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田良家族的北岸,驻有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地名就叫做下关。在冈崎家族的南岸,却并没有驻扎冈崎家族的士兵。没有驻扎士兵的意思,就是担心两家的士兵相距太近,引起摩擦。冈崎家族的士兵驻扎在那个地方往西十里之处,地名叫做十方。
然后,这一天,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就开船过来了。来了一船又一船,共来了五百名士兵。这五百名士兵大摇大摆走到十方冈崎家族军队的驻地,向冈崎家族军队提出交涉。他们说,他们歌田良家族的渔船,在返回的途中倾翻了。船上的鱼儿游到了十方这边。他们亲眼所见,被十方的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打捞起来了。因此,他们是来讨要鱼儿的。
他们所说的这些,简化一下,就是讨鱼。既然是讨鱼,就涉及到讨要的数量。冈崎家族的士兵一问,他们回答,讨要五千斤鱼。
……
五千斤鱼,在两个家族看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谁都拿得出,而谁都有点不愿意拿。再加上,冈崎家族住在十方的士兵人数是一千人。一千人守,你五百个人来讨要,能成功吗?于是,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拒绝了。
既然拒绝了,当场就非打不可了。歌田良家族的士兵本来就是找茬来的。最前的关于鱼的借口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打一场之后,打第二场的借口就不再是鱼了。打第二场的借口,就是因为第一场了。歌田良家族的五百士兵立即就出手了。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失败早就有了心理上的准备。
于是,一开始,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占上风了。随即,冈崎家族的士兵们全出来了。双方就相持了一段时间。互有伤亡。再然后,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慢慢占据了上风。最后,歌田良家族的士兵们撤退了。而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正如对方意料之中的那样,没有追赶。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十方的士兵们立即将此事报告了上去。菊佐闻信,一边遣人报告鹿本八东,一边迅速向各个小家族派人催促。次日,菊佐集合了能够集合到的所有士兵,正好是五千人左右。集合地点,就在十方。
第二卷 第288章 下关海沟
第288章 下关海沟
刘备的水军并没有扩充人手。还是原来那七百多人。不过,刘备的陆军逐渐具备了一些水上技能。当然,陆军里面晕船的人依然不少,但实际的情况是,具备水军士兵资格的陆军士兵大面积增加了。
共七百水军,在一支岛上只有四百,另外三百水军在长奇岛。第一时间出动的兵力,只能是一支岛上的军队。长奇岛赶过来,需时一天半。
不过,一支岛上的人,可不止四百人。实际上一支岛上还另外有两千陆军。不过,这两千陆军,跟水军就很接近了。都是些会打鱼、会游泳的人了。
一支岛上的船只,大船五艘,小船二十艘。平时出海捕鱼,用的都是大船。小船主要是用来拖大船的。
一支岛对于冈崎大陆来说,属于近海。自一支岛前往鹿本八东指定的巷口宗像、或者阎柔自己选择的下关海沟,沿途距离海岸都在三十里之内。不需要担心会有突如其来的风暴。如果真的有风暴,靠岸便是。
既然不用担心风暴,小型战船就可以作为正式的战船来使用。又由于不是远船,而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粮食和淡水。这又提高了大船的装兵量了。最后,出动了大船四艘,小船十八艘。大船每艘载人三百人,小船每艘载人三十人,共一千二加五百四,一千七百四十人。另外的一船大船、两艘小船则往长奇岛开出,去了一百人。剩下六百多人驻扎一支岛,常规防守。
……
阎柔没来。阎柔跟赵衢前往长奇岛了。他们将会调动长奇的大军进行另外的行动。
刘备和梁宽在一艘大船上面。这艘船也就是指挥船了。十八艘小船当中,有十艘船上的三百名士兵是纯粹的水军。另外一百名水军则分散到各船负责指挥驾驶。之所以将三百名水军士兵集中于十条小船上面,是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不同的任务。他们的任务就是,摧毁一切可见船只。
在这个时代,没有航标类,夜航不方便。所有的航行都集中在白天。阎柔、赵衢因为是前往长奇岛,走的是远海,所以走得稍微早一些。天色蒙蒙亮,就出发了。而刘备这边,由于走的是近海,近海礁石较多,因而在天色大亮之后才出发。
十方的战斗已经正式打了一天了,这是第二天。冈崎家族派往津泽宫大陆的渔船在昨天就出发了。那些渔船,是真正的渔船。船上的人也是真正的渔民。不是士兵,而是老百姓。因而刘备的船队出来之后,就没有看见多少渔船了。
没有看见多少,也还是看见了一些。既然看见了,就得前往捣毁。这是那十船水军士兵的任务。这样的任务,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道理,但却是刘备与阎柔反复商量之后确定的。
……
这个任务的意思。就是要获得独家领海权。有点像现代的垄断经营,但却是作战的需要。如果没有这种垄断,将很难保证会不会有别有用的之人抄自己的后路。在这个时候,刘备还不能确定鹿本八东是不是完全的善意,还不能确定发生在十方的战斗是不是真的。
一路上看到的船只的确只是渔船。鹿本八东的战船,刘备等人见过。不过,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不能确定对方会不会把渔船作为军用。因而下手不手软,手软不下手,一律摧毁。
由于天色很早,渔船上面基本上没有人。这给任务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还是遇到了有人的船只的,而且还不是岸边遇到的。士兵们照常上去,摧毁了渔船。渔民们绝大多数不反抗,自己跳海游回去。到达下关之前,总共只遇到两名反抗的渔民。当然,刘备的士兵没有手软,直接挥刀,把那两人杀了。
就这样,走一路,毁一路。那速度就不可能是最高速度了。等刘备的船队进入下关海沟的时候,辰时已经过了,进入巳时了。
……
进入下关海沟之后,按照昨日商量的决定,最重要的事情,是摧毁浮桥。哪知,一路驶去,海沟里面并没有浮桥。如果刘备戴了眼镜的话,一定会把眼镜跌破的。
就这么一条海沟,四、五百步的宽度,海沟里面的海水流速又非常的缓慢。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共有两万人。但两万人却不是全部都跑到南面去打仗的。而是去一部分人,又去一部分人;紧接着还有一些人自南方撤回。打累了,需要撤回补充体力;打伤了,需要撤回以便救治;兵器损坏了,也需要拿回北岸进行修理。总而言之,南北之间是来来往往,非常之繁忙的。这是战争的需要。而要适应这种需要,靠船只摆渡需要是一种办法,但却是明显的蠢法。就连刘备这种不通海战水战的人,都知道应该架一道浮桥。但歌田良家族的军队居然并没有架设。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让刘备跌破眼镜?
于是,摧毁浮桥的任务还没做,就完成了。接下来,当然是摧毁船只了。这儿的船只倒是不少的,有两百来艘。而且已经不再是渔船了,全部都是战船。而这些战船的形状,跟那日在福江岛所看见的鹿本八东的战船都差不多,大同而小异。
也就是说。这些战船比刘备的小型战船还要小。刘备这边还有大船呢。当下,四艘大船扯足了风帆,横冲直撞,撞破小船无数。
这个时候,紧跟着大船的,就不再是以陆军为首的那八艘小船了,而是纯水军的那十艘。以陆军为首的八艘小船就远远地等着,等到岸边出现了一点空隙,便靠了过去。二百四十名战士里面,两百名都是陆军。这些陆军就上了岸。
……
歌田良军队此时在海沟这里有多少人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