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下,薛礼被射死了。城上士兵大乱,不知道如何是好。太史慈并不知道射死的乃是主将,依然让士兵缓缓接近城墙。城墙之上,开始有人发射阻敌。但因为薛礼突然死亡,士兵大乱,射箭的人也就不多。而田兰的士兵又是武装到牙齿了的。在盾牌的保护之下,无一伤亡。
过了一会儿,士兵前进到与城墙相距一百步的位置了。士兵们停止了前进,开始构筑盾阵。一个个盾阵形成了坚实的堡垒,让城墙上的箭雨失去了作用。然后。盾阵后的弓箭兵开始向城墙上面攒射。城墙上面的守军开始出现了伤亡。
……
薛礼死了,城内的实权派人物就剩下了三人。一是张英,这是跟随刘繇的寿春武将。一是笮融,是曲阿太守。一是陈横,这是本地武将。这三人都有资格问鼎最高统帅的职位。自刘繇被扔出东门,跌死在城下之后,一直以薛礼为首。而薛礼的建业,也的确挡住了孙军。因而薛礼居于上位,三人都无话可说。而今,薛礼已死,这就不同了。这三人就都有了机会。
与三人关系相近的士兵分别通知了三人。这三人的所在,正是南北西三门。而今,孙策进攻东门,倘若东门失守,南北西三门守住也没有用。而城外,在他们看来,除了孙策军队就没有旁人了。因而,一是要守住东门,二是要顺便争取一下职位,因而三人都赶到了东门。
笮融先到。一上到东门城墙,就有相熟的士兵叫笮融伏低。然后说,薛礼是被对方的武将于两百步之外射箭,射穿盾牌之后毙命的。笮融看了一下薛礼死亡的位置,看到了城楼墙板上只露出一小截的箭矢,感到了死亡的威胁。而这时,陈横也到了。
陈横跟笮融一样,也过来看了一样。两人对望一眼,都有些害怕。张英到了,却没有过来查看。张英先骂了士兵几句,让士兵们加强射击,抵抗城下的弓箭。
笮融、陈横、张英的到来,太史慈都看见了。前两员武将,一上城墙,太史慈这边还没有瞄准呢,就低下腰了。此时,神臂弓的箭矢已经不多。太史慈不能用神臂弓去射击普通士兵了。因此,注意的就是对方的武将。直到张英上城,太史慈一看,这倒是个机会。立即瞄准,一箭射出。张英都没注意,就被射穿了脑袋。
张英死了。但由于笮融、陈横还在,东门城墙上的守军没有更加混乱。但也没有不混乱。只能说,跟前面的混乱情形差不多。就这样,在与城下的对射之中,伤亡倒不是很大,却一直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城下太史慈这边,如果要派云梯登城。此时已是时机。只因为负责的是佯攻,士兵们的云梯就是做做样子,而并没有抬上去。
……
太史慈这边扛着云梯虚张声势,于禁那边就不是了。于禁听到东门的动静之后,再等了一刻钟左右,然后率士兵出发。到了建业城池的西南角,缓缓接近。城墙上面没有反应。于禁立即命令,架设云梯,攀登城墙。
西南角,既是西面也是南面。在城池防守严密的时候,这样的地方就会有双层防守,是属于比较难攻的地方。在城池防守松懈的时候,这样的地方就属于两不管地区。西面的守军认为应该由南面负责,而南面的守军则以为西面守军已经管了。
士兵们很顺利地登上了城墙。在这转角的附近,城墙上面已经没有守军。于禁命令,留下五十人防备西面,其余人等,全部往南门杀过去。
城墙上面作战,由于受到城墙宽度的限制,最前面交战的,往往就只有几十个人。那几十个人的战斗力就非常的重要。交手一战,若胜,则勇往直前。若败,则严重影响士气。田兰的士兵在这方面基本做到了人人出色,人人都相当于半个武将。曾经的甲队,一千人就把平原军队三万人杀了个落花流水。而甲队,在田兰的部队里,仅仅是一个番号,而并不是精选的士兵。丙队,及其它队的士兵也具有同样的武艺。仅仅是后面于禁操练的一万五千士卒,因为时日尚短,要稍稍弱上那么一点点。
此时,冲在前面的就是丙队的士兵。士兵们犹如御风而行,守军完全不能延缓其前进的步伐。很快,南门就失陷了。斩杀敌军两千余人。剩下两千多守军蹲在墙边,抱头投降。于禁留下士兵看住了俘虏,然后把士兵调整了一下。一路仍然顺着城墙杀往东门,一路自城楼旁边的石阶进入城内。准备接应东门佯攻的太史慈入城。
……
建业城内,兵力总共有三万二千余人。但却不是每面城墙上面都有八千,然后四八三十二。每面八千,只是一个平均数。实际上每面只有五千。而且这五千还不是随时都在城墙上面。他们只在有了动静,有了敌情之后,这才全体上到城墙,形成每面五千的格局。
每面五千,共花去士兵两万人。东门这边,由于孙策在东边远处扎营,那个两千的尾数,就放在东门这边。因此,东门常规守军是七千多人。剩下那一万人,在城内军营之中,作为机动之用。他们将在最紧急的时刻,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于禁的八千士兵上了西南角。五十人防备西面。其余人杀往南门。南门清理完毕,而西门那边却因为缺乏将领指挥,而没有过来看。那五十人也干脆撤走了。八千人,顺城墙杀向东门的只有一千人,还是丙队的士兵。留下一千人照看俘虏,其余六千人都下了城墙。其中,又由甲队士兵突然前,另外两千人随后,三千人杀向东门。另外三千人,迅速搜索城中重要建筑,并及时予以占领。
城中留有一万士兵的军营很快就被发现了。对于这一万士兵来说,城墙上面传来的打斗之声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后备,而不是第一时间上阵的士兵。因而他们一点都没有惊慌。很多人还在做着黄梁美梦,另外一些人则在等待着长官的命令。
田兰军队的建制跟田润是一样的。就比如这八千的突袭队。将领虽然只有一人,但却能够一分为三。三处都有人指挥。这是因为,田兰部队的中层将领有实权,能够叫得动士兵。而建业城守军则不是这样了。就那么几个将领,准确地说,现在就只剩下笮融和陈横二人了。除了这二人,其余人都不能调动和命令士兵。于是,城内军营内的一万守军很快就被缴了械,成了俘虏。
看守俘虏,是不需要多少人的。尤其是在军营这样的地方,只需要将俘虏兵赶进房中,一个人就能看守一屋人。在南面城墙上面,是一千人照看两千俘虏。因而军营这边迅速通知了南面城墙,将那两千俘虏押解进城,赶入营房之内一并看守。
于是,军营这边又能够腾出三千人手了。这三千人就杀向了北门。
第二卷 第217章 丝绸内衣
第217章 丝绸**衣
东门这边,注意力都在城外呢。哪知道城墙南边和后面两道石阶,三处突然有强敌杀到。建业守军是一种混合型的兵种。拿起弓箭,就是弓箭兵。放下弓箭,拿起刀枪,就成了步兵。上了船,就又变成了水军。而眼前这个时候,他们都是弓箭兵。
弓箭兵对兵步,一个是远程武器,一个是近战兵刃,对谁有利,就看双方的距离了。而又因为城为太史慈的部队吸引了注意力,田兰的丙队已经冲到了面前,多数守军都还没有发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就在这种没有发觉的情况下,被斩掉了脑袋。
这一边,比南门的战斗更为迅速。战南门的时候,只从一个方向杀入,而且还没杀到,敌军就察觉了。而东门这边,丙队自城墙南边而来,甲队自两道石阶奔上。三个方向杀入,并且守城的士兵目光还紧紧地盯着城外。
这一次,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快。等到甲队后面的两千士兵上到城墙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当然,城外的太史慈部队没有射伤自己的友军。太史慈这边,由于在城外,早就看见了丙队。原本与城墙上面对射的弓箭,全部放低,都射在城墙上面。
东门这边莫看时间短,杀敌却较多,有五千多人,俘虏不到两千。陈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