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女主三国的 > 第535部分(第1页)

第535部分(第1页)

再买了一匹马。上马之后,万临山才道:“在下此行,欲往青城后山。至静栖观安身。姑娘既然也到静栖观,正好可作一路。”

巫苓燕皱了皱眉头,道:“到静栖观不光是避难,民女还想见见那两位美女呢。”

万临山道:“她二人,其实多半不在。驾!”

前一次,夜上青城,万临山惴惴不安。这一次,虽大事依然未决,但因有巫苓燕同行,而且巫苓燕势单力薄,又有吐谷浑武士尾随追杀,需要自己的保护,万临山顿时感觉不同。男人,天生就是要保护女人的。

镂玉裁冰着句,高山流水知音。一路娇尘软雾,两三行旅。有美同行,亦步亦趋。似此秋风落叶,应有笑语,偏偏巫苓燕束马于后,默默跟行。

万临山将马一拉,待与巫苓燕并排之时,说道:“贵国王子逼婚,巫姑娘逃了出来,可喜可贺。往后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安身?看姑娘神色,莫非是牵挂远方的亲人?”

巫苓燕摇了摇头,眼眶里却涌出泪水。

万临山心想,巫苓燕虽然自己认为是在赎罪,但一连十几天,对自己这么好,自己也应该有所回报才是。于是,万临山说道:“以贵国王子的权势,在下难当其锋。不过,若是将姑娘的家人救出来,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万临山话声一落,巫苓燕猛地一收缰绳,马儿人立起来。巫苓燕飘x下马。冲了几步,跑到一颗树后哭了起来。

万临山不劝当然不是,若劝却又不知说些什么才好。踌躇了一下,万临山还是下了马,刚走了几步,巫苓燕已经擦干泪水,从树后出来了。

二人默默地重新上马,缓缓地前行。走了一阵,巫苓燕道:“当泪水涌来之时,民女怎么也忍不住。壮士的一番好意,民女恐怕只有辜负了。”

万临山欲闻下文,故不言语。果然,只隔了一小会儿,巫苓燕便缓缓地说道:

“莽莽昆仓的东边,贫瘠苦寒的柴达木,是我们吐谷浑休养生息之地。我们穿岷山,越祁连,翻阿尔金,爬可可西里。哪儿水草肥美我们就在哪儿安身,哪儿林木茂盛我们就在哪儿打猎。我们的羊群,从不把一个地方的野草吃光。我们的猎手,从不把一个地方的野兽杀完。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辗转循环。

“民女自幼跟着父母跋涉千山,穿越万水。在我们那里,有一位金老伯与我父亲情如兄弟。每次搬迁,金老伯和我们总是相互提携,相互照应。暂时住下的时候,又总是比邻而居。金家有一子,名叫金旺福,比民女大两岁。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耍,长大了在一起干活。他渴了,民女送水;民女病了,他去采药。人们说,我们是金童yu女。民女说,民女的名字里可没有那个‘玉’字。

“几个月前,金大哥抄来了一首天朝的名叫《上邪》的诗,金大哥对我讲述了诗中的意思。民女被诗中的感情强烈地震动了。民女发誓,也要像诗中所写的那样──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那一天,我们情意相通,互表了心迹,约定就在今年的中秋,禀告双方的父母。

“中秋之会,风云突变之会。中秋节那天,王子带着一帮人来到我们那个圈子。王子见到了民女,被民女的美貌所打动,遣人问民女的父母许人家没有。父母说没有。王子当即下聘,父母欣然答应。就这样,噩运便降临在民女的头上。

“那晚,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子向民女求婚的消息,然而民女却不知道。直到大家都欢呼起来,民女这才知道。民女找到母亲,说不愿意。母亲说,女大当嫁,有什么害羞的,是不是心中早有人了?民女说正是。母亲当即追回是谁,是不是金大哥?民女正要说是,忽然见到人丛之中,金大哥与人们一同在狂欢。

“民女想,金大哥为何不说?可能是害怕与王子冲突。这样,如果民女说出他来,王子同样可能对金大哥不利,于是民女就没有说。谁知这样一来,父母就把我的拒绝当作是害羞,向王子回话了。

“民女错了么?上天说错了,不然为什么民女会因此而遭受这么多的苦难。但是,民女错在哪里?到底错在哪里?民女,实在不知道啊。”

巫苓燕平息了一下情绪,续道:“第二天,金大哥找了个机会,质问民女为何答应王子的要求。民女说,民女没有答应,民女拒绝了。金大哥说,那叫什么拒绝?若是真心拒绝,为何不说出与他相好的事情。民女照当时的想法说了。谁知金大哥却说,中秋节那晚,他之所以不说,就是为了看民女说不说。因为世上总有一些人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而抛弃心爱的人,他为民女着想,给民女一个抛弃他的机会。民女说:‘我是那样的人么?’

“那一日,我们不欢而散。民女独自爬上后山,痛哭了一天****。下山之时,正是又一次迁移的时候。民女清清楚楚地听到父母骂民女出尔反尔,丢了他们的脸。听到金大伯劝父母,说苓燕跑了也就算了,就当没有这个女儿算了。而我的金大哥,却在一旁说道:‘也许苓燕等不及了,提前跑到王子那儿去了。’”说到这里,巫苓燕停了一下。

第二卷 第693章 孤村芳草

第693章 孤村芳草

“民女自问,自己没有错。父母没有错。金大伯没有错,金大哥也没有错。王子平时嚣张跋扈,然而就这件事来说,他也没有错。但是,为何偏偏是民女落得这般下场?

“父母不要民女了,金大哥不要民女了,民女只好到处漂流。王子不死心,派武士到处搜索。好几次,民女都差点被捉住。最近,有一位老人对民女说,道法高强、天下无敌、也是女儿身的温玉华,就住在青城山的静栖观。这位老人说,若是民女躲在静栖观,就好了。”

这番遭遇,万临山听得极为难受。一方面祸起萧墙,变生肘腋,有从高处坠下的失落;另方面正如巫苓燕所说,惨剧滋生于谁也没有错,或者说滋生于谁也没有大错。后者,与自己的经历颇为近似。

不过,人生嘛。总得抛开过去,笑对未来才是。于是,万临山为了冲淡悲伤的气氛,问道:“那日追来的那位叫萨九牧的,不知是何人的弟子?”

巫苓燕道:“敝国武艺不按师传。萨九牧那几个小队属于付芷江、萨靖西两位教头统领。”

万临山又道:“中原礼义之邦,对官府中人,方自称民女。巫姑娘今后不要再老是‘民女’、‘民女’的了。”

“民女倒是听到戏文里有人自称‘小妾’、‘婢女’,但是民女不喜欢。”巫苓燕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