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花了两个小时仔细修改了一遍,高燕老公已经吃好了,见妻子终于停止,转身去热饭,心中对于那位让自己老婆忙碌的学生有些意见了。
两个小时是改不完的,后面还有数据要演算,打算吃完饭再继续,高燕心中有些怅然若失,新政治课题她好像没帮上什么忙,自己什么都没干。
按理说应该高兴才对,说明自己的学生是个天才,但是这个研究从一开始到最后成果出来,她都没帮上什么忙,所以才会花这么多心思帮苏北语修改,算是弥补一下。
第204章熬夜没黑眼圈不是很正常吗
另一边的苏北语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发的邮件对导师造成了影响,她现在正在找关于计量经济学的新技术。
因为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用以前的方法研究计量经济学方面的问题有些吃力,想尝试用别的方式能不能用。
离散选择模型适用于微观计量,但是如果用来研究宏观如何,虽然不被看好,但就算错了也无妨。
有趣的是,在设定模型的时候弄错了数据,上调了一点,得出的结果却是一样,后面苏北语检查的时候才注意到自己用错了数据。
改过来后发现结果变了,经过多次演算,才确定不是自己错了,是找的资料出错。
原作者没有在确定变量间的数学关系时失误,导致数据出错,苏北语立马反馈,将自己的结果连带着一起上传,第二天那篇文章就被下线了。
在做模型的时候,苏北语还花时间做了某些不被注意到的点,因为模型只能抓主要因素和主要特征,必然要舍弃某些点。
这些点可能就有她要的内容,不能放过,对于误差她都在减少减少再减少,作为自己的主课题,她不会放过一丝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流传至今是有道理的。
只是计量经济学要研究的内容很多,牵涉的细节也多,苏北语不得不多实验,而且有些东西是找不到文献和参考的,只能自己做。
不懂的就记下来问导师或者夏教授,反正导师给了她一个随时联系的承诺,而夏教授也乐意她请教问题。
午睡起来,苏北语去校门口迎接周歉,看着周歉手里提着两大袋零食,苏北语笑着接过。
“你够可以的,自己来学校里享受,把我扔在公司,你怎么忍心的。”
周歉抱怨道。
“我在学校也不轻松好吧,每天要学这学那的,也很累的。”
“呵呵,这是你自找的,我看你啊,就是离不开学校,别告诉我你还想读博啊!”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