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才,有些事,你还不如你儿子看得明白啊!”
……
五月初,老爸如期赴省委党校参加三个月的县处级干部培训。马智宽全面主持县革委的工作。因为只剩下唐海天一名副书记,孟宇翰提议,暂时由马智宽代表县革委参加书记办公会。
马智宽是排名第四地常委,这个提议名正言顺,谁也不能说什么。唐海天无奈之下,也只有捏着鼻子同意。
老爸离开向阳县的第三天,孟宇翰就迫不及待在书记办公会上旧事重提。这一回,马智宽明确表态支持,唐海天独木难支,只得同意将芙蓉区和台山区的人事异动交到常委会上讨论。
上常委会之前,唐海天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虽然柳主任暂时不在,毕竟常委会上还是“自家人”居多。只不过,唐海天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马智宽的态度变了。
关于赵晓华调任县农业局,肖明天调任台山区区委副书记兼台山镇党委书记,陈颂华调任芙蓉区区委副书记兼芙蓉镇党委书记的议案,以四票赞成,三票反对,一票弃权获得通过。
投赞成票的是孟宇翰、马智宽、余霄汉和吕振。投反对票的是唐海天、李承彦、吴秋阳。唯一地一票弃权,出自魏玉华之手。
第一次在常委会上取得体面的胜利,孟宇翰兴奋不已,意气风发,做了长达四十分钟的总结报告,自始至终,唐海天一直握着水杯,正眼也没向马智宽和魏玉华瞧一下。
马智宽临阵倒戈情有可原,毕竟陈颂华是他的人,理所当然要关照。但老魏这家伙忽然搞了个弃权出来,就让唐海天有些措手不及。
其实细想一想,最精通明哲保身之道的,就是这个看上去胖乎乎的纪委魏书记。
也不知道地委忽然安排柳主任去党校学习用意何在。如果读地是进修班,很好理解啊,要提拔的先兆嘛。可是偏偏读的是培训班,这就很费思量了。
柳晋才到底还会不会回到向阳县来做革委会主任,很难说啊。假使地委对他的工作另有安排,今后向阳县就要进入“孟宇翰时代”了,老魏怕是要在向阳县终老的,往死里得罪孟宇翰不合适呀。
倘若柳晋才仍然回到向阳县,以他的威望以及唐海天从旁襄助,魏玉华基本上还是倾向于看好柳派,因而现在旗帜鲜明地支持孟宇翰,也同样不合适。
弃权!
左右不得罪,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估计从今往后,在重大问题上,魏玉华这一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事实上,唐海天预计完全正确,孟宇翰充分利用老爸去党校培训的这段“宝贵时间”,频频出招,大肆提拔向自己靠拢的干部,其中最主要的乃是原先郑兴云线上地干将,现在要算是马智宽地人了,也有少部分王本清线上的。这些人在“严玉成时代”被闲置不用,心中愤懑可想而知,如今孟宇翰“甘霖普降,泽被众生”,自然被当成了“救苦救难”地观世音菩萨,一干蝇营狗苟之徒,纷纷聚集到孟书记门下,颇有扬眉吐气之感。
不久之后,孟宇翰当真得了个“孟菩萨”的美名。
甚至有一位新任公社书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起了一副对联,乃是取自伟大领袖的两句诗词——红旗漫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倒也将这般家伙“翻身农奴做主人”的心态披露无疑。
对于孟宇翰如此不讲原则,党同伐异,唐海天痛恨至极,偏又无可奈何。见孟宇翰闹得太不成话,唐海天一怒之下,不顾官场大忌,亲赴地区面谒龙铁军,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唐海天工作踏实勤勉,廉洁清明,立身甚正,龙铁军还是很欣赏的,当即和颜悦色安慰了他一番。唐海天离去之后,龙铁军亲自打电话给孟宇翰,至于说了什么,外人便不得而知了。不过孟宇翰多少有了些收敛。向阳县的局势又暂时达到了一个脆弱的平衡状态。
这些事情,我自然是了解得很清楚的。但也只是了解而已,除了每天与老爸打个电话,通报一下情况,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孟宇翰一点点蚕食老爸辛辛苦苦创下来的基业,空自恨得牙痒痒的。
老爸倒是恢复了一贯的镇定从容,在电话里只是仔细聆听,关心一下家里的情况和我们的身体,别的话不多说。
饶是本衙内身家百万,又拥有先知先觉的优势,面对着官场这个庞大无比的“怪兽”,一时之间也无所施展,看来只有蛰伏待机了。
然而一味的退让,换来的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孟宇翰不久又逮住一个机会,再次发飙。而且这次发飙的对象,直指柳系核心成员——江友信!
第一百六十八章 械斗
每年农历的三四月份,向阳县都会出现一定的干旱。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成灾。但是今年似乎有些特殊,入夏以来,一直没怎么下过雨,插秧未久,禾苗正需要灌溉。历年都会因为争抢水源引发部分社员的争吵械斗,今年旱情较重,这类事件就多了起来。红旗公社位于山北区的四个大队尤为明显。
江友信担任红旗公社党委书记以来,有条不紊地按照当初确定的施政大纲,实施他的振兴计划。公社革委会主任周冠雄和副书记陈伟,基本上是表面配合,暗里看戏,时不时使点小绊子。这些情况,江友信心里明镜似的,忍而不发。只要他们能将分管的工作派下去,抓出个模样来,暂时也就够了。
新任书记,也不能太强势。
应该说,江友信采取的策略还是相当正确的,尽量避开不必要的内耗,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去。机关干部那点小九九,江友信在县革委工作了两年多,哪能不知道?想要将勾心斗角全都压下去,几乎没可能。再强势的一把手,也绝不可能做得到,哪怕手下全是亲信心腹,斗完了别人,自己也是一定会接着斗的。
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斗争。
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最好的做法就是无论上班下班,只谈工作,不涉私人话题。个人分管的范围清清楚楚,工作做好了就表扬做不好就批评。就事论事,再有多少幺蛾子,也得给我憋回去,别拿到台面上来说。
这一招果然管用,公社干部们见江书记虽然年轻,却行事稳重,立身甚正。从不在背后议论干部,也不听人议论。碰了几回不软不硬地钉子,就知道以往在书记主任那边两头烧阴火的把戏玩不转了,索性将随身携带的眼药膏都收了起来,专心一意干工作去了。
江书记可是说了,年底考核完不成任务的,一律缓调一级工资,调离原岗位重新安排工作。也不知道真假如何。不过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万一是真的呢?
江友信在红旗公社埋头苦干半年多,成绩显著。按照江书记的指示,九成以上的家户都养了鸡鸭,栏里一般都有两到三头猪。这个人人有事做,基本上算是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