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女主三国的 > 第189部分(第1页)

第189部分(第1页)

第275章 找到位置

风不大。但是巨大的风帆却能够将不大的风力汇集起来。变成前进的动力。

对于具体的船只来说,速度都应该是有限的。现代人理解这个速度的时候,往往会与发动机相联系。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船体的外壳都十分坚硬,船内的结构也相对可靠的缘故。而在古代,船体的可靠程度就要低得多。

在美丽的泸沽湖,有一种猪槽船。说的是那个船的形状就跟猪吃食的木槽差不多。当然,猪在很多地方都是吃石槽的。这个是题外话了。实际上泸沽湖所说的猪槽,跟马槽是一样的。猪槽船,实际上就是把原始的巨木,直接挖成马槽的形状。

可想而知,猪槽船不可能有多大。树的直径,也就是船的直径。再大,就不可能了。而要做更大的船,就不能直接使用原木。而需要对原木进行加工,然后连接。

木板与木板的连接,有软硬两步。软的一步是胶。这个时代的胶,当然是纯天然的绿色胶。不过,胶也不仅仅取自于植物。另外还有取自动物的胶。除了粘胶这外,就是抓钉。抓钉的形状为“凵”形,有点像钉书钉的模样。抓钉把相邻的材料进行坚固但又间断的连接,以补粘胶的不足。此外。还要涂抹桐油。涂了干,干了涂,很多遍之后,就能防水了。

不知道细心的读者注意到没有,这个时代船体不够可靠的最大原因,实际上还不是外壳,而是缺乏龙骨。外壳只相当于皮肉,没有骨头支撑的皮肉就不够可靠。

不大的风,经过巨大的帆面,汇集成为足够的前进动力。假如风大呢?风大,汇集到的力量当然就会更大。那种更大的通过,通过船桅,传送到船体。而船桅与船体的连接,又是垂直的,没有三角架支撑的。在力量过大的时候,船桅很可能就会倒掉。因而,力量大了不行,速度快了不行。风大的时候,就需要降低风帆,减小风帆的迎风面积,最终减小风帆汇集到的前进动力。将船只的速度,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的稳定范围之中。

……

刘备又邀阎柔到前甲望景。其实到处都是一片海茫茫,也没有什么景。不过,船前与船后,不是不同的。船前有风,有前进的感觉。船后有水花,有怀旧的信号。刘备此时并没有怀旧的情怀。有的是勇往直前的精神。因而刘备愿意到船前了望。望的本来是风,但如果说成望风,就好像在放哨了。所以,我们说成望景。

此时,二人到了前甲。抬头向前,却有些睁不开眼睛。日头正在前方,前方水域一片金光闪闪,就像千万根金针一样。

“啐!天气这么好。”刘备骂了一声,只好望向了侧面,“左右无事。贤弟有什么奇闻,说说。”阎柔道:“兄弟哪有奇闻哪。兄弟打小就是过是苦日子。无非是田间地头,放羊牧牛。走过的地方不多,见过的世面不大。连书,也没看几本。就像那个海外的仙山,以前兄弟就没听说过。”

刘备道:“海外仙山?不错。哎,贤弟,假如说,我说的只是假如啊;假如说,我们这一行人最后被困到一座荒岛上。再过些年头,又有另一帮人路过。然后他们就看见了我们。他们会不会误以为我们就是海外的神仙啊?”

“哈哈哈哈,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阎柔道,“说不定,以前说海外有仙山的人,也就是看见了更早的时候遇险受困的人。”

……

“哎,不对啊,”沉默了一会儿,阎柔忽道,“船队怎么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呢?”“哦?”刘备问,“有什么不对吗?”

阎柔道:“青州,乃是向东凸出的一个半岛。无论从哪个方向前往青州,都不可能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啊?”刘备想了想,道:“那万一这会并不是前往青州呢?”阎柔道:“我军此番出海,不就是要前往青州的吗?”刘备道:“贤弟忘了,昨天经过了一场风暴。风暴之后,我们自己的位置就不知道了。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确定前往青州的航向啊。”

“哥哥这么说,也有些道理。不过,为什么要往太阳升起的方向去寻找呢?”阎柔道,“我清楚地记得,近海有许多岛屿。只要找到其中一座岛屿,就能得知我们的位置。那应该往日落的方向寻找才对啊。”

刘备道:“或许,三斗是担心距离陆地过近,会被田泽坤发现吧。昨天三斗不是说了吗?大约航行一个时辰,用来确认位置。这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了,就不要打扰他了。”阎柔道:“哥哥说的也是。刚刚才任命了他,这会儿确实不宜前往询问。等吧。半个时辰,很快就会过去。”

……

过了不久,指挥舱就传出了降帆的命令。这时,离一个时辰还早。帆一降。船队的速度很快就降了下来。刘备道:“莫非三斗已经确定了位置?”阎柔向四周一望,道:“不会吧?这儿还是茫茫大海呢。”

然后,两人便看见三斗自船舱出来了。指挥舱在二层,要先下到一层,然后才能出来。三千手里,还是拿着那根长竹午。刘备和阎柔赶忙迎了上去。三斗却提前摆了摆手,道:“州牧见谅,这会儿没功夫。”抢上前来,便把竹竿探向海中。然后又是尝海水。阎柔想问,海水不是不可以喝的吗,怎么还能尝出什么不同的滋味吗。但是却没有问。

三斗绕着船舷而走,每隔丈许,就尝一次海水。一圈尝完,回到船舱。不一会儿,又出现在最上面的雀台,跟负责了望的士兵作一些交待。紧接着三斗又下来尝海水来了。不时命令士兵转舵,改变前进的方向。看来,有一个三斗熟知的什么标志,已经不远。

……

“哎——哎——看见了!”雀斗上的士兵大叫了起来。雀斗有些高,又敞在风中,声音不太分明。三斗一听,就钻入了船舱,一会儿。上到了雀斗。士兵不断地比划加讲解,向三斗做报告。看样子,三斗的眼力没有那个士兵好。

三斗下到指挥舱,向舵手下达了转舵的命令。其实指挥舱也是个了望的地方。除了雀斗,就是指挥舱最高了。雀斗最高,但是不避风雨,当然也不避弓箭。指挥舱能避。

由此可知,指挥舱里并没有什么电动装置。要转舵,还得依靠船尾的士兵来执行。而要通知船尾的士兵,当然是通知传令兵了。

看见了,就连刘备、阎柔也看见了。一团黑黑的物什。矗立在海平面的尽头。现在还不知道那个物什是什么东西。但意义却非同小可。因为这个物什,是三斗有意找来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三斗认识这个物什。既然认识,那船队的位置,就算是知道了。

的确,位置果然知道了。不过,三斗一时半会还没有出指挥舱。继续航行,不到两刻钟,终于到达了那个黑东西的附近。这时,距离约为三百步。刘备、阎柔都看清楚了。那就是一团错综复杂的礁石群。

……

三千下令抛锚了。船队彻底停了下来。然后三斗下来,出舱,走上前甲。面对刘备、阎柔询问的神色,三斗道:“一言难尽。还是上‘飞庐’却说吧。”

一言难尽,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地方,三斗认识。但是,就算三斗把那个礁石群的名称说出来,刘备和阎柔也同样不知道。因此,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

不过,三斗凝重的表情,就有些不可理解了。

刘备、阎柔都没有问。如果有什么不利的消息,一问一答,被士兵听到了,就有可能影响军心。因此,二人默默地跟着三斗回到船舱。上了楼,到了二层的飞庐靠后面的一个船舱里。这个船舱,也是刘备、阎柔吃饭的地方。有现成的桌案等东西。

……

进舱后,三斗先问:“阎教授,海图可带在身边?”阎柔这才想起,一直都没有给三斗看过海图。忙道:“督邮见谅。我这就取来。”海图,阎柔放在自己睡觉的船舱了。阎柔睡觉的船舱在底层,当即,腾腾腾,去把海图拿了上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