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婆婆妈**事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再怎么婆婆妈**人也会果断干脆的。当然,这是相对于蔡琰、龚绽而言的。对于赵云来说,两百人以下,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危险。赵云倒不见得能够全数杀光两百人,但全身而退,还是有把握的。
……
却说赵云这边,上马之后,立即迎向东面。远远地迎住来人,才能够让蔡琰、龚绽平安从容地躲向南边。因此赵云就跑了个全速。不过那匹战马有点不争气,速度比原来赵云的战马慢多了。
转过一个山包,视线顿时开阔。敢情东面来人,还不是一起的。竟然是一大群人在追赶前面的两人。太远了,看不真切。虽然看见前面两骑中,有一骑是个女人。但是那女人手里却提着一把长刀——明显不是田润。
赵云不急了。就守在山包这儿,还调整了一个位置。静候那帮人跑近。此时赵云心想,倘若敌不犯我,那我就不必犯敌了。
“子龙救我”奔来的两人中,那个女人居然喊了起来。读者一定都猜到了,这个女人,就是田兰了。
……
赵云和田兰见过,但是赵云却记不清田兰。那倒也是可以想象的。当时,田润身边亲兵众多。一个个还都是老大姐,动辄就有可能开玩笑的。因而赵云也就只能敬而远之。并且,那时候赵云在平定也只住了一天,就被派到弘农去了。而当赵云从弘农返回平定的时候,田兰就已经被关羽逼反了。
不过田兰倒是记得赵云。当时田兰因为新婚,被田润公示为姊妹,很自然地,田兰就在心里拿自己跟蔡琰作比较。比较的结果当然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不过田兰在乎蔡琰,也是事实。赵云当时的身份是蔡琰的未婚夫,所以田兰就仔细打量过赵云。以赵云之帅气,那肯定是不会忘记的。故今日一见,田兰一眼就认出了赵云。
赵云听见喊声,虽然没有认出田兰,但也能判断出,必定是与田润相关的人。田润遣散亲兵的事情赵云知道。因而赵云猜测田兰可能就是那些亲兵之一。既如此,那肯定是要救的了。赵云就冲了出去。
……
追赶田兰的,自然是司马懿了。前文说过,司马懿就带了一百名士兵,没有带高级将领,甚至连千夫长都没有带。或许有人会说,田兰的武艺那么高,几乎都跟王双战成平手了,难道还打不过一百名士兵?
事实上还真是打不过的。田兰的武艺,跟赵云不同。这里说的不同,不是指武艺高低,而是指传承。赵云的武艺是有传承的。有传承,就有体系。那武艺里,就存在方方面面的考虑,因而破绽极少。而田兰的武艺,则是自学成才的。仗着一股狠劲,也能够上战场。但一遇到复杂的局面,就捉襟见肘了。
田兰和郑长是在出了潼关之后不久,被司马懿追上的。在弘农郡,田兰十分担心被追上,因而并没有什么耽搁。反而是出了潼关之后,田兰放松了警惕,自以为安全了。于是行程一下就慢了。后来就被追上了。
司马懿带人追袭田兰,先是要抓活的,然后才是死的。死的,是阻止田兰向田润报信。这样说,还不是怕田润会逃跑,而是担心田润会有什么反击措施。真要说起来,田润的智慧是远低于司马懿的。但是由于田润对历史有一定的预见性,再加上很多超越了时代的见识,就使得司马懿非常担心。所以,如果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要。
当然,最好还是抓活的比较好。抓了活的,司马懿手中便有了人质。能够要挟田润的人质还真的不多。田润的儿子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那里有个王越,司马懿不敢动手。除了田润的儿子,司马懿还真不知道谁与田润感情深厚了。直到确认田兰的身份,才给司马懿带来了意外的惊喜。田兰既然很轻率地到了陈留,就说明田兰跟田润感激极深,同时说明田兰可以作为人质。
因此,司马懿下令,神臂弓就不要放了。如果能够射中田兰和郑长的马匹,那当然好。可士兵的箭术,还是不大牢靠的。司马懿认为,围上去硬砍最可靠。反正致命的部位不准砍。最多就是一不留神,砍伤了田兰。那倒没有关系。只要不是重伤,只要还活着,那就足够了。
就这样,田兰躲过了神臂弓之灾。不过,在硬砍的过程中,田兰左支右绌,实难支撑。如果不是司马懿严令不准下死手,田兰早就没命了。前面总共打了三次,头一次田兰杀了七名士兵。第二次只杀了两名。第三次一名士兵都未能杀死了。
……
现在是第四次,还没正式开打,就遇着赵云了。赵云本来有一张质量非常好的钢盾,可挡神臂弓箭矢。但战马死亡的时候赵云忘了拿。此时,赵云就只有长枪。
不过还好,赵云迎上去的方向,就是田兰的方向。因为田兰,所以那九十一名田军士兵并没有放箭。否则前景堪忧。
司马懿这边,也看见了赵云,但却不认识赵云。连司马懿带士兵都想,仅一员武将,济得甚事?因此也就没有当回事。赵云马到,士兵们向赵云靠拢过来。赵云略微转向,以弧线绕过。沿线接战的二十几名士兵全被杀死,但却只有几人落马。多数人竟然还端坐于战马之上。由此也可看出赵云的枪法,当真是多一分力也不愿使。
赵云战马一圈,又杀了第二趟。毙敌总数就接近五十了。余下田军士兵惊骇莫名,立即四下奔逃。赵云再追了一程,又杀死十几人。
赵云看着剩下近三十名士兵跑得相当分散,也就不准备追了。谁知刚一拉缰,田兰就到了。田兰说:“子龙,那个将领,叫司马懿。一定要杀死。就是他,想要害我姐。”赵云顺着田兰的指引一望,见那司马懿已经跑出两百多步。弓箭也有所不及了。
第二卷 第832章 三姝团聚
第832章 三姝团聚
“带神弓了吗?”赵云当然问的是神臂弓。只不过他们的叫法,跟神仙视角不同。田兰说:“啊,没带。”赵云当即打马冲向几个已经毙命的田军士兵,自尸体上解下了神臂弓。再望司马懿,已是三百步左右的距离。赵云当即站在原地,拉弓放箭。这边拉完弓,那边又跑了三十几步。一箭射去,刚好把司马懿射翻。
赵云不是表演型的选手,而是沙场作战的武将。射的时候,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射的是后心正中。射死没有呢?还说不准。于是赵云翻身上马,过去察看。
原有几个田军士兵准备向赵云还击,但见司马懿落马,就没有继续抵抗的必要了。因而剩余几十残兵全作鸟兽散。
赵云跑到了位置,下马。上前一看,司马懿前胸后背已经洞穿。那个洞还有点大。洞大,其实就是因为后甲上面的熟铁片阻挡了一下箭矢所造成的。
对于三国时代来说,前胸后背洞穿,肯定就必死无疑了。不过,赵云想到,刚才那个女娃说这个人好像很重要,因而就准备割下人头。身一转,还没有迈步,赵云又想起,战马并不是自己的。因而自己鞍上的佩剑肯定就不在这儿了。
佩剑,很多人都佩在腰上。赵云没有。赵云放在鞍后,通常没有使用。赵云向司马懿踢了一脚,倒不是为了**,而是将其翻转一下。翻转之后,看到司马懿腰间果然有佩剑。赵云解了下来,割了司马懿的人头。
割的时候,赵云觉得那剑特别锋利,非常好使,似乎是什么神兵利器。割完之后,就没有扔掉。而是解了鞘,将剑上的血迹擦试了,装入鞘中。连剑带人头走回。人头,以头发为绳,挂于鞍后。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