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香梅接任县长,很为这个问题头痛。便参照经济富裕地区的一些作法,提出来搞这个农业互助合作基金。简单地说,就是从民间募集资金,用于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这在当时来说,是个新思维,某些比较富裕的地区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运作良好的情况下,确实给许多前景不错却又资金缺乏的乡镇企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个事情,陆香梅在县长办公会议上通过之后,与柳俊通了个气。
柳俊对此事的态度比较谨慎。
这个源于他前生的记忆,貌似发生了许多影响极大,极恶劣的集资案。许多官员受了牵连,为此丢官进牢房的不少。
不过陆香梅的态度很是坚决,而且也拿出了比较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柳俊思考再三,也便同意她尝试一下。只是提醒陆香梅,一定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不能让个别不老实的家伙有机可乘。
基金会既然以“农业互助合作”为名,就挂到了县农业局名下,由县农业局具体掌控。
“平老弟,你也不用瞒我了,管他是什么基金,只要你们农业局的肖局长和你点个头,还不是说贷就贷?在你们基金会贷款的可不止我们金花镇一家吧?”
孔书记说道。
金花镇?
柳俊记得金花镇是有一个姓孔的副书记,不过没见过人,看来就是眼前这位了。乡镇的党政一把手和县直单位一把手,柳俊大都是见过面的。副职实在人数众多,便未必都能有幸拜见柳书记了。
“孔书记,话不能这么说。人家贷款确实是发展企业用的,你们恐怕不是吧?怎么,镇上预算超标了,审计那关过不去,就想拿我们的钱去应付交差?”
平老弟果然是个厉害角色,毫不客气就拆穿了孔书记的言辞。
“嘿嘿,平老弟,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把话说得那么清楚呢?心里有数就是了嘛……唉,要怪啊,都要怪柳俊那个纨绔少爷,站着说话不腰痛,一家伙便削减了差不多一半的预算经费,敢情他是不怕没钱花,就摁住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大家伙那个憋气就不用提了,跟前两年没法子比啊,连在外头吃个饭都要掂量掂量了……一个季度审计一次,谁吃得消?”
孔书记全然不曾料到,柳俊那个“纨绔少爷”,此刻就在他身边不足十米处。
不过柳书记现在倒来不及跟他计较。因为柳书记清清楚楚听到了严玉成那边“哼”了一声!
第七百一十三章 二季度审计报告
严玉成发现,臭小子的养气功夫越来越不错了。不但若无其事地陪他钓了一天鱼,次日依旧好整以暇的陪着菲菲做了半天模特,晚上又去会了他的那班“纨绔朋友”,星期一早上,才施施然驾车返回宁北县。
不过一回到宁北县县委书记办公室,书记同志便露出了本相,马上吩咐潘知仁打电话给审计局长戴炳成,叫老戴立即来县委见他。
戴炳成同志四十几岁,中等身材,尚是“方朝阳时代”的旧人。素日行事极为低调。这也难怪,方朝阳主政宁北县的时候,审计局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貌似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举凡一切大事,均由书记大人说了算数,审计局上自局长,下至办事员,一个个清闲得不得了。照后世异常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就是闲得蛋痛。
惟其如此,戴炳成倒是一直都平平安安呆在局长位置上,不曾有丝毫闪失。
压根就没人惦记他那个位置,何来风险?
至于受贿一说。更是不消提起。
你无权无势,谁人会来巴结于你?
但今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审计局忽然之间,就抖了起来。还不是一般的抖,而是大抖特抖,抖得不亦乐乎。
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柳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不是年度审计,也不是半年审计,而是季度审计。每个季度,审计局的干部们就分成许多个小组,奔赴各个乡镇和县直单位,进行预算开支审计。
因为柳俊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说得明明白白,凡事预算超标的,农民负担没有按时减轻的乡镇一把手,一律归结为办事不力,就地免职,换能干的人上!
如此一来,原先无人问津的审计局忽然变成了大热门,派往各地的审计小组的干部们,宛如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相似,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俨然手握各路诸侯的生死!
至于审计局长戴炳成,更是成了许多人竞相巴结逢迎的对象。几乎日日饭局不断,晚晚应酬不缺。一时之间,老戴同志晕头转向,不住感叹权力的魅力,当真大得惊人。合着自己以前二十年干部。都是白当了,只有这几个月,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人上人的滋味。
因此戴炳成心下对柳书记是怀着无限仰慕与敬佩之情的。尽管柳书记召见他的次数非常有限,但每次去见柳俊,戴局长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去的。
眼下柳书记再次召见,戴炳成激动之余,心里头多多少少有几分忐忑。
星期一,刚一上班,柳书记马上就要见他,不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吧?最起码,不会是例行召见,肯定有些事情要吩咐。
当下戴炳成顾不得别的,紧着起身在风纪镜前整理了一下着装,叫上司机,急匆匆往县委办公大楼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