了要抓住,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得多。所以说,做人不要消极等待机会,要让自己站在前排,时刻处于起跑的姿态。年轻的女孩们不要胆怯,迈出自信的步伐主动出击,成功没有等到只有当你成功之时才能体会到主动追求的精彩。
“权威意见”只是参考不是镣铐
完全听从发型师的建议,穿衣服一定要看时尚杂志的推荐,买品牌最热的化妆品……很多女人就这样臣服在“权威意见”的脚下。不只是在生活的细节上,她们在自己的工作、人生规划上也犯着同样的错误。当一个貌似专家的人给出建议时,她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但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权威并不意味着永远正确,他们只是在大多数时间里能够明智决断。而你要做的就是保留自己的思考,敢于纠正权威的错误。
鲁豫从小就敢于藐视权威,当她还是个小学生时就敢和父母“叫板”。她的父母都是学习小语种出身,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当父亲提出要亲自教她英语时,她有几分不屑。她觉得父亲的专业并非英语,所以他的英文水平是不值得信任的,而自己要学就学最纯正、最地道的英文。父亲面对这样一个倔犟而又有主见的女儿,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却是惊喜和佩服。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时的陈鲁豫已显示出了对权威意见的正确态度——参考它,但不把它当成束缚自己的镣铐。不仅是鲁豫,其他所有取得辉煌成就的人都具有这样的品质。他们尊重权威,但从不迷信权威。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爱默生当众介绍了年轻的惠特曼:“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惠特曼当时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诗人,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赞誉。但爱默生已经是一名十分杰出的作家,爱默生对惠特曼的鼓励和支持,可谓是雪中送炭,知遇之恩重如山!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追求自由的民主思想以及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爱默生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有声誉的作家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马上换了口气,温和了起来。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发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竭力劝说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描写“性”的诗歌,说否则第三版将不会畅销。惠特曼没有听从这位“权威提携者”的话,他说:“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吗?”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束缚的,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减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爱默生可以算是文学界的权威,他慧眼识英雄,对惠特曼有知遇之恩。但这样一个大文豪也没能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眼光,也犯下了保守迂腐的错误,险些毁了一本巨著。幸好惠特曼没有对这位权威人士顶礼膜拜,而是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他的坚持成就了这本《草叶集》的完整和深刻。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自己持有的意见和“权威意见”发生冲突时,大多数人便主动地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权威在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但如果你没有经过思考而只是习惯性地依附于他,你就永远只能是跟随者甚至盲从者,而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一旦你所相信的权威力量“坍塌”时,你的精神支柱也会随之倒塌。
所以,女性朋友们要记住,权威意见只是参考,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
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首先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为了求得所有人的认同甚至拥护。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会有一些人会跟自己谈不来。既然任何人都不可能赢得每个人的心,那么何必虚伪地硬要有友无类呢?不管你如何努力,你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成为你的朋友。有敌人很正常,不是没面子的事,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讨好任何人,人缘天下一流固然是一种幸运,可是有的时候“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人生在世,如果总是患得患失,过于注重别人的态度,将自己的得失建立在别人的言行上,又哪有开心的日子过呢?别人要误会,让他误会好了,何必在乎?如果有人看不清楚事实,那纯粹是这个人的损失,与你无关。别人冷漠了你,并不意味着你的价值不存在;别人看轻你,不要紧,只需自己看重即可。如果对方肆意侮辱,而那些侮辱的言辞又都是毫无根据的,那么你或机智幽默地反唇相讥,或置之不理,付之一笑,这倒越发会显示出你人格的魅力。
在工作中,在认真负责,反应迅速,有毅力,有思路,这都是职业女性必备的要素。她的工作成绩突出,业绩骄人,是领导和同事有目共睹的。然而,轩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太看重别人的看法和反映,在考虑问题时不够理智客观,顾虑太多。如果看到别人脸色不好看时,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属,她都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自己清清楚楚地暴露给别人。其实,有些事情是无需解释的。这样,反将本来挺简单的事情办复杂了。后来,单位调整了几次干部,提拔了几名职员,也都没有轩。理由是她太看重别人的看法了,缺乏主见,一个连自己性格都管理不好的人,如何去管理下属呢?
要做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很不容易。首先须看清自己的内心,害怕什么?在乎什么?心虚什么?有人非常在乎别人的批评;有人在乎的是别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质疑;有人缺乏自信,看不见自己的优点;有人缺乏信心,害怕别人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要把别人的批评看淡,首先,就是针对问题处理,对事不对人,不必因过度的联想,而造成内心的不安和困扰;通常会在乎别人的人,在情绪的掌握上也不是太好,容易流于意气之争,误解别人说话的真正用意。其实,培养自己内在的厚实,是避免别人伤害的最佳法宝。学会自我保护,才是安身立命的真本领。
大部分人都喜欢批评他人,不喜欢赞美他人。因为,很多人是靠着批评名人而获得声名。哲学家叔本华说:“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而得意。”一般人常因别人的批评而愤怒,而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他人的评判中获得智慧,学习知识。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分量,怎会有人愿意批评你。最容易受到别人批评的人,一般说来,一国里就是总统,在公司就是老板,或者是公众人物,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的。所以被别人批评,先别急着生气,有人说:“一个愤怒的人浑身是毒。”批评和诋毁,并不那么有毁灭性,相反,它常具有成功的启示作用;你的成功就是对批评者最有力的还击。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在怀恨及忧虑上,不如努力将自己的才能有所发挥,把精力及时间做更极致运用。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不必为莫须有的罪名而难过,别人批评可以当做反省自己错误的根据。若是恶意的人身攻击,就大可不必为了这样的批评而伤透了心,不如把批评当做变相的赞美,以另外一种最佳的状态出现,你的优秀表现可以让那些流言早点消失,你必须表现得更好,才能堵住悠悠之口,否则,正好给别人批评你的借口。
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你会给他很重要的感觉,表示你是有成就的,是值得被注意的,很多人借着指责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来得到满足及引起他人的注意。其实不合理的批评往往掩饰了赞美,如果是良性的建议,或者是合理的指正,倒是可以给我们反省及改进的机会,但是不必要为不合理的批评而烦恼,因为你的忧虑和不开心正中敌人的下怀。不过,永远都不要对你的敌人报复,因为,不要浪费时间在仇恨及愤怒上,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活得更好更充实,这就是送给敌人最好的礼物。
人都是要面子的,在人际交往中,都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很正常,但不能死要面子而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