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呀,什么活会不累呀?你就是想得太简单,还是听老人一句劝,好不好?”林奶奶在乡下过了大半辈子,哪会被那么几句话给唬住,又开始劝说起来。
“可是,奶奶,我一点也舍不得你们,我从小跟着你们长大,我不想去城里,不想离开你们。我知道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所以才会离婚,所以才会有别的孩子。难道你也不要我了吗?”林夙被林奶奶说急了,想到爷爷的腿,再次湿了眼眶,她必须说服奶奶,便故意将她一直没说过得话说了出来。
“诶呦,我的妮子啊,别哭,别哭,奶奶怎么会不要你呢?你想留在家里就留在家里,奶奶不说了,不说了啊,奶奶也是想着为你好,你想陪着奶奶,奶奶高兴还来不及呢。不哭了啊,不然就成丑姑娘了!”林奶奶听到林夙的话,一下子就慌了,忙摸摸她的脸答应了下来。
“就知道奶奶最疼我了,我,我没哭,只是,只是眼睛进了沙子…真的…”林夙用手擦了擦眼角,不承认自己真的哭了,听到耳畔的笑声后更是抬不起头来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对于搞定自家爷爷奶奶,林夙还是很有信心的。自从她4岁时父母离婚,两人找到各自的归宿,就都不愿意再去抚养她这个多余的女儿了。对于自己儿子的无情,林爷爷林奶奶很是愤怒,也很无奈,看着自个那么小小一点儿大的孙女那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和林夙父亲断绝了关系,将近20年了,虽然她爸爸开始时还每年过年都提着礼品来,却被爷爷奶奶赶了出去,然后渐渐地就再也没来过了,爷爷奶奶态度也一直很坚定,不肯原谅他。
虽然自己想利用爷爷奶奶关爱达成目的很不厚道,但她知道,自己也没有别的好法子,能说服他们了,毕竟重生这种事情不是谁都能接受理解的。
得到了爷爷奶奶的谅解以及支持,林夙满心欢喜,恨不得马上去蜂厂拉几个蜂箱来,不过因为当天晚上刮来的台风,计划只能搁浅,要等到雨过天晴才能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江江有存稿的呦,友友们快点来收藏、评论吧!
☆、准备
林夙虽然说的容易,但实践下来却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养蜂远远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就拿她家来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这两年就没种过稻子,几亩水田都是租给同村的人,每年秋天收一些打好的谷子,虽然没有签合同,但人家今年的秧苗都已经插下去了,也不好现在要回来,家里的水田只能等收了稻子再开始收拾了。
还有养蜂除了要有最关键的蜜蜂、蜂箱之外,蜜源也是必不可少的,林夙家只种了一亩多地的油菜花,根本不能提供太多的资源,今年想要收获到大量的蜂蜜想来是不太可能了。不过林夙却并不打算放弃这项计划,她觉得蜂蜜对于人体健康还是很有好处的,就算不能养多少,但能提供给自家爷爷奶奶的话也是很不错的。
借了村里人的车子,林夙根据网上提供的地址去到了离桃源村最近的一个蜂厂,想要买几个箱蜂回去。拨打了她存下的号码,手机里传来嘟嘟的声响,不一会就接通了电话,林夙告知了对方自己的来意,对方很快就出门迎接,说要带她到蜂厂四处转转,也让她尝了一下他们的蜂蜜。
这家蜂厂说是蜂厂,其实就像一个家庭作坊,也没有招人帮忙,平时都是蜂厂老板一家子在打理。进了大门,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屋子里存放着各种器械,还包扩了包装的设备。蜂厂老板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林夙去了自家的地里,让林夙看看他家的蜜蜂。
他家的地离家还是有段距离的,开车花了十分钟,才到达了地里。林夙看着眼前种满了油菜花的田地,很是惊艳,她家虽然也种植了油菜花,可却她却从来没看过这么大一片的油菜花海。据蜂厂老板所说,这片油菜花占了36亩地,每年除了蜂蜜的收入之外,还能打将近7000斤的菜籽油,也算是格外的收入了。
走了一段小路,林夙到了蜂厂老板放置蜂箱的地方,现场尝了尝刚采下来的蜂蜜,感觉和外面掺了糖的蜂蜜很不一样,口感柔润适口,甜而不腻,有着沁人心脾的蜜香。尝了这家蜂厂的蜂蜜之后看着忙碌的进出蜂箱的蜜蜂,林夙很是果断的直接拍板要买。
通过搜索百度,林夙知道选择蜜蜂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每箱蜂都有一个蜂王,而刚开始养蜂的蜂农要选择质量好的蜂王,腹部大,尾部略尖,四翅六足健全,行动稳重。品质好的工蜂个头大,颜色鲜亮,开箱提脾时,不到处乱爬,性情温顺。而且她家并没有密集的大蜜源,最好选择适合在山地地区养殖,并且适合在华南地区生长的中蜂。
像她这样是新手的,购买数量最好不要超过10群,以5…10群为好。进可攻退可守,一步一步的摸索学习,等到养蜂技术成熟后再购买,或者自己繁殖出大量的蜂群也不迟,就可以避免造成不可控的损失。
林夙在参观结束之后,问好了价格,比她想象的还要便宜不少,一群蜂只要1000元,其他的蜂箱这边也有的卖,一个木质蜂箱80元,她打算先养两箱,试一试。根据蜂厂老板的建议,林夙买了两箱蜜蜂加蜂王,再带上喷雾器、面网、启刮刀、蜂帚、饲喂器、蜂础、巢网这些林林总总的,大概花了她快6000元。
由蜂厂老板帮她挑好了不错的蜜蜂、蜂王,又帮她把蜜蜂们都引入新蜂箱,得到了许多养蜂需要知道的常识,林夙带着自己的两箱蜜蜂回了家,在林爷爷的帮助下,蜜蜂们在离她家油菜花田不远的那颗桂花树下安了家。
往饲喂器里添上蜂厂老板送的蜂蜜,看着蜜蜂已经开始忙忙碌碌的飞来飞去,林夙心情很是晴朗,她甚至开始期待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才蜂蜜了。
吃完晚饭,林夙将自己的方案再度整理了一下,觉得自己需要调整一下方案,不然就靠她卡里剩余的那4000多元钱,估计撑不到7月份了。
思来想去的,林夙还是觉得自己需要的不是节流,而是在于开源。说到开源,林夙又开始懵了,她不知道自己在村子里能怎么开源,虽然她们这里风景的确不错,物产也挺丰富。
桃源村四面环山,山路都是曲折蜿蜒的,植被面积高达百分之八十,据说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还出现过野生老虎呢!现在虽然没有老虎了,可野味还是能够寻到的,最常见的就是野鸡、野兔了。
当然,除了那些动物,野果、野蘑菇也是不少的。每年雨季上山,在松树下能找到不少的松蘑,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之一。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营养十分丰富,是林夙的最爱,每次做了都能多吃一碗饭呢。
还有野草莓,个头很小,味道酸酸甜甜的,在村子的路边都能看得到,因为长得像草莓,大家就都这么叫。野葡萄味道可比野草莓要好多了,记得小时候的秋天,她们可是摘了满满一大盆,一点儿也不酸,那次她直接吃葡萄吃了个饱。
野生金银花也是山里常有的植物,在她家山上就有两颗,很是茂盛,以前每年春天她都会和奶奶将花采下,洗净晾干,是爷爷夏天最喜欢喝的茶了。
可是这些数量都有限,根本就不能长期的去经营,而她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等待。她现在需要的是尽快找到一个长期的,可以快点经营的东西,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考虑了很多,林夙还是决定问问自家爷爷奶奶,毕竟他们的阅历在那,也比她更清楚在这边有哪些特产是可以经营的。
“爷爷,我有个事想问问你。”林夙看到自家爷爷正好在家,便直奔主题,想得到他的一些建议。