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孙殿英大嫂 > 第8部分(第3页)

第8部分(第3页)

三姨太信心十足地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孙殿英没读过什么书,也听不懂,直愣愣地问:“是啥意思?”

三姨太说:“是汉刘邦对付西楚霸王项羽的办法,只要你听着我,包你脱离险境,安全抵达北平。现在日军逼近平津,民众抗日情绪高涨,凭着你热河抗战的声誉,拉起一支队伍我想不会有多大问题。”

一说起拉队伍,孙殿英心里痒痒的,这种人一天离了队伍,就像丢了魂似的。他站起来说:“今晚咱就走吧,这地方我一天也不想多呆。”

三姨太笑笑,又把他按在椅子上说:“着急,也不能恁着急,现在走,能走得脱吗?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我安排好了,再告诉你。”

从此以后,孙殿英和三姨太卿卿我我,亲亲蜜蜜过了一段安定的日子,白日二人或信步园林,或漫游悬瓮山,晚上逗逗孩子,抽抽大烟,床第之间免不了云雨飞度,巫山春潮,日子安逸自在。

闲暇无事,三姨太买来书籍报刊念给孙殿英听,给他讲国家大事,讲全国各地人民抗日的事情,讲日军侵华的局势。她还亲书一副条幅,贴在室内,上书: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她向孙殿英介绍这首古诗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教育孙殿英效法先贤,抗倭救国。一谈到这些事,三姨太滔滔不绝。孙殿英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听得孙殿英心情振奋,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拍案而起:“他娘的,日后老子若是有了军权,也一定学学岳飞、戚继光、李广。那怕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我可不学苏武,活得太窝囊。”

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晋祠门外来了两辆黄包车。由于春寒,车围蒙得甚严,从外边根本看不见车上的人。临近门岗,黄包车停下,从为首的车上走下三姨太张玉娟,他对门岗的卫兵说:“后边是老孙的堂弟,想来看看老孙,一路劳顿得了伤寒,就不用下车了。”警卫员也知道孙殿英同阎主席的关系非同一般,从不严加盘查,就让他们进入园内。

黄包车径直向园内走去,在孙殿英的住房门外停下。三姨太扶着所谓的孙殿英的堂弟,步入室内。孙殿英和小保姆正在逗小孩玩,见有生人进来,慌忙站起。三姨太对孙殿英说:“老孙,这个人你看看认识不认识。”

来人脱去大衣,去掉围巾、帽子,孙殿英看着笑了。不是要笑,此人模样同孙殿英如出一母,也是五短身材,肥肥胖胖,脸上竟然也有十多个黑麻子。此人见到孙殿英俯首便拜,口中说道:“小的一生坎坷,走投无路,请孙将军收留。”

孙殿英愣着问三姨太:“这人是谁?”

原来此人叫莫云汉,三十有六,河南洛阳人,自幼未曾读书,学了一身武艺,枪法百发百中,家中父母皆无,在洛阳一家药材行做保镖。一次护送药材到北平,不想半路让土匪劫了,走投无路,流落北平。这天三姨太上街回来巧遇莫云汉,错把莫云汉当做孙殿英,若不是莫云汉比孙殿英年纪小10多岁,真是叫神人亦难认出。想到孙殿英仕途凶险莫测,找个替身也有无穷的妙用,于是张玉娟收留了他,暂让在厨下当一名厨子。想不到几个月以后,真的派上了用场。

三姨太急切地说:“老孙,事情宜急不宜缓,早走早安生,迟恐有变。你现在就走,黄包车就在门外,出去晋祠一里之外有座小桥,那里有人接你。我和云汉在这里闲住几日,吸引警卫视力,待你回到北平,我们立即撤离。”

老孙见三姨太安排得如此天衣无缝,内心暗自佩服,时间紧急也不便多说,换上莫云汉的衣物,匆匆跨上黄包车消失在漫漫的夜色之中。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节   全身而退

黄包车沿着盘山路缓缓行驶,拐弯处的小河上果然有座小桥,踏上小桥,对面的黑影里闪出十多个人影,什么东西叮当作响?定然是他们带着家伙。这伙人堵在桥头,是谁悄声喊着:“是莫先生吗?”

一听话音,孙殿英便听出是魏月恭。他小声骂着:“月恭,你小舅子还不快来接我,瞎咋呼啥哩!”

魏月恭是孙殿英夫人魏氏的亲侄,论辈份该叫老孙姑夫,他是孙殿英一手提拔起来的,忠心耿耿,有魏月恭来接他,他的心放下了一半。

魏月恭口里喊着“姑夫”跑上来,一拉住孙殿英的手,倒有孩子见到母亲的感觉,一时泪如泉涌,抽泣着说不出话来。

孙殿英骂着:“你小子咋恁没出息,多天不见面,见面是哭啥哩!”

魏月恭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刚张开嘴便被孙殿英打断:“甭说,啥也甭说。有啥屁回去再放。我是莫先生,军长、司令都不准叫,谁叫错看我不收拾他才怪哩!”话语俨然一副军长、司令的派头。

这伙人拥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