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俘虏这一成敌军。冲击、切割、包围三个步骤每重复一次,胜利就近了一分。自从驻四姑娘山的吐蕃军队归降之后,每日的训练就是冲击、切割和包围,现在是实战当中的首次运用。
为了观察冲锋队冲击敌军的效果,分出的五个作战部队均携带一个攻城用的高塔。统帅站立高塔之上,居高临下,双方形势一目了然。
由于冲击、切割、包围的要求对于军队的进、退、聚、散、停、转等行动的指挥十分复杂,次主力军改变了闻鼓而进、闻金则退的传统方式,启用了锁呐,用曲调来指挥军队。
十五名江湖高手则用来紧急传信。当出现某些复杂的局面,锁呐曲调指挥不了的时候,这些江湖高手便派上了用场。十五人中,军队五人,冲锋队三人,五人作为机动,最后两人,则是留给尊重和万临山的。
在班智达所率冲锋队冲击东门外的大理军队之后,尊重、万临山二人紧随冲锋队,掩近城门,传达雷绝招的号令。城内邓薛关打开城门,许邵阳、芮抚远、鲁旺水、岳彰武四将各率一万多剑南军队杀出城来,接应川军。然后,许邵阳、岳彰武两支军队改由尊重指挥,芮抚远、鲁旺水所率兵马则归至万临山麾下。这两支总共约五万人的军队,主要的任务是包围小队大理士兵、押送俘虏入城。成都城内来自山南、江南的四万多士兵则负责接收和看管俘虏。
大理军队共一十三万,东南西北四门各有三万余人,兵力大致相当。在杜闻秀从进攻东门、西门的军队中,各抽调一万五千人马,由甫石良和周泽国率领,分路包抄北面的千人鼓队之后,就变成北面六万,东西各一万五,南面三万了。犹其糟糕的是,东西南三面的大理军队都无领兵之人。
班智达所率冲锋队最先发难,冲击东门。东门一万五大理军队顿时大乱,几趟冲锋之后,大理士兵死伤逾千。正在吃紧之时,近五万剑南军队又冲出城门,王济恩率二万川军亦同时杀到,几次冲锋、切割、包围之后,东门一万五大理军队战死两千余人,剩下一万三全部被俘。这时,还不到一袋烟的功夫。
紧接着,班智达的冲锋队在先,王济恩二万川军居中,近五万剑南军队在后,全部自东门而入,自成都城内,抄近道转而南下,打开南门冲出。雷绝招亲自率领的三万川军则在城外接应。一番砍瓜切菜,杀敌五千,俘获一万八。有大约七千名大理士兵逃离了战场,雷绝招为了抢时间,未作理会。
南门之后,兵分两路,分别从城内城外转至西门。结果西门这边,敌军逃跑更多。总共算来,只杀死一百多人,俘虏四千多人,剩下一万多名大理士兵全部逃走了。
尽管让许多大理士兵逃跑了,但重要的是在北面的大理诸将尚未醒悟过来之前就解决了战斗,所得大于所失。
雷绝招看看时机已到,拿出一颗用新药制成的、需要引线的霹雳弹,绑在箭上,然后点燃引线,挽弓向天射出。
锣鼓喧天,震耳欲聋。时而像高山滚石,时而如浪涛奔涌,时而似晴空惊雷。时而舒缓,时而急促,不停地变幻着节奏,不断地改换着色彩。迷住了大理诸将,也沉醉了大理的士兵。
忽然,鼓声嘎然而止。千人鼓队领头之人遥遥地向大理诸将行了个礼,然后率队退去。
步贤寓本来负责观察成都北门的动静,但也被千人鼓队吸引了过来。这时,见千人鼓队退去,步贤寓叹道:“遇文王,奏礼乐。如此精彩的礼乐,还是头一次看见。看来,川军求和还真有些诚意。”
韦富阳道:“步兄言下之意,到底是有人做媒,还是没有人做媒?”
“去你的。”步贤寓推了韦富阳一掌,然后转移话题说道:“甫石良和周泽国又白白包抄了一趟,回来恐怕要发脾气了。”
“管他的。”韦富阳摸了摸肚皮,“该吃饭了吧。”
步贤寓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别忙。等他们走了之后咱们再吃。”
正在这时,士兵中忽然涌起了一阵喧哗。二人抬眼一望,刚好看见洛追坚参的车队冲了过来,自己的士兵则纷纷闪避。正没主意之时,另一边也响起了鼓噪之声,原来是吐蕃名将本钦指挥的车队杀到。二人慌忙重新上马,对视了一眼,却都不说话,都没有主意。
正在紧张之时,杜闻秀的声音传了过来:“躲进树林,躲在拦马杆之后。”二人一想,不错。立即约束乱军,涌向西北面的一小片树林。
刚刚跑近树林,林中却万箭齐发。有埋伏。步贤寓骂道:“他**的,又中了杜闻秀的瞎指挥。”韦富阳道:“干脆躲到城墙根下。怎么样?”
二人打马回转,带领部分乱军,转到北门。谁知北门却突然打开,班智达所率的车队冲了出来。步贤寓喊道:“他**的!我们两兄弟不要被冲散了。”韦富阳远远地一眼看见旗牌官,忙叫道:“旗牌官,到这里来。”一边转头对步贤寓说道:“步兄莫慌。旗牌官来了就能够指挥了。”
这时,从四方八面拥来了成千上万的川军。川军跟随着三个车队不断跑动,带动了大理士兵。旗牌官不但没能过来,反而更远了。韦富阳道:“步兄,不能等了。我们冲过去找旗牌官吧。”步贤寓道:“好。”
二人打马,迂回、曲折,经过好一番功夫,终于冲到旗牌官面前。“把旗子给我。”韦富阳道。接过旗子,却原来是杜闻秀的帅旗。帅旗的用法与自己的将旗完全不同。韦富阳掷旗于地,叹道:“倒霉,是杜闻秀的帅旗。”
步贤寓正欲接话,突然听到有数人喊道:“抓住杜闻秀了!”“杜闻秀投降了!”“杜闻秀投降了!”
二人正在发愣之间,忽听身旁有人喝道:“放下武器,下马受降!”
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
第744章 青回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