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女主三国的 > 第213部分(第1页)

第213部分(第1页)

陆。

北岸的陆军上船了,船立即开往南岸。直到见到这种情况,那三百多名歌田良士兵这才往冈崎大陆的纵深处逃走。刘备见了,没有改变命令,依然让陆军到南岸登陆。不过,那一百五十名陆军的任务却变了。他们这次上岸之后,就开始烧船了。

烧南岸的船是很容易的。此时的风是西北风。烧南岸船只的时候,海沟内的刘备水军不需要回避。刘备水军在这个时候基本进行休息状态。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观察南北两岸的情况。

由于引火物资不是很趁手,因而点燃停靠在南岸的歌田良战船花费了不少时间。最后,终于全数点燃了。那一百五十名陆军回到了船上,驶往北方。

接下来,就是点燃停靠在北岸的歌田良战船了。这是比较危险的。船只燃烧起来之后,缆绳肯定会烧断的。断了缆绳的船只就会随风飘泊。如果刘备水军依然留在海沟的话,很可能会被烧到。因而刘备的水军就开到海沟的西头。岸上的陆军由东向西依次点燃歌田良战船,又花了不少时间。等到全部都点燃了,陆军撤回船上,驶到海沟西头,与大队会合。这时,海沟两岸都来了大量的歌田良军队。

接下来,有两艘战船运送二十二具自己人的尸首,三十一名陆军重伤者,十二名水军重伤者返回一支岛。水军这边,也死了两个人。就海葬了。

……

在腾腾烈焰的映照之下,下关海沟两岸都来了大量的歌田良军队。不过,他们的来意是不同的。北岸这边其实人还不算多,又是两千人。这两千人的任务,跟前面被遭受重创的那两千一样,就是越过海沟,到十方去,与冈崎家族的军队战斗。然后,当他们接近海岸时,就望见了阵阵浓烟。在猜疑和疑虑的情绪伴随下,他们最后看到了谜底,战船都被烧了。他们过不了河了,不能参加十方的战斗了。

南岸这边来的人就多了,足足有五千人。这五千人,是整齐的。他们整装待发、待发往十方之际,那三百多名溃军来了。接到报信之后,他们没走十方,而是回到了海岸。但是,他们不能走近。烟与火在西北风的吹送之下,扑面而来。个别歌田良士们就掉下了眼泪。嗯,是被烟熏得掉下了眼泪。

歌田良家族此次南征投入的兵力是两万人。但是,由于十方北面的地方有限,他们就将军队驻扎于南北两岸。如果硬是要挤在南岸那个三角形的无名区域的话,倒也是挤得下的。但是,那么一块地方,在扎出供两万人休息的帐篷,在扎出存放两万人需要的物资之后,就真的是没有什么空地方了。敌军如果出来劫营怎么办呢?

因而,他们在南北两岸各有一个营地。两岸驻扎的指标都是一万。这样一来,要使两万士兵都能投入战斗的话,就只能使用轮换的方式了。

第二卷 第291章 主动出击

第291章 主动出击

刘备此番出征下关海峡。共出动了大船四艘,小船十八艘。一千七百四十人。战后,死了二十四人,重伤四十三人,还派了八名水军,开了两艘战船将重伤者和尸首送回一支岛。剩下大船四艘,小船十六艘,士兵一千六百六十五人。

下关海沟烈焰腾空的时候,由于是西北风,刘备水军就游弋在海沟的西头。

前面说过,冈崎大陆与歌田良大陆之间,最窄的地方,就是下关海沟。除了海沟,还有两百里左右的海岸,隔海相望。这个隔海相望平均距离在七十里左右。

歌田良家族在进攻道路具备多种选择的时候,仅以下关一地过海。如果是刘备呢?那当然不会。因而,在刘备、阎柔等人看来,敌人也不会。因此,游弋在海沟西头的用意,是准备等火焰熄灭之后,通过海沟。把那两百里左右的海岸清理一遍。刘备和阎柔都认为,那两百里左右的海岸一定还有歌田良军队过海。

哪知,海沟的木船太经烧了。等了半个时辰,丝毫没有看到火焰有小下去的势头。刘备不想久等了。于是,就命令船队掉头驶向宗像港口。

……

原来不走宗像港口,是因为不能确定十方战斗的真假,当心鹿本八东使用诡计。通过下关海沟一战,明白了,十方战斗是真的。于是,鹿本八东的求援就是真的。既然是真的,鹿本八东就不可能另外派兵布置一个什么圈套。宗像港口是安全的。

二十条船停进了港口。水军共四百。死了两个人,海葬了。重任了十二人,运回去了。剩下三百八十六人。刘备就带了一千二百七十九名陆军士兵上岸。让梁宽带领所以水军,港口待命。

宗像港口,说是港口,其实就是个停船的地方。跟别处的非港口地方相比,就两处不同。一是水深,无暗礁;二是岸边有路,直达水边。并没有什么建筑物,更没有士兵驻扎防守。

在宗像这样的天然良港,平时,总是会有很多船只停泊的。但是,在战争开始之后,那些船只就被派了出去,驶往北方的津泽宫大陆。因而,此时并无船只。

因此,刘备船队停泊宗像。陆军上岸等,所有行动,就相当于在无人区里面进行了。十方的鹿本八东肯定是不可能知道的了。

……

不过,鹿本八东迟早都会知道的。这是因为,刘备光明而来,直接率兵去了十方。

刘备一到,鹿本八东就知道了。而此时,因为三斗不在,双方语言不通。各自说了几句客套话,相互之间都不明白,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十方这边,此时处于没有交战的状态。决定这一切的,是歌田良军队,是歌田良军队的南边营地里的首领。之所以没有交战,是因为首领此刻的心思并不在十方这边,而在下关海沟那边。

客观上讲,在所有船只全部付之一炬之后,人马再也过不了海沟。过不了海沟,就等于是南面的歌田良军队得不到补给。既然后无退路,那么,就应该在军粮耗尽之前。打下十方。

但歌田良首领却不是这么想的。这是因为,他的粮草还多,足以维持半个月。而要打下十方这边,在他看来,肯定不超过三天。因而,打下十方就不重要了。他考虑的是,怎样能够让自己的轮流作战的计划恢复。

也就是说,他考虑的是重新恢复海沟的船只运行。而这件事,他就使不上力了。南营这边,就一片小小的三角区域,是不可能造船的。要恢复船只运行,一定得歌田良本土使力。

报信的三百多人,报出来的信很复杂。海沟那里,具体的战事一件接着一件,应该先说哪件?如果不具体说,就得从总体上说,谁又有那样的概括力?

应该是将领。但是,那支两千队的将领已经牺牲了。最后逃窜的三百多人里面已经没有将领了。都是些普通的士兵。普通士兵报信,就变成七嘴八舌了。你说这件,我说那件。谁也没有总体的概括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慢慢地听,听完士兵的报告,也还是能够得知详情的。但是,这事可不是小事。当歌田良首领听说有人毁船的时候,就发作了,就愤怒了,就带着士兵去了。

这样的结果是,歌田良首领并不知道下关海沟的详细战情。只知道这里打过了一仗,然后船被烧了。在返回南营之后。首领也没有再次询问那三百多士兵。在首领的眼里,他们打了败仗,他们是耻辱的象征。因而,首领不愿意再跟他们讲话。

一番阴差阳错,使得首领不知道海沟战斗的敌军兵力情况。明明是不知道,但他却以为知道。这是因为,他会算减法。冈崎家族的总兵力,他是知道的。减去十方的人,还剩多少,那么下关海沟的敌军就有多少。剩多少呢?实际上是一个也剩不下来。但因为误差的原因,在首领的计算里,剩出了一百人。一百人的兵力,就微不足道了。既然微不足道,重新恢复船只的运行就是可能的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