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谦也就放开胆子,逕直来到书桌前了。
只见铺在案前的那幅画卷,却并不是“剎那风华图”。因為听周翩翩所说,剎那风华图是不可名状的,不属山水不属人物也不属於任何的题材套路,以周谦的本事,应该是没有可能看得懂的。
可是眼前此幅图卷,却是清丽简洁,一目了然的工笔山水。
此画卷中所绘的大山,山顶上的坡峦起伏,形态好像是一头俯伏回望的石砌雄狮!而那雄伟大山之下,则是迴延一水,深沉内歛地流淌而过。
此画刚柔兼备,而且结构严密,自身就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周谦仔细看去,只觉此图的工笔描绘,鉅细无遗,栩栩如真,甚至看深一点,还真能看出这山体上的苍翠草木,正在迎风摇曳;而那背景上之淡白浮云,也在缓缓变化;山下之河,无波慢流,却是暗蕴巨大生机!
周谦一观此图,便是痴了。好像他的三魂七魄,都给融入进了图卷中的天地,一时化成山脚下的一株小草,一时又代入成了浮云……深陷其中,不亦悦乎。
慕容如雪稍稍运转修為,乾咳一声,才把周谦从入迷状态中拉扯回来。
他还在回味著刚刚那入迷中的精神境界,
依依不捨。他看看画卷,又看看慕容如雪,只觉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却又词穷,一个字儿也都说不出来。
“谦儿,你进入了画中意境了吗?”慕容如雪问道。
周谦一愣,马上点了几次头。她说得对,他刚刚确实是进入了画中之意境!
“谦儿刚刚所感受到的,便是儒门六艺中的“书”之一道,“画”之一技,修為超凡之后,所达到的“意境级”领域。这其中之玄妙,往往不可名状,谦儿能以凡夫之眼力,一窥此境界之玄妙,可见谦儿对於儒道,还是有相当天赋。若是给一般凡人观看的话,不过是一幅寻常山水图画而已。”慕容如雪道。她的语气中,明显透著讚赏之意。
“谦儿总算是见识到娘亲的修為了。谦儿……嘆服。”周谦这是由衷之言。儒门意境,对於周谦,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一个领域,稍稍一窥,便是极大之心灵震撼了。
慕容如雪笑而不语,让手上之工笔沾了墨,便继续為此图作最后之润饰。
周谦看著那工笔之飞跃灵动,也是看得痴了。这绘画的过程,就是一幅让人看得心情愉悦的画面。他在胡思乱想:这便是所谓的行為艺术吧,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啊!
慕容如雪伏案绘画,周谦在旁相伴,两人都没有作声,仅以案中之画,作為心神沟通之渠道。这相处的私密时光,让这两母子之间的感情,得到了丰富的滋润,大大弥补了周谦长年自闭所导致的疏离感。
当慕容如雪添上了最后一笔后,再仔细检视了一遍画中的各个部份,觉得再没有加添一笔的餘地了,方才把工笔搁下。
她的掌心凭空变出一方印章,压了压朱砂,便在图中的空白一角,盖上了三界六道赫赫有名的“清河”之印。
画作完成。
顿时此幅图卷,掀起了好几轮透明的涟漪波动;画中山水,好像最终被赋予了真正的生机,看上去比刚刚还要真实!周谦甚至有这麼一种错觉,要是他一不留神,一手按在桌上,压到了此图,便会掉进这画卷中的世界里去!
“此幅画作,名為“狮山香川图”,此乃是娘於尚未出阁之前,所绘的所谓“下山之作”。当年正是这幅画卷,好不容易地得到了你外祖父的认同,这才默许你娘离家歷练。你娘曾於三界六道,访遍无数大儒名士,参与过无数次的赏画竞画大会,此图也曾為你娘赢取过不少的名誉和掌声!所以,此图对於你娘来说,可谓是成名之作,是寄托了很多感情之物。”
“谦儿虽然不諳画意,但还是能感受到娘為此幅画卷中所倾注的心血。”周谦道。
“谦儿,你将要出外歷练,娘虽然既不捨,又忧心,可是总不能永远把你困在府里,把你驯养成一头折翼雄鹰。年青人,还是当要出去闯一闯的,就正如你娘,年青时也曾出外闯过一样。可惜你并非儒道中人,娘也没有甚麼合适之物,可以送你傍身,此幅狮山香川图,就权当是娘送赠给你的出行礼物吧。”
“可是,这是娘的心血宝贝,谦儿万万不能接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