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遵旨!”
童胄答应一声,立刻跑出去传话,一听说是皇上要亲自审理,大臣们哪个还有话说,只能领命行事,在刑部大堂二次升堂。
说来也怪,也不知是朱木匠皇威所致,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他一坐上大堂,刚一开口问话,阮臻梅就立刻招认自己的罪状。朱木匠问他刚才为何不说,阮臻梅倒也会讲,只说岳肃是自己的女婿,让女婿来审老丈人,是有违天理,打死自己也不会招认,现在皇上亲自过问,自己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不招。
他的话说的合情合理,朱木匠点了点头,当下让阮臻梅签字画押,就地宣判。“发配云南,永不叙用!”
发配已经算是重刑,仅次于死刑。朱木匠这么判,虽说让阉党的官员不满,可刑部大堂之上,那些小喽啰敢多说个屁。
而且,这个发配很有技巧,岳肃的另外一位老丈人,黔国公沐启元世镇云南,你把阮臻梅发过去,说是充军,说白了,还不是让他到沐家养老。
由此可见,朱木匠对岳木匠真的是不薄呀。
只可惜,朱木匠并不知道,自己这是进了岳肃的圈套。换句话讲,其实也是进了李元琛的算计之中。
这个主意也是李元琛想的,他让岳肃这些天多吃一些容易上火的东西,并在证人到京的前一天晚上,让阮家人前去刑部大牢探监,嘱咐阮臻梅,到开审之日,就是打死也不招,顺道再骂岳肃不孝。岳肃再被骂之后,咬破舌尖,将血吐出,再假装晕倒。他所得的病,除了急火攻心这个解释,再无其他的解释,是个郎中,都会这么说。
只不过,李元琛没有想到朱木匠会亲自审问,只料到皇上把从轻发落。
第六十五章急火攻心
第六十五章急火攻心,到网址
………【第六十六章 一石二鸟】………
第六十六章一石二鸟
阮臻梅一案,就此结束。阮家人一同前往昆明,路途之上,押解的差役,当然不敢怠慢,完全没有将阮臻梅当囚徒看待。沐天娇这边,也写了一封书信,让心腹下人带上,随同阮臻梅一同返回昆明。信上的内容,除了给父母问安之外,也少不得请父亲多加照顾阮家人。
几天之后,宁阳县令押解徐鸿儒以及上百白莲教叛匪的尸体入京,至于说俘虏,也就那么一个小沙弥。
区区一个县令,想要在金殿面圣,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可宁阳县立有大功,皇上龙颜大悦,自是要传他上殿觐见。皇极殿上,朱木匠对他大加赞扬,夸得这家伙都有点找不到边了。最后朱木匠下旨,让东厂对俘虏严加审问,拷出那焦尸是否是徐鸿儒,若果真是,便会给宁阳县连升三级,即便不是,但剿灭叛匪百余人有功,也能给升上一级。
按理说,这审问叛匪的活应该是岳大人来干,只是岳大人这些天仍在家里养病,没有上朝。做戏要做全么,总不能让人说闲话。
让东厂审理,这小沙弥也能有个好。魏忠贤一心要保住魏广微他们,自然要『逼』小沙弥说出这个徐鸿儒是假的。小沙弥在宁阳县就已受了重刑,现在还没好,哪能守得住东厂的酷刑。可说来也怪,也不知是他装糊涂,还是真傻,就一口咬定,那个徐鸿儒是真的大乘圣师。甚至还在那里大言不惭,说什么等到弥勒降世,让你们这些王八蛋不得好死。他满口的佛祖保佑,米勒护体,大显神通,气的田尔耕是连连加刑,结果一番重刑下去,小沙弥竟然咬舌自尽了。就连临死之前,还要喊上两句自己是弥勒佛的护法,这是上天让自己来受劫的,等到劫数一满,就会有无上的神通。
人死了,魏忠贤倒是有心做假口供,可这根本就瞒不了人。朝堂上的都不是傻子,你说这个徐鸿儒是假的,那人证呢?你现在把证人活活打死,要敢胡说八道,我们就敢参你欺君。反正有岳大人在,看皇上信谁的。
魏公公也是无奈,只好如实禀奏。说这小沙弥被教匪荼毒至深,满嘴的胡说八道,咒骂皇上,老奴忍无可忍,只能下重刑,这小子受刑不过,又大肆宣扬白莲教一番,最后咬舌自尽。
人证没了,天知道这个徐鸿儒是真是假。不过真假已经不重要,有心人自然会拿他做文章。方从哲***,请皇上下旨昭告天下,安定民心,说白莲教匪以平,匪首徐鸿儒***身亡,并在京城鞭尸。但凡有再宣扬白莲教者,皆严惩不贷,徐鸿儒便是榜样。
这个主意,听起来是不错,如此一宣扬,确实能够安定那些受荼毒百姓的心思。让他们知道,什么弥勒降世都是假的,敢反对朝廷,就是一个死。
朱木匠当下接受了这个建议,传旨诏告天下,安定民心。旨意刚发下去,方从哲***跟着变本加厉,请皇上判处魏广微这些人,并将牵连此案的地方官员,全部缉拿到京,依***处。
阉党虽然表示反对,可眼下大势所趋,皇上也想给那些贪官污吏点颜『色』瞧瞧,以儆效尤。于是,又下旨魏广微等十几名朝廷重臣罢官抄家,永不叙用。涉案行贿的地方官员,着东厂提押到京,从重办理。
真应了魏忠贤的那句话了,魏广微这些都是朝廷重臣,只要不是谋反,贪污受贿要不了他们的命。
旨意发了下去,魏忠贤也不能置若罔闻,派缉缇出京提押。涉案文武官员近三百名,有总兵、副将、参将、布政使、按察使、知府、同知、知州等实权官员。
这动静一出来,真可谓是天下大震,大小官员是人心惶惶。
距离京城较近的官员,如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的,自然是最先被提押到京城。
顺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