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为椭圆形竖窑,又称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几个主体结构组成!”
陈宇指着地上的泥砖说到。
他抬头望了望天,黑夜即将来临。
“趁着还有点儿天光,我得马上将窑炉弄出来。”
他走到柴堆前,拿起一根圆木,然后像擀面团似的,将其中几块泥砖压成了厚度约莫十厘米的泥片。
“擀开的泥片弄成弧形,拼接起来,连接处插上青竹片固定,外面按压粘合,再用湿泥涂抹,这样火膛就做好了。”
下面的火膛像个被切开了顶的圆形罩子,直径有一米多。
“接下来要制作窑室,窑室,也就是放置陶器的地方,我需要制作一个圆形托盘,然后打上很多圆孔,它的原理,其实跟蒸馒头有些相似。”
“蒸馒头,圆孔里冒出的是水蒸气,这个就不一样了,这个叫出焰口。”
“木柴焰火的温度,一般而言能有个七八百,外焰能达到一千以上,但需要助燃环境。”
“窑炉的意义,除了让陶器瓷器受热均匀以外,就是给木柴提供这种环境。”
“木柴烧制的过程中,不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烟尘,同样是可燃物质,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细微的炭粒等等!”
“而借助窑炉,通过进气口提供空气,火膛里的木柴和可燃物质充分燃烧,火焰的温度会再度攀升,外焰从出火口中冒出,煅烧窑室当中的陶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到高温陶。”
“相比低温陶,高温陶拥有表面光滑,坚固度更高,不易吸水,便于清洁等优势,这就是我一定要搭建窑炉的理由。”
说话间,陈宇已经弄好了窑室的圆托。
最后要制作的,就是窑顶和烟囱了。
这两件东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花了十几分钟,窑炉的主体结构全都做好。
陈宇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搬到柴堆上,又找来树叶覆住,然后抓了把干草,在篝火堆里引燃。
“忙活了一个傍晚,总算到这一步了,从起火到温度合格,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把窑炉烧至砖块的硬度,又得八十分钟。”
“接下来三个小时,咱们就坐在院子里盯着吧,希望一切顺利!”
陈宇心里还是相当忐忑的。
毕竟烧陶这种事情,不管是前世今生,他都没有干过,刚才所讲的那些,全部都是理论知识。
他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反正泥砖还多,容错率是有的,大不了今晚不睡了。
在屋子找到鲨鱼肉干,陈宇想了想,用铁丝锯切了两块下来,每块差不多两斤。
“水友们,有件事一直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其实椰子蟹的事情,是引起了一波争议的。”
“一部分人认为,那本来就是我的猎物,去要回来为啥还要跟别人谈条件。”
“但大部分水友,还是赞同我的处理方式。”
“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法制社会,荒岛求生,并不意味着回归原始,我们依旧要遵循现有的法制法规和道德标准。”
“李云澜说得没错,椰子蟹是岛上的公共资源,易子阳说得更没错,是我自己看管不力,才让它逃跑。”
“从道德层面上来讲,他们完全没有义务将椰子蟹还给我,也当然可以不接受我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