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年初二这一天,蔡家的小将军蔡毅,也终于迎来了一双儿女,是一对双胞胎,可谓是福气满满的。十七岁便是正五品官,有些人忙了大半辈子了,也只能止步于五品官。
可蔡毅却不一样,他才十七岁而已。
皇上跟皇后两人听见了,也十分高兴,便嘉奖了蔡家,赏赐的东西也都是金贵的。惹得京城权贵之家都眼红不已,尤其是皇上对蔡家的信任,可谓是空前绝后。
可蔡家偏偏一点都不拉帮结派,整个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房门紧闭,闭不见客,就怕收到一些礼,然后不好还回去。皇帝陛下跟皇后娘娘听见了,也是高兴了一番的。
当权者都是最喜欢纯臣的,因为他只忠于皇上,为皇上带来利益,所以皇帝陛下对蔡家便是满意的。
因为朝中还是有一些蛀虫,但是一时之间也找不到机会去拔除,所以只能通过科举来慢慢的将这些人换掉,换成新鲜的血液,整个朝廷以前有点腐朽了。
不过也幸好先皇是一个明君,不然的话会更加麻烦。
元宵节第二天上早朝了。
右丞相请奏,辞官回乡,皇帝陛下体恤,便派了一些人护卫两朝丞相回家,也算是衣锦还乡,再加上秦家已经有一个庶出的子弟出仕,虽年纪小,但是也表现不错,秦丞相也就放心了。
等丞相的事情处理好之后,皇帝陛下颁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他要组建一个内阁,这个内阁就是帮他处理奏折的,一般只有要紧的事情才会传递上去给他处理。
此举大家都知道,皇帝陛
下是觉得累了,想让人来帮他分担分担,之后由丞相出列表示同意。
之后内阁大臣便进入选举当中,是由上百个官员选举出来的,选举的人必须有三条,第一条是心胸宽广,第二条为百姓考虑,第三条就是刚正不阿。
最后得到这个权利的便是王博,以及左丞相大人,还带着以前七八个东宫官员一起加入内阁。内阁并无实权,只是协助皇帝陛下处理政事。
之后一月份里面,朝廷都是在忙着组建内阁的事情。
到达二月份的时候,整个朝廷都忙着春耕的事情,得到皇后娘娘的建议,皇帝陛下也觉得自己应该跟天下的百姓一起开始春耕。
当然,皇帝陛下跟皇后娘娘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并不是要真的去参与。当然这个是皇帝陛下一个人的想法,可不代表皇后娘娘的想法,皇后是要打算全程参与的。
所以上早朝的第二日,皇后娘娘跟皇帝陛下便换下锦衣华服,穿上了新棉服,来到了东郊城之外。
东郊已经被禁军统领处理过,没有一个可疑人物,之后便是迎接皇后娘娘跟皇帝陛下的到来。
周围到处都是人,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帝会参与春耕。
最后皇帝陛下学习了很多,也的确参与了春耕,其中有一小块地便是皇帝陛下亲自耕种的。皇后娘娘将许多农妇聚在一起,跟她们讲解,包谷要怎么种,稻米要怎么种,才能提高产量。
一开始那些人是不同意的,而且明显是碍于皇后娘娘的威严,她们才勉强同意,可她们等到半年之后,看着硕大的玉米包谷,还有弯腰的稻谷,便是高兴的很。
皇帝陛下放下手中的耕牛,走到皇后娘娘的身边,也不在乎自己手上都是泥巴,惹得旁边的百姓都是一脸的骄傲,骄傲他们有如此的陛下。
此后有皇帝陛下作表率,也让很多的大家族都开始执行春耕这个任务,也是因为陛下为春耕做了一个表率。
春耕过后,便是要忙科举的事情,一大早皇帝陛下便起床了。
“朝中你选定哪些官员呢?此次科举,丝毫不得马虎,可要仔细斟酌。”
听着皇后娘娘的话语,皇帝陛下一阵开心,将皇后娘娘拖过来坐在自己的腿上,满意地在她脸上亲了两口。
“朕觉得有你陪在身边,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幸福的事情。你放心,各州各省科举都在举行。”
皇后娘娘听到陛下说的话,轻轻地靠在他的脖颈上,本来对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都已经绝望了,没有想到,现在还过得这么幸福。
可见,人生果然是无常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我听说江南历来出人才,所以江南的科举考试是一定要注意的,咱们的小将军急于立功,你可以把他派到江南去。只是我担心,东南那边的局势有点不太稳。”
“去年过年纳贡的时候,因为封后的事情,便没有把东南纳贡的事情放在心上。可现在东南那边也没有给一个解释,你说要不要派一个官员去看一看。”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