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身穿黑衣银甲的将军,将一副巨大对联扔在一个小兵身上。
小兵可怜巴巴跌坐在地上,旁边是倒了的梯子。
而说话的将军还在骂骂咧咧。
楚萧来之前就打听过,校场这边一共有三位教官,分别是宁晟的父亲宁远知,郑世昌的父亲郑少秋,和三品将军皇甫夜华。
前两位主教骑射摔跤,近战肉搏术,后一位主教战略策论,研究军备武器,管理军营法纪。
而眼前这位将军,便是大名鼎鼎的宁知秋。
宁知秋长得魁梧彪悍,肌肤黝黑,说话的时候双手背后,方正的下巴高高昂着,浓密的胡子一颤一颤,凶得很。
另一位将军则慵懒地靠在柱子上,满脸的碎胡渣,也不知道多久没整理过。
他没穿军装,只穿了黑色袍子和黑色狐皮大氅,袍子的扣子松散着,露出胸口依稀可见的肌肉线条。
“哦,不就是个对联吗?掉下来再挂上去就是了。”
小兵听到这话,赶忙站起来,将没打理好的横幅挂到司马监的屋梁上。
瞬间,一副两米长的对联暴露眼前。
只见上面用刚劲有力的字体写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看到这个对联的瞬间,楚萧愣了下。
这不是他在醉仙楼诗会厅读的那首诗吗?
怎么会出现在军营?
这时,宁远知也看到了楚萧,冷着声音骂道:“那边两个,新来的?”
“新来的士兵先去报告体检,向司长报告,不懂吗?”
大乾军营一共四个部,总兵四千人。
其中五人为一伍,十伍为一队,十队为一司,一个司长管理五百个士兵。
新兵前来报告,不管去哪个部门,都要先到司长那报告。
孙二宝见宁远知看来,吓得拉起楚萧的胳膊,往校场报告处冲。
“看到了吧?这人就是宁老将军宁远知,我先前在大乾风云人物志上看过他的画像,没想到本人比画像上还要凶,咱们惹了他儿子,肯定要倒霉了。”
楚萧的心思根本不在宁远知身上,他只是好奇,那首诗怎么会出现在军营。
看来,醉仙楼的事已经传遍京都,那他这首诗会不会也传到陛下耳中?
大乾虽然重视武道,但文学造诣上也没放松。
尤其不久前九国还举办了诗词大赛,各国文坛北斗使出看家本领为国争光。
偏大乾没有一首拿得出手的诗词,被其他国家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