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追了十来里地,黄巾军就慢了下来。开始捡东西了,开始往汉军尸体的怀里伸手了。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雷声。
……
这不是雷声,而是战马的蹄声。一匹战马奔跑,能听到明显的节奏,能分辨出是马蹄踏地的声音。马多了,蹄声混成一片,就听不出来了。
高顺率先而出,冲在最前面。高顺这人,宠辱不惊。少带一百人,没有感到丝毫委屈。让他掌握冲锋的时机,也没有感到一点荣幸。在高顺的眼中,就只有事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那事情到底是辛苦还是快乐。
高顺自身的武艺虽然没有达到关羽、张飞的级别,却也远非寻常黄巾武将可比。黄巾小兵,就更不用说了。高顺大枪一领,黄巾小兵沾上即亡。而高顺,却也不肯多用一点力气。杀死就行了,腾出力气,再杀第二人。
张飞就不同了。张飞这边,完全是狮子搏兔的架式。一矛刺透了黄巾小兵的心窝,明明就行了,但张飞偏偏要把小兵挑起来,再远远地抛出去。这样,张飞才觉得痛快。
关羽也是这样。本来正面冲过去就能把黄兵小兵杀死,关羽往往会绕一个弯,从侧面逼近,然后好一刀两个。只有一个小兵的时候,关羽一定要从小兵的正面,自顶门、眉心、鼻子、胸口,这样一劈两瓣。
相比之下,刘备和孟恩两人最是中规中矩。这两人的个人武艺并不出色,也就没有什么个人英雄主义。虽然说对付黄巾小兵并没有危险,但这两人还是十分珍惜自己的性命。随时随地都在注意自己所带人马的动向。及时发出指令,以集体的力量,去谋求更大的杀伤。
……
黄巾军这回是真的乱了。关羽、张飞二人的威势,让所有的黄巾士兵为之胆寒。高顺这边,不显山不露水的,却是战马跑过一路,黄巾就死了一路,毙命者更多。
尤其可怕的,还是刘备和孟恩二人所带的队伍。黄巾军都是步兵。刘备和孟恩所带的七百人虽然仅仅是马背上的步兵,却俨然已经具有了兵步克星的景象。是以兵势所向,如摧枯拉朽,似风卷残云。
关羽、张飞、高顺所带的总共一千一百兵丁没有得到主将进一步的命令。就跟着主将跑。可惜敌人都被主将杀死了。眼见刘备、孟恩所率士兵杀敌立功,十分眼热。不知是谁带的头,这些血性汉子突然不跟自己的主将了,向刘备、孟恩所率兵丁靠拢了过去。
靠拢之后,杀敌的由七百人变成了一千八百人。黄巾军再也受不了了,鸣金收兵,开始了溃逃。
远处山口,田润看到了这一切。对身旁的李建说:“可以打扫战场了。”
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
田润刚刚说完,李建还没来得及动作,就听得“轰隆”一声号炮响起,仿佛地动山摇。田润心里一怵,暗道:“他nnd,怎么有火yao呀,不是冷兵器时代嘛?”
紧接着,一阵整齐的喊声响起:“汉军威武!”“汉军威武!”“汉军威武!”……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这……这是多少万人在喊哪!
抬望眼,但见沿着黄巾军奔逃路线的左面,沿着山脉,出现了人影。人影不是一排。看到的部分,少说也有五十排。排列的人影随着蜿蜒的山脉扩展开去,无穷无尽。实不知有多少人马。
接下来是一通鼓声擂响。时间不长。鼓声一停,汉军的喊声也骤然停下。噗噗噗噗噗噗……天地间充满了类似于蝗虫鼓动翅膀的声音。黄巾军奔跳的身影也随之模糊。
下雨了?
这时,田润的一千八百名骑在马上的步兵,本来跟着刘备、孟恩,正在追杀黄巾。莫名其妙地就栽倒了好多人。身处其中的刘备、孟恩自然清楚,这哪里是下雨?或者说,雨倒是雨,不过却是箭雨。
刘备、孟恩当即急退,以躲避箭雨。退出箭雨范围之外,一千八变成了一千五,这还是出于汉军有意避开不射的原因。黄巾军就没有这种待遇了。箭雨所到之处,几乎无一生还。少说有两万具尸体,就这样填充了山谷。
……
田润脸都吓白了。直到汉军停止了射箭,改为步兵推进,田润才反应过来。说:“快,鸣金收兵!”李建啊了一声,也才跟着从震惊中醒过神来,忙返身去敲锣。
其实这时候,刘备、关羽、张飞、高顺、孟恩及其一千五百兵丁都在返回途中。鸣不鸣金,都会收兵的了。
田润道:“李建,你派几个人,注意汉军的动静。其余人返回车队,让车队准备起程。我们往东面寻地扎营。”李建问:“主公你呢?”田润说:“我等他们。”李建说:“好,主公注意安全。”然后去了。
当初招降的时候,李建表现得很没有骨气。田润招降李建,打是兖州的主意。田润认为,李建这样的怕死鬼,一吓,就会听命。到时候去诈开兖州的城门,是一定行的。后来,因为孔融的交涉,不用打兖州了。李建的事情就拖了下来。
刚才战场上,刘备和孟恩的表现是对的。但是,田润不相信孟恩带兵的本领以及对战场的见识能够胜过高顺。高顺固然是错的,但高顺对兵法有那么一股执着的劲儿。这股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