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午后的霞光照耀在长长的水榭,记忆中的人逆着光缓缓而来,这么多年来,这个只是名义上的胞妹曾是支撑他走过长夜的光明与火炬,她总是仰望他、依赖他,总是大哥长大哥短。
&esp;&esp;她爱抿着嘴笑,再开心也要维持世家贵女的矜持,就怕被人背后议论说将军府里全是粗人,教养不出一个懂规矩的千金。
&esp;&esp;如同现在,分明是开心到弯了眉眼,她极力抑制嘴角,轻轻说了句,“是桂花,这个时节能见到,可真是难得。”
&esp;&esp;莫远顺着她小心翼翼的视线望去,花园的一角有株开得零落的金桂,桂香馥郁,却不堪午后西风渐起,慢慢地摇曳了一地。
&esp;&esp;片刻的宁静,直到他去而复返,摊开的掌心里是方绣有墨兰的手帕,上头呈着他特意拾来的一点黄。
&esp;&esp;手帕是她当年遍寻不着的旧物,原是被大哥拾去了。
&esp;&esp;莫兰想揶揄,一开口却是酸了鼻子,红了眼睛,半晌说不出话。
&esp;&esp;莫远将手帕仔细包好,轻轻放到她手心,说了句,“拿着。”
&esp;&esp;见她不接,他又递了递,“你喜欢。”
&esp;&esp;此时,夜色不觉深沉,银烛交光。
&esp;&esp;莫兰分明看见年少的她站在如火花灯处,听到他在身后焦急地喊了声乳名,她回首轻轻应了一声大哥,如今抬眼,却一切无法回头,她只能,只敢小心地问,“大哥,边疆有这花么?”
&esp;&esp;莫远深深看了她一眼,声音沉静:“那里一年有三季寒冷,不比宫里有暖房,这花在那里,开不了。”
&esp;&esp;莫兰一怔,脸突然不争气地红了起来。
&esp;&esp;“大哥种过么?”不然,怎么会知开不了呢。
&esp;&esp;莫远颔首,“当年出发前,我从老宅里移了一株走。”
&esp;&esp;莫兰微愣。
&esp;&esp;莫远看了四周,除了令他最为憎恶的燕不离不时抬眼打量他们,其他人对他们兄妹叙旧并无好奇。
&esp;&esp;他抓住机会,低声就问:“阿兰想看看么?”
&esp;&esp;“什么?”
&esp;&esp;她不解,他却不得不说的更为直白。
&esp;&esp;“西北的桂花,阿兰想去看看么。”
&esp;&esp;阿兰想去看看么?
&esp;&esp;莫兰因为一句意有所指的话,心里整个七上八下,她下意识想去找张妈拿主意,却见几位不相熟的夫人搭着手齐齐向她走来,当即露出温婉得体的微笑上前应对。
&esp;&esp;东桌上,莫远得人敬酒来者不拒,唯独——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不远处的燕不离,自嘲当初不该心慈手软造成一生悔恨,而如今,他仰头灌下。
&esp;&esp;再不会了。
&esp;&esp;三杯两盏过后,身旁的官员自觉亲近了些,凑近他人,却指着莫远低声私语道:“从前就听闻咱们这位大将军寡言少语,今日一见分明是眼高于顶瞧不上咱们这些拿笔杆子的,也不知是何缘故。”
&esp;&esp;身旁之人推他,示意注意分寸。
&esp;&esp;莫远沉声回道:“满壶不响,半壶晃荡,便是这个缘故。”
&esp;&esp;“你!”那人变了脸色。
&esp;&esp;“失敬。”他已起身朝其他桌走去。
&esp;&esp;“经年不见,将军清减不少。”
&esp;&esp;许多年过去,莫远以为自己终于能坦然面对这个将自己呵护珍藏多年的明珠偷走,又不加珍视的生死仇敌,可紧绷的肌肉之下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关节作响的声音。
&esp;&esp;擦肩过后,是听罢冷笑出声,是骨子里的冷漠回应。
&esp;&esp;“边关人心未附,自然比不得燕相在盛京高枕无忧。“
&esp;&esp;落在身后的,是燕不离无妨的一笑,眼神却像淬了冰一样寒冷。
&esp;&esp;燕不离是何等小人,莫兰与他夫妻多年如何不知,可笑当初大婚后,他与大哥曾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她竟天真的以为是大哥武人率性,看不起文人迂腐,还劝过大哥收收性子。
&esp;&esp;便是父亲都曾与母亲叹气说:“文人文人,长于言谈,疏于行动,达不到自己期望,又自以为是清高,非把攀高枝说成两情相悦一见钟情,她呀现下看不透,以后有的苦头吃。”
&esp;&esp;往后几年,她时常懊悔没有听进父亲曾经的劝告,又在一味退让和周全中越发的不快乐,痛心之余又自以为瞒下一切,能让两家相安无事,是对大家都好。
&esp;&esp;如今她有了心肝娇女,只要想到自己经历的会在女儿身上重演,便知自己错得厉害。
&esp;&esp;父亲母亲对她,如她对一一,望她能平安喜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