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女主三国的 > 第215部分(第2页)

第215部分(第2页)

此时,大首领没有下过调兵的命令。这是因为,一般的调兵命令,就是调一支两千队上前攻击。如果,冈崎士兵居然主动出击,那就不一样了。也许就该调集几支两千队一齐打了。当然,不可能全军一起打的。如果全军一起打,多半是站不下的。

大首领怒气冲冲地走到营门,而此时,刘备军还在三百步以外。大首领看清楚了,来者就四五百人的样子。不由得在感到可气的同时又感到可笑。这么点人,随便一支千人队就能把他们打趴下了。

于是,大首领就前所未有地琢磨开了。片刻之后,大首领有了一个主意。大首领想,先不出击,等来人走近。走近了。自己这边的士兵再一涌而出,把那四五百人包围住。就地杀死,一个也不放回去。

刘备带着士兵走着走着,就偏向了营西。不打军营了。大首领不觉愣了片刻。怎么来了,却不打呢?过了一会儿,大首领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想打那两支两千队啊。

明白之后,大首领更没有下令了。前面大首领盘算的下令,都是针对营内的三个两千队的。营内的三个两千队是生力军。轮流上阵,就该轮到他们上阵了。而营西的两支千人队已经打地了,该他们休息了。

该休息,但并不等于说敌军打来了他们不会还击。四五百人对四千人,十比一,不全歼来人,那才怪了。

……

营西的两个两千队的确也有点不自觉。他们都觉得该他们休息,该别人打仗了。这也不怪他们。他们就是这样的。连大首领本人也是那么想的。因而刘备军逼近,他们原地未动。就等着军营内的三支两千队了。而那三支两千队,这一次大首领还真不准备派出来了。

已经接近到两百步之内了。刘备的心里面直打鼓。上一次,这个计策在田润那儿是吃了亏的。记忆犹新。刘备引敌,反而被田润引到大军的深处。因此,刘备告诫自己,如果呆会儿敌军往后退,自己可千万不要追。

告诫了两遍之后,刘备突然又发觉,敌军根本就没有地方退嘛。就算田润在此,反引敌也是行不通的。于是,刘备镇定下来了。一直就走到了一百二十步。

……

歌田良这边。营内没有动静,营外的四千人也没有动。刘备此时可不怕了。刘备是来引敌的。但敌人若不来追,也是可以的。刘备下令,张弓,搭箭,射!四百支箭,射往密集的四千人里面。一轮箭雨,就是三百人以上的伤亡。看你们追不追?你们不追,我就一直射,一直把你们全射死。

歌田良这边的确有些迟钝。刘备这边发了一箭又一箭,三箭之后,歌田良士兵这才冲了上来。而那三轮箭雨,已经射死了八百多人了。这两支两千队,前面说简称四千人,这时候只能简称三千人了。他们实际上,连三千人都没有了。

歌田良士兵冲上来了,刘备一声令下,士兵们扭头就跑。你要打,我偏不打。这样的表现,跟敌进我退,在形式上就有点近似了。

……

歌田良士兵大怒。歌田良首领也大怒。他们还没有见过刘备这样的军队。明明来打,又不打,光是单方面发箭伤人。还没有接战,就往后跑。太卑鄙了、太无耻了!于是,不仅那三千人追了上去,大首领还派了一支两千队,跟着追了上来。

这一下,三千加两千,就是五千人了。刘备的那个包围圈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大一块肥肉,就有些说不清楚了。但是,正在刘备忐忑不安之际,那三千人突然之间就住足不追了。

他们不追,还是因为他们认为不该他们进攻。追,是因为气愤。他们在看到另一支两千人从军营出来之后,立即就想到,应该由别人战斗;自己应该休息了。

而此时,军营出来的这支两千队还没有完全冲出军营。大首领见了,立即下令,让这支两千队原地待命。暂不攻击。

……

大首领命令暂不攻击,仅仅针对军营出来的这支两千队。按照歌田良军队的规矩,此时大首领是不能对应该歇息的那三千人下令的。那三千人对于大首领来说,就有了一点类似于“别人”的感觉了。于是,大首领认为,来攻的冈崎士兵打的是“别人”。既然打的就是“别人”,“别人”就应该作战。自己派出一支两千队,完全是为了帮助“别人”。如今,“别人”停步了,不打了;那帮助“别人”的,自然也就不帮了。

刘备见状。暗道正好。五千,有可能吃不下,四千,或许就可以了。于是,命令士兵掉过头来,在奔行的速度,迅速冲到一百二十步距离,发箭伤敌。

上一次,是鼓噪而进,那速度,就跟蜗牛差不多。打的主意,并不是要发箭。而是想要尽可能快的引敌来追。反正敌军追来的人,冲在最前面的人不可能很多。自己的埋伏计划,是能够取胜的。杀了前面的人,敌军后面的人就会因此面胆怯。最后再顺势冲杀,乘胜追击就是了。

这是计划之初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是针对一般意义的汉军的。但歌田良士兵不同,他们的追击速度有点慢。速度一慢,冲在前面的人就会越多。因而才有了埋伏圈吃不吃得下的问题。如今既然敌军不追了,有效杀敌,就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

保存自己才能有效杀敌,有效杀敌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一看去,两者的关系就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了。实际上却不是。在和平时期。应该以保护自己为主。因而,当歹徒挟持人质的时候,军警会顾虑到人质的安全。宁可放过歹徒,也不愿意人质受到伤害。而在战争时期,就颠倒了过来,以杀敌为主。战争时期,大部分场合,都是不考虑人质安全的。

既然杀敌重要了,因此,这一次,就是奔袭而进了。需要尽快地。最好是在敌军的下一步反应做出来之前,就逼近敌军一百二十步距离,然后就发箭伤敌。

弓箭的距离,还是一百五十步。刘备士兵的弓箭,依然还是大汉的弓箭。在冈崎大陆这边,刘备士兵并没有另外制作弓箭。因而弓箭的射程也就还是原来的射程。射程一百五十步,而逼近到一百二十步,多进的三百步,是为了让后排士兵也能够射到敌军。在攒射的方式下,后排士兵需要射到敌军前排以后的士兵,让全体士兵的弓箭,都在杀伤敌人,那样才是最大范围的杀伤。因而,前排士兵与敌军最前列的士兵的距离,就会比一百五十步少。少多少,取决于自己这边最前与最后士兵的距离。此时,刘备士兵的最前与最后的士兵的距离是二十步,多进三十步,是很合理的。

……

刘备士兵的奔袭,这是普通的。在大汉范围内,经常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奔袭,就是以奔跑的速度达到袭击敌军的效果。步兵的奔袭跟骑兵是不同的。步兵其实奔是奔、袭是袭,先奔后袭。

歌田良士兵也能跑出同样的速度。在个人奔跑速度上,他们跟刘备士兵差不多。但是,他们一旦跑快了,就不能保持队形。因而,他们就只能跑慢一点、再慢一点。前面,刘备觉得歌田良士兵的追击速度有点慢,就是这样的原因。

刘备这边就不同了,高速奔跑,而队形基本不乱。很快,就冲到了距离敌一百二十步的距离。很快,又开始了射箭。歌田良这边,则因为指挥不灵,凡事慢三拍,而不能做出及时的反应。上次,刘备士兵发了三轮箭雨。这一次,居然还多射了一轮。只不过,由于歌田良士兵的站位没有上次密集,杀伤敌军人数依然还是八百多人。

这下,那支本来不到三千人的队伍就不能称三千人了。只能说他们来自两个两千队。但他们的总数,就只有两千一百多人。约等于两千人了。

……

两千歌田良士兵又来追了,刘备士兵掉头就跑。实在是****。只知道偷袭,不敢正面交战。这一次,两千歌田良士兵是真的愤怒了。他们好好地在营西歇息。那个时候,他们有三千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