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有哪些特点 > 第23部分(第3页)

第23部分(第3页)

陈赓问:“你有绝对把握吗?”

张爱萍反问:“‘绝对’二字怎么讲?!”

陈赓说:“那好吧,待我向粟裕总参谋长报告再给你答复。”

张爱萍又追加一句:“要知道,我明天就要开始行动了!”

“我一定尽快告诉你。” 陈赓爽快地回答。

由于从北京到临海距离很远,有些地方的有线电路质量较差,他们两人的这一次次通话,前后折腾了几个小时。有时实在无法听清,还不得不由前线通信处的黄春参谋在电话总机中为他们二人传话。

在张爱萍等待总参谋部回话的时候,参谋方宗岳又接到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许世友要求执行总参谋部电报指示的命令:“把部队撤回,停止攻击一江山的作战计划……”

许世友副司令员还直接打电话给在石浦的第20军副军长黄朝天:“军委不同意打这个仗,你把部队拉回来!”

许世友在我军高级将领中素以性情直爽、脾气倔强著称。再加上他是黄朝天的老上级,这自然使黄朝天感到压力很大,左右为难。但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许世友副司令员固然是自己的老上级、好领导,他在得知军委、总部的通知,坚决贯彻并没有错。不过现在自己是以“浙东前指”副司令员的身份带兵出征的,因此自己的行动只能听命于眼下的直接领导张爱萍司令员。否则多头指挥,会使部队乱套。战场上的情况往往是在不断的变化。如果许世友副司令员了解了前线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做法是一定能够理解的。

当时,张爱萍接过这张抄件,浏览了一眼,便甩到桌子上。他果敢地右手一挥:“出发!”

一个参谋怯生生地问:“司令员,到哪里去?”

“头门山,前沿指挥所!”

陈赓把张爱萍坚决维护作战计划的意见向粟裕作了报告,身经百战的军事能手粟裕表示同意张爱萍的意见。但他让陈赓向国防部长彭德怀报告。

这时候,彭德怀正在中南海参加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他接到陈赓的报告后,顺便报告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当即征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意见,以不容置辩的语气对彭德怀说:“德怀同志,你是国防部长,就授权给你来下这个决心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毛泽东授权彭德怀下决心(3)

曾经横刀跃马南征北战了大半辈子的彭德怀,本来就同意张爱萍和“前指”的这一计划,他原先也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程咬金来。

这时,彭德怀当即批示:同意爱萍同志意见,战斗照原计划进行!

历史证明,攻占一江山岛战役时机的选择,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战斗命令一经下达,部队立即行动起来。

在战争时期,我军代代相传着一个老传统:“不谈个人问题”。干部战士中逢到有需要回家探亲,住院治病,谈婚论嫁,结婚找对象的,回答的总是一句:“等打完仗再说。”

现在,和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部队驻下来大休整,于是部队中积淀多年的“个人问题”,便自然地浮出了水面,特别是大龄甚至超大龄的营、连、排干部找对象结婚的终身大事,简直像岩石底下的泉水,一个劲儿地往外冒了。

这也难怪,十年征战几人回,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当年从这块热土地上走出去的小毛孩子,如今一个个都成了胡子拉碴的光棍小老头。

前一阵儿,找对象的热潮正在部队中悄然兴起时。但曾师长、张政委、王参谋长从南京回到了临海,一个解放一江山岛的备战热潮,将春潮初发似的婚恋情潮迅速推到了后边,这支老主力部队代代相传的那句老话“等打完仗再说”又一次响了起来。

这一天,刚好是第60师198团2营教导员平涛新婚的日子。他和新娘——师文工队的柴毓璋买了一点鱼、肉,在老乡家里请战友们吃了一顿饭,把两个人的背包一合,就算是办完了终身大事。

战事来得那么急促,已经32岁的新郎平涛真怕小自己11岁的妻子感情上接受不了。他看了看她的脸。柴毓璋脸上被幸福点燃出一片红晕,简直像一片绚丽多姿的彩霞轻轻地飘到她的脸上,令平涛感到几分羞涩,几分娇媚。她似乎有些为即将奔赴前线的丈夫担心,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伤感情绪。她毕竟也是个兵,而且经受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懂得战斗的召唤对军人意味着什么。

倒是平涛自己听到消息,心里总感到很内疚,因自己工作忙,对妻子一直关心不上,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觉得对不起柴毓璋。小柴揣摸到丈夫的心思,拉住他的手,神色庄重地说:“难道革命军人结了婚就不能去打仗了吗?就不能牺牲自己了吗?是革命军人,就要随时准备为国家做出牺牲。”柴毓璋又安慰平涛:“既然我作了革命军人的妻子,当然是有思想准备的。你放心地去吧!我也要回文工队去了。你在前线好好带领部队打胜仗。我在后方做好战勤工作来支援你们。我等着你胜利归来。”

战斗英雄沈树根和妻子寿美英走进恋爱季节的故事,又有其特色。

从1954年以来,沈树根就经常被邀请到地方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作报告。他不仅事迹动人,而且仪表堂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