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沉吟片刻,忽然闪到韩知柏面前:“据我这两年观察,你小子其实一肚子坏水。不行,今晚就给为师拿个主意!”
韩知柏微微一笑:“老师,您这个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恐怕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不如这样,我先根据您的思路,草拟一个初步的方案,等我考完院试,我们再一起完善。”
说罢,他提笔疾书,将自已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
吴道接过一看,虽然还很粗略,但其中的一些思路却让他眼前一亮。
韩知柏揉揉酸痛的手腕:“您先准备着,等学生考完院试,再帮您参谋一下。”
吴道斜眼看他:“辛苦你了昂?”
韩知柏嘿嘿一笑:“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嘛。”
“不错,《论语》学透了!赶紧回去吧!”吴道点头、挥手、赶人。
又是一月过去,清明文会的热度还未完全冷却,临城府的舆论界又被点燃了。
阳明学院要在临城开设分院的消息不胫而走,而且就在郡守府的边上,临城府府学的隔壁!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次招收的竟然是没有文华评级的孩童,而且无论男女!
这消息一出,街头巷尾顿时沸腾。
“阳明学院?那可是咱们枝江郡顶好的学府之一啊!”
“听说连皇子都未必能考进的学院,怎么会开分院?”
“莫不是假冒的吧?这两年诈骗犯很猖獗!”
“管它真假,咱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奇的人们一窝蜂地朝府学方向涌去,果然看到一间小院,横匾上赫然写着“阳明学院临城分院”几个大字。
门口还立着一块木牌告示,引得众人驻足观看。
有好事者大声朗读起来:“招——生——简——章——”
这一嗓子,顿时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特别家中有孩子的,一股脑地往前挤,想看个究竟。
“今阳明分院初开,特招新生——”朗读者继续高声宣读。
“年龄,八岁至十四岁,男女不限——”
“四月一学期,每日授课四个时辰,六日一休——”
“首期免费,不包吃住,名额一十二人,报满为止——”
有人插嘴:“后面还有一行字呢!写的啥?”
朗读者凑近一看:“我看看……上面说不收世家子!”
不收世家子?那就是只收寒门学子咯?
无形之间,分院招生的热度又高了几分。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个突如其来的阳明学院分院。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寒门子弟终于有机会了!”一位面容沧桑的中年男子激动地拍着大腿。
“别高兴得太早,”旁边一位老者泼了盆冷水,“谁知道是不是骗局?要真是阳明学院,怎么会不收世家子?”
“就是,”又有人附和,“没有世家子弟,哪来的资源?怕不是骗钱的吧?”
“可人家说了是免费的啊!”有人反驳。
争论声此起彼伏,一时间众说纷纭。
随着时间推移,因为阳明学院保持了沉默。
临城府内对阳明分院的讨论呈两极分化,说什么的都有。
可奇怪的是,虽然阳明分院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但一连几天过去,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报名。
事情传到韩知柏耳朵里,他微微一笑,说了句谁也听不懂的话:“让子弹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