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雪中的女孩二次元 > 第十一章 奇特的茶壶(第1页)

第十一章 奇特的茶壶(第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淘古董的贩子都赚的盆满钵满。乡下虽然没几户有钱人,但是有的家里也富裕过,祖上传下来一些老物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宝贝,古董贩子几句一忽悠,老百姓三文不值二文的就卖了。一九五几年,一个古董贩子走到我们村,口渴了,就去村口王老太太家讨碗水喝。王老太招呼客人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进屋拿出一个旧茶壶和一个杯子,用冷水简单冲洗了一下,把刚烧好的开水倒进了茶壶,又倒了些开水烫烫杯子。

只见老太太提起茶壶,就倒出了一杯茶水,清香扑鼻。刚刚明明没看见放茶叶进去,古董贩子有点疑惑。等老太进屋后,古董贩子赶紧打开茶壶盖看看,不看还好,一看可不得了,茶壶里一片茶叶也没有。这可把古董贩子开心坏了,但是脸上不能表现出来。和老太太有的没的聊了半天以后,古董贩子表示自己挺喜欢这个茶壶,希望老人卖给他。老太太笑笑说“我这个茶壶很旧了,也用习惯了,不卖不卖。”古董贩子磨了半天,老太还是不肯,于是开出了3000元的高价。这可把老太整懵了,就让古董贩子过两天再来,这件事要问过老头,自己做不了主。

晚上老头回来了,老太太就把这个事情说给老头听。老头也不懂人家为何要买自家这个旧茶壶,这个旧茶壶原先是老头爷爷的,年头太久远了,天天拿来泡水喝,上面全是茶渍。3000元,想都不敢想的数字,附近几个村都没有一个万元户。第三天古董贩子来了,老太太笑着和贩子说“哎呀,这么个破茶壶。你给我们这么多钱,我都不好意思,我啊帮你把茶壶洗干净了!你看看!”

贩子一听这话,赶紧接过茶壶,打开盖子一看,确实洗过了,还刷的很干净。古董贩子气的直跺脚,扭头就要走。老头拦着问原因,原来这个茶壶的卖点就是陈年的茶垢,洗掉了,也就没有价值了。老头感觉让人家白跑一趟,有点过意不去,就跟贩子说:“我们村原来有个地主,后来子孙不争气,没落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可以去他们家看看,兴许还有点东西。”

听话听音,古董贩子一听这话就知道有门,掏了20元钱给老夫妻俩作为感谢,就根据老头指的方向找过去了。老头说的是真的吗?一点不假,村中间的王家就是,王财主还活着呢。听爷爷说王财主以前出门,披着大斗篷,骑着枣红的马,叼着烟斗,威风的不得了。

如今王财主家只有3间破瓦房,人也老了,儿子也没有娶妻,父子俩相依为命。这个古董贩子去王财主家,有没有淘到宝贝,就不得而知了。

我问爷爷我们家有什么传家宝吗?爷爷苦笑着说:“本来是有的,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喝酒,又没有钱买,怎么办呢?就偷偷地把太太的铜钱拿出去换了钱,赌钱喝酒,现在想想也恨自己那个时候不懂事。老人留下的一点家当,一起败光了。四十多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死了。好了之后,我就戒酒戒赌了,靠着老子传下的弹棉花的手艺,养家糊口。”

爷爷转身看看在烧饭的奶奶说:“你太太和奶奶家,原来都是地主。如果不是她们的父亲赌博成瘾,输光了家产,也不会进我们老李家的家门。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宝贝的话,你奶奶的弟弟手上有2件,一个护心镜和一颗夜明珠。有一次在他家里喝酒,酒过三巡,越聊越起劲,他走到楼上拿了个包下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给我看,里面是一个护心镜,保存的很好,我要看夜明珠,跟我说是卖掉了。”护心镜是古代将军打仗时穿的盔甲上,镶嵌在胸口保护心脏的铜镜。难道奶奶祖上有做过将军的?没听说啊!

我兴奋地问爷爷:“舅爷爷从来弄来的宝贝?”

爷爷把手里的书放在了腿上和我说:“你舅爷爷这个人多精明,他跟我说是在窑厂干活的时候,他们从土里挖出来的。几个工人没有声张,悄悄地一人一颗分掉了。夜明珠那是罕见的宝贝,还一人一颗,他当我好糊弄哦!这2样东西指定是你奶奶的父亲传给他的,几杯酒一喝,把秘密说出来了。又怕几个姐姐要跟他分钱,就撒谎说是自己挖到的。他这套说辞,骗骗他那些不识字的姐姐们差不多。不过,你舅爷爷这些年对你奶奶很好,我们哪会要他的东西啊!家传的宝贝留给儿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不眼馋。”

我奶奶身体不行,太太虽然七十几岁,但牙齿一颗没掉,身体非常硬朗。经常做吃的给我吃,每年冬天,太太就指导我爸在家里磨豆腐。

当年新收的黄豆,提前一晚泡在水里,石磨洗干净,准备好一块雪白的大纱布。房梁上挂一根绳子,底下吊着一个活动的十字的圆圆的木头架,纱布四个角分别系在木头端部的孔里。爸爸负责转动石磨,太太负责少量多次的添加黄豆。石磨底下用一个干净的大盆接着。黄豆磨完以后,在盆里加开水,就用纱布滤掉豆渣,豆渣多了以后就晃动纱布,最后把纱布里的豆汁尽量挤完。

过滤后的豆汁在锅中煮沸,这时候太太就会装3碗豆汁,撒点白糖,又香又甜。然后把锅里的豆汁装到木盆里,加一点卤水在豆汁里,也可以加一点石膏粉,充分搅拌均匀,豆花成型以后,在四方的模具里铺上纱布,把豆花一勺一勺装进去,最后把上面的纱布叠好,盖上模具盖子。最后把石磨压在上面,等水分满满从豆花中挤压出来,豆腐就做好了。做好的豆腐,用刀划成小块,放在装了水的水桶里,每天换一次水,可以吃好多天。看着很多,几家一分,也就没多少了。

豆渣加点葱花和盐在锅中炒一炒,就变成了一盘菜,口感有点粗,我不怎么吃,都是太太吃。我喜欢吃炒豆腐,菜籽油烧到冒烟,把豆腐倒进锅里,轻轻翻几次面,加点辣椒酱,一碗水,盖上锅盖,小火焖5分钟,起锅前撒点蒜段,配上白米饭,我能吃下2小碗饭,小肚子胀的滚圆。

做豆腐是非常辛苦的,我们隔壁村有一家专门做豆腐的,夜里一点就要起床,天亮豆腐做好了,便骑着三轮车到附近村子里叫卖,一块豆腐就1元钱。这位勤劳的父亲,就靠着做豆腐养活了一儿一女。有一次我从办公室路过,刚好看到卖豆腐的提着一大塑料袋的硬币,来给他儿子交学费。

上课的时候,卖豆腐的儿子和同桌打闹,被语文老师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骂“你父亲那么辛苦,你还不好好学!你老子提的那是硬币吗?那是血汗钱!你还不好好学,你看看你考的那点分数,对得起谁?”我突然特别羡慕这位同学,他有一位勤劳的父亲。撑船打铁做豆腐,号称3种最吃苦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总有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淘古董的贩子都赚的盆满钵满。乡下虽然没几户有钱人,但是有的家里也富裕过,祖上传下来一些老物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宝贝,古董贩子几句一忽悠,老百姓三文不值二文的就卖了。一九五几年,一个古董贩子走到我们村,口渴了,就去村口王老太太家讨碗水喝。王老太招呼客人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进屋拿出一个旧茶壶和一个杯子,用冷水简单冲洗了一下,把刚烧好的开水倒进了茶壶,又倒了些开水烫烫杯子。

只见老太太提起茶壶,就倒出了一杯茶水,清香扑鼻。刚刚明明没看见放茶叶进去,古董贩子有点疑惑。等老太进屋后,古董贩子赶紧打开茶壶盖看看,不看还好,一看可不得了,茶壶里一片茶叶也没有。这可把古董贩子开心坏了,但是脸上不能表现出来。和老太太有的没的聊了半天以后,古董贩子表示自己挺喜欢这个茶壶,希望老人卖给他。老太太笑笑说“我这个茶壶很旧了,也用习惯了,不卖不卖。”古董贩子磨了半天,老太还是不肯,于是开出了3000元的高价。这可把老太整懵了,就让古董贩子过两天再来,这件事要问过老头,自己做不了主。

晚上老头回来了,老太太就把这个事情说给老头听。老头也不懂人家为何要买自家这个旧茶壶,这个旧茶壶原先是老头爷爷的,年头太久远了,天天拿来泡水喝,上面全是茶渍。3000元,想都不敢想的数字,附近几个村都没有一个万元户。第三天古董贩子来了,老太太笑着和贩子说“哎呀,这么个破茶壶。你给我们这么多钱,我都不好意思,我啊帮你把茶壶洗干净了!你看看!”

贩子一听这话,赶紧接过茶壶,打开盖子一看,确实洗过了,还刷的很干净。古董贩子气的直跺脚,扭头就要走。老头拦着问原因,原来这个茶壶的卖点就是陈年的茶垢,洗掉了,也就没有价值了。老头感觉让人家白跑一趟,有点过意不去,就跟贩子说:“我们村原来有个地主,后来子孙不争气,没落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可以去他们家看看,兴许还有点东西。”

听话听音,古董贩子一听这话就知道有门,掏了20元钱给老夫妻俩作为感谢,就根据老头指的方向找过去了。老头说的是真的吗?一点不假,村中间的王家就是,王财主还活着呢。听爷爷说王财主以前出门,披着大斗篷,骑着枣红的马,叼着烟斗,威风的不得了。

如今王财主家只有3间破瓦房,人也老了,儿子也没有娶妻,父子俩相依为命。这个古董贩子去王财主家,有没有淘到宝贝,就不得而知了。

我问爷爷我们家有什么传家宝吗?爷爷苦笑着说:“本来是有的,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喝酒,又没有钱买,怎么办呢?就偷偷地把太太的铜钱拿出去换了钱,赌钱喝酒,现在想想也恨自己那个时候不懂事。老人留下的一点家当,一起败光了。四十多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死了。好了之后,我就戒酒戒赌了,靠着老子传下的弹棉花的手艺,养家糊口。”

爷爷转身看看在烧饭的奶奶说:“你太太和奶奶家,原来都是地主。如果不是她们的父亲赌博成瘾,输光了家产,也不会进我们老李家的家门。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宝贝的话,你奶奶的弟弟手上有2件,一个护心镜和一颗夜明珠。有一次在他家里喝酒,酒过三巡,越聊越起劲,他走到楼上拿了个包下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给我看,里面是一个护心镜,保存的很好,我要看夜明珠,跟我说是卖掉了。”护心镜是古代将军打仗时穿的盔甲上,镶嵌在胸口保护心脏的铜镜。难道奶奶祖上有做过将军的?没听说啊!

我兴奋地问爷爷:“舅爷爷从来弄来的宝贝?”

爷爷把手里的书放在了腿上和我说:“你舅爷爷这个人多精明,他跟我说是在窑厂干活的时候,他们从土里挖出来的。几个工人没有声张,悄悄地一人一颗分掉了。夜明珠那是罕见的宝贝,还一人一颗,他当我好糊弄哦!这2样东西指定是你奶奶的父亲传给他的,几杯酒一喝,把秘密说出来了。又怕几个姐姐要跟他分钱,就撒谎说是自己挖到的。他这套说辞,骗骗他那些不识字的姐姐们差不多。不过,你舅爷爷这些年对你奶奶很好,我们哪会要他的东西啊!家传的宝贝留给儿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不眼馋。”

我奶奶身体不行,太太虽然七十几岁,但牙齿一颗没掉,身体非常硬朗。经常做吃的给我吃,每年冬天,太太就指导我爸在家里磨豆腐。

当年新收的黄豆,提前一晚泡在水里,石磨洗干净,准备好一块雪白的大纱布。房梁上挂一根绳子,底下吊着一个活动的十字的圆圆的木头架,纱布四个角分别系在木头端部的孔里。爸爸负责转动石磨,太太负责少量多次的添加黄豆。石磨底下用一个干净的大盆接着。黄豆磨完以后,在盆里加开水,就用纱布滤掉豆渣,豆渣多了以后就晃动纱布,最后把纱布里的豆汁尽量挤完。

过滤后的豆汁在锅中煮沸,这时候太太就会装3碗豆汁,撒点白糖,又香又甜。然后把锅里的豆汁装到木盆里,加一点卤水在豆汁里,也可以加一点石膏粉,充分搅拌均匀,豆花成型以后,在四方的模具里铺上纱布,把豆花一勺一勺装进去,最后把上面的纱布叠好,盖上模具盖子。最后把石磨压在上面,等水分满满从豆花中挤压出来,豆腐就做好了。做好的豆腐,用刀划成小块,放在装了水的水桶里,每天换一次水,可以吃好多天。看着很多,几家一分,也就没多少了。

豆渣加点葱花和盐在锅中炒一炒,就变成了一盘菜,口感有点粗,我不怎么吃,都是太太吃。我喜欢吃炒豆腐,菜籽油烧到冒烟,把豆腐倒进锅里,轻轻翻几次面,加点辣椒酱,一碗水,盖上锅盖,小火焖5分钟,起锅前撒点蒜段,配上白米饭,我能吃下2小碗饭,小肚子胀的滚圆。

做豆腐是非常辛苦的,我们隔壁村有一家专门做豆腐的,夜里一点就要起床,天亮豆腐做好了,便骑着三轮车到附近村子里叫卖,一块豆腐就1元钱。这位勤劳的父亲,就靠着做豆腐养活了一儿一女。有一次我从办公室路过,刚好看到卖豆腐的提着一大塑料袋的硬币,来给他儿子交学费。

上课的时候,卖豆腐的儿子和同桌打闹,被语文老师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骂“你父亲那么辛苦,你还不好好学!你老子提的那是硬币吗?那是血汗钱!你还不好好学,你看看你考的那点分数,对得起谁?”我突然特别羡慕这位同学,他有一位勤劳的父亲。撑船打铁做豆腐,号称3种最吃苦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总有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